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山楂种子品质的影响因素及容器育苗技术

2019-03-08包柏青罗广军

现代园艺 2019年3期
关键词:母树年份山楂

包柏青,王 娟,罗广军*

(1吉林省前郭县国有林总场 138000;2延边大学农学院)

山楂海棠(Malus komarouii Rehd.)系蔷薇科苹果属植物,产于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库岛)、朝鲜、日本亦有分布[1]。在长白山区分布于长白、抚松、安图、临江、和龙、靖宇、郭化、汪清等市县。生于海拔500~1100m之间的山坡林内、林缘路旁等处。是长白山重要的观赏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部形态较为特殊,对研究长白山植物区系及蔷薇科某些属内和属间亲缘关系均有一定的意义[2]。目前有关山楂海棠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毛山楂系蔷薇科山楂属植物(Crataegus maximowiczii Schneid.)与山楂海棠外部形态相似,在分类上亲缘关系比较近,因此,在山楂海棠资源稀少,难以找到研究材料的情况下,通过对毛山楂种子品质及容器育苗技术进行研究,可以为山楂海棠人工扩繁起到借鉴作用[3]。本试验以同一地点不同年份采集的毛山楂种子为材料对同一地点2株同龄母树连续2年采种,进行了种子千粒重、发芽率比较与播种育苗试验,用不同pH值土壤进行容器播种育苗,通过对幼苗生长状况的观察,初步得出幼苗生长发育适合的土壤酸碱度[4]。试验结果为山楂海棠种子繁殖提供了技术参考。

1 试验方法

1.1 种子采集与调制

于2016~2017年9月中旬连续2年,在长白山保护局内,选择生长在同一立地条件下植株大小相近的2株毛山楂母树,采摘全部果实。先将果实用清水浸泡24小时,搓去果肉,经过反复漂洗获得纯净的种子,然后将种子放在通风处进行阴干。阴干后的种子用玻璃瓶装好存入冰箱中备用。

1.2 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的测定

利用电子天平,采用全量法测定不同母树、不同年份所采种子的千粒重[5,6]。随机选取千粒种子,重复3次称重,取平均值。发芽试验中采取3次重复,并对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中Duncan检验进行显著分析进行比较的。

1.3 种子催芽

于2016年12月上旬,分别母树用当年采集的毛山楂种子,进行混沙层积催芽与混雪催芽。具体方法是:首先将毛山楂的种子用冷水浸泡5天,每天换水1次,而后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消毒3小时,再进行层积催芽[7,8]。

层积催芽的具体做法是:将处理好的毛山楂种子与湿沙混合均匀,其种子与沙子的比例是1∶3。在室外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阴背风的地方,催芽沟底宽0.5~0.7m,最宽不超过1m。沟底(或坑)用湿沙(或其他排水的铺垫物)铺底约10cm左右,以利排水[9]。种沙混合物的厚度以50~70cm为宜,过厚温度不均,再加湿沙约10cm左右,然后覆土使顶成屋脊形以利排水。2017年3月中旬取出,测定发芽率[10]。2017年采集的种子用同样方法处理。

1.4 播种与幼苗生长状况观察

1.4.1 播种。分别选用pH值不同的腐殖土(pH值6.02)和农田土(pH值6.82)为营养土,于3月中旬在温室内进行容器播种育苗,常规管理[11]。

1.4.2 幼苗生长状况观察。在幼苗生长过程中,观察幼苗生长状况,主要是叶片的颜色和根系的生长情况。

1.4.3 更换培养土。对生长异常的幼苗更换培养土,并观察换土之后幼苗的生长状况。

2 结果分析

2.1 种子千粒重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2016年A株种子千粒重11.37g和B株种子千粒重27.76g,2017年A株种子千粒重7.24g和B株种子千粒重25.48g,同一年份间的不同植株种子千粒重相差较大;2016年A株种子千粒重11.37g和2017年A株种子千粒重7.24g,2016年B株种子千粒重27.76g和2017年B株种子千粒重25.48g,在不同年份间同一植株种子千粒重相差较小。

表1 不同年份、不同植株种子千粒重测定表

2.2 毛山楂种子发芽率

通过15天种子发芽测定,从表2可以看出,A株母树种子发芽率为12.8%,B株母树种子发芽率为7.8%。经显著性检验,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表2 不同母树间种子发芽率测定表

2.3 不同pH值土壤条件幼苗生长状况

在温室容器内播种的毛山楂种子,1周左右幼苗出土,幼苗出土后20天左右长出3片真叶;幼苗出土后50天时,不同pH值土壤条件下的幼苗表现出不同的长势。

2.3.1 pH值6.82土壤条件幼苗生长状况。通过对幼苗叶片和根系观察,生长在pH值为6.82土壤上的幼苗叶片为深绿色,根系发达,生长健壮。

2.3.2 pH值6.02土壤条件幼苗生长状况。幼苗出土时没有发现异常,当幼苗出土后50天时,发现幼苗的叶片开始变为黄色(从新叶开始),根系生长停止,形成瘤状物。

2.3.3 更换培养土后的幼苗生长状况。对生长在pH值6.02土壤上,叶片变黄根系尚未形成瘤性状物的幼苗进行换土(pH值为6.82)后,经1个月左右叶片由淡黄色变为深绿色,幼苗生长正常。由此可以初步判断,毛山楂幼苗适合生长在中性土壤上。

3 结论

(1)通过毛山楂种子千粒重、发芽率的比较,可以得出:同一年份不同植株之间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存在很大差异,说明毛山楂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高,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的存在是种群稳定的物质基础。同一植株不同年份之间种子千粒重也存在一定差别,说明毛山楂种子品质受天气条件影响。

(2)根据毛山楂容器播种育苗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毛山楂种子属深休眠类型,需经15个月室外层积处理才能解除休眠用于播种,且发芽率很低。

(3)毛山楂幼苗对土壤pH值要求严格,据测定,长白山保护局所在地附近的山上毛山楂母树下土壤pH值为7.15,容器育苗所用营养土pH值为6.82时,母树幼苗生长正常,营养土pH值为6.02时,幼苗生长不正常甚至死亡。土壤pH值是毛山楂自然分布的限制因子。

猜你喜欢

母树年份山楂
La acerola: el fruto de un amor romántico
特殊的一年
不同树龄楸树种质资源的嫁接成活影响因素
山楂花
闽楠母树与半同胞子代生长的关联分析
文冠果光合作用规律研究
闻喜植保站:查治山楂叶螨
什么是闰年?
一样的年份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