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中年段精读教学的思考
2019-03-07林娟娟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是新教育改革的要求,对于阅读教学开展的标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明确,作为语文教师需要认真研究阅读教学的实施,学生对于阅读热情很高,但是效果不明显,主要在很多没有以“精读”的态度去阅读,本文就小学中年段精读教学实施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有些积极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段;精读
阅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很多学生都喜欢阅读,尤其是小学中年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又处在一个乐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年龄,开展阅读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具有一定浓厚的兴趣的,但是喜欢阅读并不等于会阅读,很多学生都是进行不求甚解的泛读,而没有带着思维去精读,其阅读效果缺乏成效。
一、 在小学中年段开展“精读”教学的意义
“精读”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更加科学严谨的称呼应该叫“研读”,带着阅读思考思维,对阅读的书目进行研究性的阅读,很多学生喜欢阅读,但是他们却不喜欢进行精读,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学生的汉字词汇量不够。我们日常所用的汉字大概有三千多个,对于小学中年段的学生来说,就这三千多个汉字,他们都没有完全掌握,在开展课外阅读中进行精读,会遇到更多不认识的汉字,严重影响他们的阅读进度,经常遇到不认识的汉字需要进行查阅字典,学生的阅读节奏被打断,降低了阅读兴趣。
二是汉语结构知识的掌握不牢固。汉语的运用规律是非常神奇的,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语境、情境,其含义是完全相反的。例如:我迟到了,你给我等着,我没有吃到,你迟到了,你给我等着。这里面就有两个“你给我等着”,同样的五个字,其含义确实完全的不同,对于小学中年段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三是开展精读需要沉心静气保持恒心。当前我们社会发展处于一种急躁的情绪之中,人们浮于名利而急功近利,追求的物质水平提升,對于其精神修养强化上缺乏持久的恒心,小学生这个年龄段是好动的阶段,对于学习有兴趣,但是其恒心不够,难以持久稳定,对于精读开展缺乏心理保障。
二、 小学语文中年段开展精读教学的实施措施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中年段学生中,开展精读教学是有着必要性的,是当前学校阅读教学中紧迫的任务,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作为教师该如何有效的开展实施,提升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学生阅读思维的构建提升。学生具有阅读的兴趣,这是开展阅读的有利因素,但是缺乏一种精读的精神,完全泛泛而读的话,对于书本内容不求甚解的略读,缺乏阅读的效果。教师需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建立起来精读的思想意识。当前我们的社会上有很多关于快速阅读方法推荐的书籍,那些书籍对于我们小学中年段学生,开展语文阅读就是一种误导,是一种思维的误导,快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通过长期的精读之后才能提升的,而不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提升的,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教学来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的转变。例如:进行一篇课文《火烧云》进行阅读,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知道课文的基本意思,教师进行深入的提问,文中描写了几种动物的,他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啊,学生没有进行精读就无法回到教师的问题,他们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再次进行阅读寻找答案,严重的浪费的阅读时间。通过这种形式的案例实际教学引导,学生就能逐步建立起精读的思维模式,自觉开展以精读的思维开展课外阅读。
二是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强化。汉字识别是阅读基础,作为小学语文中年段的学生,其汉字的掌握量不够,深入细致地开展精读的话,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问题是其自身的缺陷,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自我阅读的过程中注重汉字的认读积累,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及时进行摘抄记录,通过反复学习、复习强化汉字的理解,在这种日积月累的自我学习中,逐步的提升其汉字保有量,为开展精读阅读提供汉字支撑。对于一些生僻的汉字,尤其要做好摘抄记录,例如我们当下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又双叒叕,前面两个字学生都认识,但是对于后面的两个汉字,学生是不认识的,由于其运用都不够广泛,学生日常中很少见,但是不认识这后面两个又无法理解这句话意思,这句话是一个网络用语,形容事物变化反复频繁,学生在阅读中需要进行摘抄记录,并经常进行复习,强化汉字认读,提升其开展精读的能力。
三是要建立长期的精读阅读习惯。精读作为阅读中一种具有积极成效的阅读方式,它的养成与运用不是靠着理论认知、理解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学生进行长期的实践锻炼才能够有效的养成。习惯的养成不在于一时的作为,而在于长期日积月累的坚持贯彻,将这种行为融入自己的灵魂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理念,通过思想意识指导实践活动,才能养成良好的精读习惯。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注重学生精读习惯的培养,尤其是针对小学语文中年段的学生,根据其学习规律,年龄结构特点,科学合理运用各种阅读教学形式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精读的阅读习惯,从被动开展精读到主动开展,到变成他们的习惯意识,有效地促进小学阅读教学效果提升。例如:进行课文《蟋蟀的住宅》一文学习中,对于这篇文章,如果不采用精读,就会对内容有遗漏,就无法准确全面的看懂文章的内容,全文对于蟋蟀的住宅描写细微到极致,学生必须通过精读才能准确把握每个描写细节特点,从而全面理解这篇文章。
三、 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在小学生自我开展阅读的过程中,方法不科学,成效不明显,通过精读阅读方式的培养强化,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通过转思想、强基础、养习惯的培养途径,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起精读的思维模式,巩固精读开展实施基础,在长期阅读中养成自觉精读的习惯,有效提升了阅读的实际成效。
参考文献:
[1]贾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年段被忽略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8):37-39.
[2]王凤芳.小学中年段“读写结合”实践初探——以苏教版三、四年级阅读教材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4):175+179.
作者简介:
林娟娟,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佛昙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