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起耕地保护第一道“篱笆”

2019-03-08吴孝祖杨文龙

浙江国土资源 2019年2期
关键词:篱笆农耕巡查

□ 李 风 吴孝祖 杨文龙

在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周云村,村道边的田野上竖立着一块醒目的蓝色公告牌,牌上的内容是周云村耕地保护协会的名单、责任分工及工作制度。

周云村为何要成立耕地保护协会(以下简称“耕保协会”)?耕保协会在耕地保护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近期,笔者就此来到周云村调查。

美丽田园来之不易,要好好保护

漫步周云村,只见一家农户的房屋墙体,绘制了一幅巨大的彩色农耕图。至今,村里依旧保留着农耕时代的韵味。

周云村面积11.9平方公里,现有405户、1268人;全村山多地少,共有耕地1579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460亩。

耕地碎片化、违章建筑多、农户庭院杂乱,曾经是周云村的“硬伤”。抓住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土地流转的契机,村里狠下决心,动手整治。拆违清违,共拆除了160处、1.5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改造庭院,共拆除了2600米围墙;平整土地,原先的六七百块小田,平整后变成100多块大田。

▲ 周云村田园景色

整治后的周云村面貌焕然一新,除了整洁的村庄、优美的环境外,更吸引眼球的是连片的良田。村党总支书记胡立伟介绍,2017年,周云村从村民手中共流转了800多亩耕地,其中660余亩耕地以股份的形式,与临安金惠粮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展合作经营。每年生产经营利润分红的比率是,金惠粮油为55%,村集体是45%;村民变为股民,村集体45%收益中的40%返回给原土地承包经营户。这一合作项目的实施,增加了村集体及村民经济的收入。

曾经荒抛多年长满杂草的耕地如今稻浪滚滚,金黄色的稻田与村落、青山交相辉映,把周云村装点出优美闲适的田园意境。

2018年6月8日,这一天是芒种,临安区农合联在周云村举办首次农耕节。现场展示了从古至今的农耕方式——牛耕耙耕式的传统农耕和现代机械化农耕一一呈现,10位参赛者在田间进行插秧比赛,款款而行的百人旗袍秀成为农耕节的一道风景。“村里有140多位村民参与农耕节活动,表演了舞蹈、插秧比赛、旗袍秀等节目。”胡立伟说。

“有几十年没有见到这样的场面了。”这场热闹而欢腾的活动,让包括村民在内的1000多名观众,对农耕文化有了重新的体验和认识。“虽然名次没有进前三,但是今天玩得很开心,平常在外面工作很忙,很久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放松,又回到了小时候在农村的感觉,希望每年都能搞这样的活动。”现场一位参加插秧比赛者乐呵呵地说。

“有这么多的优质耕地,这么美的村庄,当然要好好保护。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自发成立了耕保协会。”胡立伟表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村里的耕地,因此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

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少不了规矩

2018年10月2日,周云村耕保协会正式成立,胡立伟兼任会长。

“我很荣幸被选为会长,从现在开始,我们要齐心协力,发挥好协会的作用,真正保护好周云村的每一块耕地。”在耕保协会成立仪式上,胡立伟如是说。

据介绍,协会成员共有17人,设置荣誉会长、会长,秘书长以及执事若干。除了荣誉会长由天目山镇副镇长兼任外,协会其他成员则来自村两委、村民代表、村老干部、村民组长及村网格员。协会还建立了4个组,即耕地保护巡查组、生产技术推广组、法律政策宣传组和涉土纠纷调解组。

为了发挥耕保协会的作用,周云村制定了协会工作制度。胡立伟介绍说,协会责任人及巡查组定期开展农田保护巡查,重点巡查内容包括辖区内耕地有无发生违法建窑、建房、建坟、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废弃物等行为,有无排放倾倒污染物或其他破坏耕地行为,农田保护标识标牌有无破坏或擅自变动等。责任人每周巡查一次以上,并有巡查记录。如有发现破坏农田的行为及时制止,如制止无效的及时向天目山镇政府报告。

除了要重视“耕地保护、人人有责”的宣传外,协会制度规定,涉及耕地或其他土地承包纠纷、经营管理纠纷的,应充分发挥协会群众组织的优势,及时将矛盾解决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此外,协会建立例会制,每季度召开协会全体人员会议一次以上,通报协会工作情况,交流农业新技术;协会工作制度还明确,协会有一定的工作经费,其主要来源于区财政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使用这笔经费时,要严格执行村里的财务管理制度。

几乎每天巡查一次,此路还很长

由于正在民政部门办理手续,目前,周云村耕保协会虽然尚未正式挂牌,但协会成员已进入角色,履行职责。

“协会成立后,通过村民大会、党员大会等宣传耕地保护政策,让大家保护好耕地;下田入户,几乎每天都要巡查一次,指导冬种技术、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调解土地纠纷。”胡立伟说。

“过去,村民自己的承包田自己说了算。”胡立伟说,少数村民在田里搭建农具房、任意填土、倾倒垃圾等损坏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

“现在,通过宣传教育、开展巡查,村民保护耕地的意识明显提高,没有发现这类现象。”

“过去,种田时,有时为了农田面积的多少,村民之间纠纷较多。”协会涉土纠纷调解组成员阮国星说,这段时间,村里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因机耕路、水沟施工涉及到七八户村民的农田,由于要占用极少量农田,起初村民并不同意,协会出面做了不少工作,村民最终同意施工。

耕保协会是耕地保护责任制的延伸。据了解,近年来,临安区不断完善“区、镇、村、农户”四级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将耕地保护责任纳入乡镇(街道)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并建立了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不断织密耕地保护网。

“如果说‘田长制’是规定动作,那么耕保协会则是自选动作。”原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临安分局副局长骆雨晴表示,成立耕地保护协会,有利于耕地保护从“要我管”转变为“我要管”,发挥村民自治的能力和作用,让村里管好自己的土地,提高村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天目山镇党委书记李军表示,耕保协会体现了群众的主体地位,尤其在收集、反映群众对保护和利用土地的诉求意见,宣传耕地保护的方针政策等方面,协会可以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周云村是原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开展‘百千万’调研活动的联系村。“我们将积极指导村耕保协会工作,更好地发挥协会作用,总结经验做法,适时在全市推广。”原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赵春表示。

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长远的基本国策。对周云村来说,耕保协会工作开局良好,今后,协会的价值能否体现,生命力能否保持,并且长期而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条路也许还很长很长。

猜你喜欢

篱笆农耕巡查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围篱笆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篱笆城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篱笆那边
安徽中小型水库巡查值守实现GPS定位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