“巾帼英才计划”助力成都女性创新创业
2019-03-0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成都市提出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当前,广大蓉城女性踊跃投身创新创业行动,塑造了“聪慧勤巧、敢为人先、不畏失败”的女性创新创业成都文化标识。同时,因人口年龄结构改变,劳动力密集型人口红利终将消失;另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女性数量不断增加、女性人力资本优势不断聚集,以性别结构为基础的发展优势日益突显。因此,实施巾帼英才计划,培育一大批女性创新创业明星和带头人,引领广大女性参与发展新经济、助推社区发展治理和家庭全面进步发展,充分释放女性在文化创意、都市农业等特色产业以及教育、医疗、旅游、健康管理等民生领域的性别红利,有利于形成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资源库,对于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都女性参与创业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是女性创业参与经济发展的活跃度较高。据GEM(全球创业管理杂志)数据显示,成都在鼓励妇女创业方面得分最高,是唯一一座分数超越所有成员的中国城市;在创业活跃度上,女性同期得分明显高于男性。据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布的创业者生存报告显示,成都女性创客渗透率(女性创业者占女性总人数比例)排名仅次于北京、上海之后,居全国第三;调查同时显示,女性创业激发多重复合效益;集中于生活性服务业的女性创业项目多为文创领域,小而美,规模不大但经营稳健、业绩良好,创业者家庭地位进一步提升,幸福感较高。
二是女性创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增长。从全球视野来看,世界主体经济体正进入一场“性别红利”竞赛,各国政府都不同程度聚焦挖掘女性商业潜力。从国内来看,女性创业和女企业家正在崛起,《中国女性创业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女企业家已占总数的1/4,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女企业家已占55%;2016年中国131家独角兽企业中,有10家企业由女性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创办,占总数的7.6%。從成都市来看,女性投资创业多集中在第三产业;2017年,由女性担任法人代表的市场主体占比约9.84%,成都创业女性积极参与重塑成都产业经济地理的浪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是高端女性人才不断汇聚。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女性创业队伍已初步形成,呈现出高渗透率、高素质、多元化的特点,80%的创业者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同时,依托成都市高端人才引进政策,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企业家、在校女大学生、国外女性创客来蓉创业兴业,不断提升了成都女性创新创业的发展能级。
二、培育和发挥女性人才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推动人才发展的顶层设计层面还缺乏性别发展视角。成都市大力实施人才新政,为女性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但因女性的生理条件、天然的生育和照料家庭的角色原因,女性人才有其成长的特有规律。从女性年龄增长角度和中国特有国情纵向分析,15至30岁是女性人才发展的黄金期;30至50岁的职业女性需要面临兼顾生养子女、照料家庭、赡养老人等问题,女性人才在成长发展的各阶段需求也不尽相同。普惠的人才政策,客观上形成女性人才对政策福利的接收度较低。因此,需要在政策设计中增加性别视角,注重针对女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考虑相应的制度安排。
二是在培训提升方面还没有构建促进女性人才成长的体系。从女性参与创新创业、投身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横向比较,参与经济发展的女性人才涵盖多种类别,例如初次创业就业的女性大学毕业生、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女性职业经理人、有灵活就业需求的居家妇女、“蓉漂”政策吸引的外来落户女性人才、龙头企业的女性带头人等。不同群体的技能提升需求差异较大,目前由政府主导、针对差异化需求提供的个性化培训较少,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培训体系,对各类群体女性人才的吸引力不高。
三是在女性创业成才过程中还需要社会各方的更有力的支持。女性创业者面临的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更大。在创业过程中,特别是在很多投资场景中,女性创业者会首先被否定,这种隐形的性别歧视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女性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成效。这种压力也往往成为女性创业者不敢创业、不敢冒险、畏惧失败的理由。
三、相关建议
《2016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指出,“性别红利”将与“教育红利”一道成为下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对134个国家的研究报告及美国高盛对我国“巾帼圆梦”项目实践研究也表明:如果提升对女性创业的支持,2020年金砖国家人均收入可以提高14%,2030年人均收入可以提升20%。目前,成都市妇联正在着力打造“女性创新创业中国典范城市”。为此,实施巾帼英才计划,加大对女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将为成都打造女性创新创业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增强制定政策的性别视角。在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方面,从家庭服务体系的建构和服务的提供、市场的监管等方面入手,多方联合发力,为家庭提供婴幼儿照护和养育支持,消减人口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间的矛盾,帮助女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责任。
二是加大培训支持力度,将巾帼英才计划工作列入市人才工作重点项目,给予专项经费保障。针对不同受训群体,兼顾普惠性和专业性要求,依托政府职能部门、高等专业院校、知名双创机构、优秀创业企业等载体资源,集结行业资深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成功创业人士、职业技能培训教师等师资力量,科学合理设置定制课程,给予专项经费保障,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创业指导、生活美学、电子商务、现代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等内容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引领团结更多女性人群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开拓者和见证者。
三是建立成长激励机制,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引导。开展女性创新创业明星、名牌的评选表彰,同时加强金融扶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设立由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共同组成的女性创新创业发展基金;支持创业基金资源向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等相关产业的妇女创新创业高成长性企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