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助推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
2019-03-08姜有为
姜有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沈阳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开展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统领,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聚焦破解“科技强、创新弱”难题,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协同融合,把老工业基地蕴藏的创新创业潜能释放出来,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为实现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在提升创新能力上下功夫。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研成果孵化、熟化和产业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组织实施百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百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双百工程”。两年来,共立项支持重大科技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69项,解决关键共性技术769项,研发重大创新产品176項,特种光纤光栅、极限尺寸金属纳米材料、抗肿瘤药物、定向手术机器人等尖端技术实现突破,140万吨乙烯三机、1100千伏变压器、页岩气压裂成套装备、华龙一号核主泵等一批新的“大国重器”在沈问世。2017年,全社会R&D;投入强度达到2.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9个百分点。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围绕产业高新化、前沿化,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双培育计划”,机器人、IC装备、民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2017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47家,跃居东北地区首位。2018年1—9月,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4.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4%。推动军民融合创新,成立军民融合产业联盟,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技术服务等方式,推动军工科研资源开放共享、军工技术脱密解密,促进科技成果双向转化。航天十二院军民融合技术转移中心、航天科技软件测评中心、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落户沈阳,中国军民融合门户网投入运行,智能螺栓、增材制造、旋翼无人机等一批前沿军工技术实现军转民。
在搭建创新平台上下功夫。坚持以产为主,把握创新方向,对接技术需求,整合创新资源,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制灵活的平台体系,增强中高端技术供给能力。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深化“部省院校企”合作,支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提档升级。全市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1105家,其中国家级42家,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机器人学院开工建设,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挂牌运行,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一期投入使用。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引进光启研究院、清华研究院、科大讯飞研究院等研发机构,辽宁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院、东大新兴技术研究院等5家机构已入驻研发团队16个。布局离岸创新中心,对接海外高端创新资源,推动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特色化发展。中德产业园已在德国海德堡、瑞典韦斯特罗等地设立离岸创新中心,签约入驻企业10家,锦联新经济产业园正在建设海外人才生物医药技术离岸创新创业自由港,打造1100平方米的国际商会总部基地。培育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沈阳科技创新大联盟,按照“自愿、平等、合作”的原则,整合联盟创新资源,促进协同创新、跨界融合。开展创新联盟认定和评估,支持联盟单位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推动机器人、IC装备、无人机50个联盟实体化、项目化发展。
在优化创新生态上下功夫。完善成果转化对接机制,促进产学研金介等创新要素协同,加强一体化全链条服务,打通创新成果转化通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市长与大学校长、科研院所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内行碰撞、实时在线的交流机制,复制中关村模式构建“1+4”政策体系;打破封闭分散的科研模式,探索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三定向”订单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实现“以产定研、以需定研、以研促产”;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按许可、转让、入股分类明确提高发明人收益比例,最高可达92%,按转化额度分级审批管理,建立促进成果转化的管理和人事制度,大幅提高了成果转化成效;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中国(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施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推行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审合一”。2018年1—9月,全市申请专利同比增长21.35%,技术合同交易额同比增长15.4%,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由两年前的不足10%提高到37.2%,其中驻沈高校院所在本地转化率同比增长285%。强化科技金融供给,发起设立沈阳市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大力引进天使、风投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落实“70%抵扣、80%奖返”鼓励政策,促进投贷联动、投基联动、投债联动;在辽宁股权交易中心建立“三板、两层”服务体系,对孵化期、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挂牌企业达911户,新三板上市企业达62家,遴选200户上市后备企业重点培养。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东北科技大市场,整合省市区资源,构建科技成果运营交易体系,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已进驻中介服务机构43家,共收集成果7500余项,实现服务合同交易额38.1亿元;建设沈阳科技条件平台,采取“互联网+科技服务”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全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平台已入驻服务机构158家,上线仪器设备1800余台(套),服务项目近2000项。
在集聚创新人才上下功夫。实施盛京人才战略,围绕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开展高精尖优才集聚工程、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工程、大学生留沈倍增工程等七大工程和扶持计划,努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加强人才引进,构建以“人才新政33条”为主体、59个实施细则为支撑的政策体系,打出人才综合服务“组合拳”。2018年1—9月,全市养老保险关系累计转入6.6万人,全年预计接受高校毕业生10.8万人,同比增长53.4%,高校毕业生本地居留率达到49%,人才流动呈现“春暖燕归来”的良好态势。注重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完善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实行“工厂化办学、双元制教学”,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聘任企业技术人员到校任教,建设中德学院,全市每年培养高技能技工9万多人;跟踪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定期发布紧缺急需人才需求目录,对按需求目录培养的人才给予奖励补贴。释放人才活力,打破人才身份限制,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招聘权限,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柔性引进“两院”院士14人;完善科研人员评价机制,将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参与创业项目的情况,作为职称评审、岗位竞聘、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续签合同的重要依据;构建差异化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参与的高层次人才评审机制,减少应用型人才评价限制性条件。2018年以来,全市新增“千人计划”专家9人、“万人计划”专家20名、高层次人才1900余人,引进海外研发团队318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1%。
在活跃创新创业上下功夫。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创新创业土壤,推动创新创业群体更加多元,促进新经济、新动能蓬勃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引入世界银行评价标准,对照企业全生命周期5个阶段、11个方面、41项指标,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政效能提高50%以上;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联合审图、多测合一、区域评估,实行规划预许可和施工预许可,企业开办时限压缩到3.5天以内,形成了“最多跑一次”、行政事业“零收费”等千余项营商举措。根据第三方评估,2017年底沈阳营商环境排名相当于190个经济体的第69位,同比提高了23个位次,2018年底预计将进入前60位。建设孵化载体,支持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优势细分领域建设平台型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三好创业创新大街、锦联双创基地、国际软件园三大创新创业聚集区建设全面提速;依托京沈对口合作机制,链接中关村创新资源,引进清华启迪、优客工场、中关村领创等14个高端双创机构。全市市级以上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24家,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入驻创业企业(团队)近7000家(个),聚集创新创业人员7.3万人。2018年1—9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3.4万户,同比增长9%。塑造双创品牌,三年来,全市共举办“创响中国”“双创活动周”等双创活动4000余场,累计参加人数30万人以上,形成了“盛菁汇”“失控大创赛”“F5创业生态大会”等一批知名双创活动品牌,为大学生、科技人员、小微企业等搭建了自我展示、成果对接和交流合作的平台。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创新创业永无终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站在了新起点。沈阳市将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奋力走出一条更高质量的全面振兴新路子。
(作者为沈阳市人民政府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