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人性论探微

2019-03-07王昌乐

西部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人性论孔子

王昌乐

摘要:孔子的人性论内涵集中体现在“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中,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见仁见智。本 文立足《论语》文本,以此章为核心,采取语义学分析以及以经解经的研究方法对孔子人性论进行诠释。孔子 人性论内涵在于“近道性”,所谓的“道”是指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混沌状态,而“近道性”是指人性本来状态即 相同性与相异性的内在统一,此外孔子还重视人性的后天实践与培养。孔子的人性论继承了三代文化之中人性 论的合理内核并赋予新的内涵,为以后中国哲学人性论的探究做了铺垫。

关键词:孔子;人性论;近道性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1-0031-05

孔子的人性论为中国哲学人性论的探讨奠定了基 础,但学界并没有对孔子的人性论给予足够的重视。历 代做注释的学者存在两种问题,或是只提出人性内在的 相同性,以“善”或以“理”诠释;或是只提人性内在的 相异性,多是以“气”来诠释。以上所谈的观点各有合 理的一面,但前者不免掺杂了后世学者的私意,相去孔子 原意较远;后者的“气”并不承认人性的先天差异,认可 人性存在先天差异的又以排斥相同性为前提。现代研究 孔子人性论的文章中,又存在“以前释后”或是“以后 释前”的局限。如陈桐生的《孔子人性论》从“性”和 “情”出发,认为孔子开启了由礼入情的学术通道,文中 大量引用《礼记》内容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显然有以前 释后的局限。又如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引用 孟子性善论直接解读“性相近”,这又存在以后释前的局 限。孔子的人性论既与前轴心时代人性论有关系,又与 孔子以后的人性论存在关系。陈来著的《回向传统儒家 的哲思》中谈到:“统观中国儒家思想史上的人性论发展, 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诗》《书》代表 的早期古代,第二个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三个阶段是 汉唐时期,第四个阶段是宋明时期。”[1]297 从陈来的论述 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性论是有历史发展过程的,孔子的人 性论与前后阶段的人性论是存在关系的,但是孔子人性子人性论进行诠释,以求界定孔子人性之内涵与实质。 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历代注释探析 关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注释,总体上分为两种,人性内在相同性的探索与人性内在相异性的论述,现 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行梳理与研究。

(一)人性内在相同性的论述

以“质朴”或是以“理”诠释人性内在的相同性。 关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汉代学者董仲舒是如此论 述“性”的——程树德《论语集解》中引用:“《春秋繁 露·实性》云:性者,天之质朴也。善者,王之教化也。无 其质,则王不能教化,无王教,则质朴不能善也。”[3]1350  性 者,诠释为天之质朴,从这里看出董仲舒并未将性诠释为 善,而是质朴。董仲舒认为人性天生都是质朴的,由此可 以看出人性的内在相同性。善者,王之教化也,这里的教 化更侧重于后天的实践,这就充分肯定了教育实践对人 性的影响。宋代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如此诠释:“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气 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 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程子 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 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4]176 以气论性并不是朱熹先生的首创,南朝梁经学家皇侃在论结合时代亦有新的内涵。徐复观著的《中国人性论史》  《论语义疏》中已经引入了气的概念。但是皇侃所引入中谈到:“中国正统的人性论,实由孔子奠定其基础。”[2]40 可见孔子人性论有其自身的创造性。本文立足《论语》 文本,以“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章为核心,对孔的“厚薄”与朱熹所著气质之性中有美恶,表达出不同 的意义。朱熹的注解把人性分成了两种,并且蕴含了恶 这一方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孔子的本意。但是综合朱熹与程子的说法,可以看出人性内在的相同性是 得到认可的,只不過理学家单一地认为性即是理,关于这 一点并不是讨论的重点。在这里只需明确:人性的内在 相同性是得到理学家认可的,差异性也是得到认可的,只 不过他们的差异性在习的层面,不在性的层面。引入“气” 的概念并不彻底,气质之性在理学家那里并不是根本,根 本的是天理之性。若从根本上把人性表示为理,并且是 无不善的,用这来解读孔子的性相近是不合理的。徐复 观所著《中国人性论史》中也反对这样的观点:“第一, 孔子说道‘性相近一语时,并无时间上的限定,而朱元 晦却加上了一个‘以其初三字,认为《论语》此处‘相近 乃是指性之初而言。就性本身而言,总指的是生而既有 的东西,无所谓初不初。……而且既气质之性已有美恶 之不同,则在气质之性之初,也便含有美恶之不同:只不 过是尚潜而未发。又何以能在性相近的本身上言相近? 所以朱子这两句话,实把‘不同与‘相近的矛盾语句, 加在同一的事物气质之性的上面。”[2]49

