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探究 感悟由“地”到“理”

2019-03-07石怀志

考试周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板图探究式小组合作

摘 要: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本文以《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的教学案例阐述了以地理板图为基础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绘图、识图、析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应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由“地”到“理”的地理思考方法。

关键词:板图;探究式;小组合作;识地求理

案例背景:

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地理学科纳入徐州市中考科目以来,很多的地理老师在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做了积极地探索。本年度,我也参与了徐州市与此相关的市级个人课题。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关键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地理学科的最根本的特点:据图识地、识地求理,要让学生掌握识图、读图、用图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如何由“地”而说“理”这一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

案例描述:

《地势和地形》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从教材的编排结构看,它是继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下面学习中国的气候、河流与湖泊等内容的基础,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前,我准备了两套教案,一套是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一套是地理板图教学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案例。本节内容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地理知识和技能较多,为此,遵循探究性、活动性等原则,我采取了第二套教案即以地理板图为主的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感受运用地图说理的乐趣。

一、 新课导入

“新课之前先来提几个问题,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学生齐声回答:东多西少。为什么呢?你认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气候条件、地形……;很好,那我们今天开始就来学习我国的地势和地形,希望学习过之后你能知道我国地形与人口的分布关系”。

二、 板图(带着学生一块板图)

在黑板上绘出中国轮廓略图和沿32°N我国地形剖面图(简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动手学习描绘中国略图,培养绘图能力,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三、 提出问题

观察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对比我国东西向(32°N)地形剖面图提出如下问题:(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请绘出略图说明;(2)读出地势各阶梯的分界线上山脉的名称;(3)请用红笔在自己绘制的中国轮廓图上勾划出我国三级阶梯分界线并标出山脉的名称。然后,直接转入板图探究过程。

四、 探究过程

本节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是以板图为基础的,首先学生根据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和沿32°N地形剖面图总结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然后在自己绘制好的中国轮廓图上标注阶梯分界处山脉的形状走向,再以小组的形式互相检查正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感,我特意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板演,然后限定一分钟的时间快速记忆分界线山脉的位置和名称。

如果说第一个探究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识“地”,即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感,能够知道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那么随之而来的第二个探究活动即培养学生据地求理的能力,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采用了以地理板图为基础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合作互助的探究形式,具体分以下三步进行:

1. 就近分组:前后桌四位学生为一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为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读图分析探究;同时规定探究的时间为五分钟。

2. 展示探究问题: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对我国的气候和河流流向会产生什么影响?②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河流的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何利用价值?③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我国东西部之间的交通有何影响?

3. 巡回指导:建议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地理方法对所给问题进行探究;提醒各组发扬团队精神,对问题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的结论;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做适当的引导。

4. 展示结论:这个环节是本次探究活动的核心环节,学生的表现如何将直接决定着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效果。因此,对于学生代表对自己小组探究结论的展示及时评价,并提供适当的帮助、鼓励和表扬。

五、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以“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地理知识、哪些地理方法?”这一开放式题目展开,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的收获及时表扬。

六、 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精彩,真是出乎意料,使我深深感受到上好一堂高效的地理课是完全可行的。通过本节课,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 成功的地方

首先,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运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而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地图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以地理板图为基础,探究活动的开展按照先识“地”后求“理”的过程。先通过师生共同板图中国地势分布图让学生建立起分界线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获得感性认识;再根据地图提出探究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地图来说“理”,获得理性认识。整个过程使学生理解了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河流、东西部之间的交通的影响。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由“地”到“理”地理思考的方法,从而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其次,小组合作的探究式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通过自己的绘图、读图、析图探索到正确的地理知识。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听见了,就忘記了;看见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根据地图探究到问题的答案,才能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让学生自己绘图,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有用的地理知识,而且也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

(二) 需要完善的地方

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并不是每一位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都能得到其应有的收获,因此,应加强个别指导。另外,教学活动中采取的小组合作、穿插比赛,由于比赛规则没有强调到位,难免有纪律失控的情况,应该注意调节。再次,如能将本节课的地理板图探究式教学配以适当的多媒体展示,可能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张鹏举.聚焦中学课堂:反思与评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P185.

[2]张德举,陈大庆.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地理[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P40-42.

作者简介:

石怀志,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猜你喜欢

板图探究式小组合作
板图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地理教学板图的意义和运用
黑板上的精彩世界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