以“善”诠释人性内在的相同性。顾炎武所著《日 知录》:“性之一字,始见于商书,曰:‘惟皇上帝,降衷于 下民,若有恒性。恒即是相近之义。相近,近于善也。 相远,远于善也。”①顾炎武将“性相近”直接解读为近 于善,如果单从孔子“性相近也”来看,只是肯定了其相 同的一面,孟子以后多如此解读。唐君毅《中国哲学原 论·原性》:“直至孔子言性相近,习相远,亦未明言性善。

了性与人之间关系,性是人所禀生的。为了进一步解释, 引入了“气”的概念,以气论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有一 定发展过程的,这里不做深入探究。但是其以气来论人 性之厚薄,是认可人性在本质上的相异性,或者说以气之 厚薄来表现人性相异性已露出端倪。

从根本上出发,论证人性内在的相异性。杨树达在《论语疏证》中引《淮南子·谬称篇》曰:“夫素之质白 , 染之以涅则黑;缣之性黄,染之以丹则赤。人之性无邪, 久湛于俗则易;易而忘本,合于若性。故日月欲明,浮云 盖之;河水清,沙石涉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惟圣人能 遗物而反己。”③从《论语疏证》中所引分析,用素、缣作 人性比喻,而素与缣则从本质上看是质白与性黄,很显然《淮南子·谬称篇》中是認可人性的相异性的。从“人之 性无邪”判断,《淮南子·谬称篇》中所持的人性整体趋 向无邪,但并没有对无邪做进一步思考与论证。在蒋沛 昌注释《论语今译》中引黎鸣《问人性》:“人性分为三 个层次: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在生物性的层次上, 人性偏向于恶,一种潜意识的恶(原恶),如任性、懒惰和 嫉妒等,不一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在社会性的层次上, 人性善恶交错,善恶表现为意识,不定表现为行为。在 精神层次上,人性则偏向于善。”④黎鸣在《问人性》中 对人性的论断显然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将人性划 分为三个层次: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这种将同于一 人的人性论不同呈现截然分开,与中国哲学人性论中以孔子谓人之生也直,我欲仁斯仁至,而仁者能中心安仁,  “气”来诠释是完全不同的系统。且不论其观点的正确此仁在心即视为此心善性所在。”[5]8 唐君毅的解读前半 句所言极是,后半句有合理之处,从孟子传下来的性本善 的导向,多为后世注家所沿袭。单从《论语》中看孔子 没有言性善,如果一定要和善发生关系,那只能是近道性 向倾善性转变。

(二)人性内在相异性的论述

以“气”诠释人性的内在相异性。刘宝楠《论语正 义》中引用,《大戴礼记》曰:“‘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 谓之性分于道者,分于阴阳五行也。言乎分,则其限之 于始,有偏全、厚薄、清浊、昏明之不齐,各随所分而形于 一,各成其性也。然随性不同,大致以类为之区别,故《论 语》曰‘性相近也。此就人与人近言也。”[6]677  从《论 语正义》的诠释中可以看到性内在的相异性得到了肯定, 并没有认识到相同性,只是人与人近也,具体如何近并没 有得到充分诠释。李泽厚《论语今读》中引皇疏:“性者, 人所禀生也。……人俱禀天地之气以生,虽复厚薄有殊, 而同时禀气,故曰相近也。”②皇侃在解释这句话时,肯定与否,但它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了人性内在的相异性。 综上所述,学者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诠释都存在一定偏颇,要么只肯定孔子人性论内在的相同性,要么 只肯定内在相异性。而相同性的内涵也不断地发生变 化,或是以理、质朴释之或是以善释之,这些诠释掺杂后 世的学问,并非孔子之原意。相异性的内涵多是引用气 来释之或是在排斥“相同性”的前提下论述“相异性”。 这些做法显然偏颇,孔子的人性论既体现了人性内在的 相同性,又体现了内在的差异性,这就是孔子人性论中的 “近道性”,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习相远也”得以成为 可能。

二、从语义学探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之内涵

(一)“性”“近”“相近”在文本中的原义

一是从文本语义探析“近”字的含义。《论语》中 多次出现“近”字,直接表达“近”的有 9 处,间接将字意训为“近”的有 2 处,对此我们来进行探究。

其一,表示程度上无限接近的有 4 处。《论语·学而》

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⑤“近”字表示义是信的终极 方向。《论语·子路》云:子曰:“刚毅、木讷,近仁。”⑥“近” 字表示仁是刚毅木讷终极方向。《论语·泰伯》曰:“君子 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⑦“近”字 表示信是端正颜色的方向性旨归。《论语·子张》中:子 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⑧“近” 字表示仁也是近思的终极方向。从以上可以看出“近” 在这里既有质上的定向性又有质上的积累性,这就是 “近”的独特魅力。

其二,地理位置上接近的有 2 处。《论语·子路》中: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⑧“近”字含义是由 周遭到远方,从近处着手。《论语·季氏》中,冉有曰:“今 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⑨“近” 字含义是在地理位置上,颛臾接近费城,今不取,后世必 为子孙忧。这里提出的为政方法,包含了方法论的意义。

其三,表示时空距离接近的有 3 处。《论语·雍也》中,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已。”⑩“近”字含义就有为仁之方的意味,能从近处着眼, 推己及人。《论语·卫灵公》云,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 忧。”?“近”字是指人近处的当下的忧患。《论语·阳货》 云,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 怨。”?“近”字是指接近小人与女子。此三处似乎都有 方法论意味,同时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由外在投射到 内在,由外在影响到内心世界,这样“近”字就有了很深 的意味。

其四,接训为“近”的有 2 处。《论语·先进》云:“子曰, ‘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论语·学而》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⑤从以上两则 材料分析,根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释:“庶,近也, 言近道也。”[4]128“亲,近也。”[4]48  这里的“亲”在情感 世界具有“近”的含义,“近道”则是定向性的体现。

二是探讨“相近”一词的含义与相同、相似之间的 区别。探讨孔子使用“相近”一词的准确性与严谨性。《论 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 于言。”⑤《论语·子路》,“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 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 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 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 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 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⑦由以上可以看出,孔子对 自身的言语是严谨而慎重的,因此孔子使用“相近”一 词也是非常慎重的。

第二,分析相近、相同、相似之间的区别。相近和相 同显然是不一样的,相同是 A=B=C,相近则不然,A 与 B 与 C 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异的地方,此之为相近。相 近和相似还是有所不同,相似我们大概可以从外在的形 式上看到两者或是一类的相同之处。相近则不然,相近 可以深入到内在的质上,也就是说人性在质上有其相同 的一面,也有其相异的一面。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相同的地方,相异的一面在质上是处于次要地位,相同性 是起着主导作用,故而用相近来强调,这就是孔子严谨性 的体现。程树德《论语集解》引用王弼云:“不性其性, 焉能久行其正,此是性之正也。……又知其有浓薄者,孔 子曰‘性相近也,若全同也。相近之辞不生,若全异。 相近之辞亦不得立。今云近者,有同有异。”[3]1354 从王 弼的解读中可以很清晰地印证笔者对“相近”一词的诠 释,即“性”有相同的部分,也有相异的部分,而相同的 部分是主要的。肯定性内在的相同性与相异性就意味着 没有将“性”绝对化而将“性”建立在某一端上,如后 世的孟子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那样旗帜鲜明地提出了 人性的论断。严谨性背后则是孔子对人性的深刻把握与 冷静思考,人性内在的相同性开启了儒家人格修养的进 路,成就了后世儒家的功夫论,在理论上为人人成圣贤提 供了可能。同时为人的教育奠定了稳定可靠的人性基础, 使得教育面向了所有人,而不仅仅是“君子”这一类的 贵族。胡适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提到:“君子本义乃 是君之子,乃是阶级社会中贵族一部分的通称。”[7]292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近”字在《论语》文本 中有以下含义:定向性,这个向就是近道性,趋向道;积累 性,在通往道的路上不斷努力;现实性,考虑到了人的情 感色彩与精神需要,同时也注意到了现实中的方法问题。 那么此处的“性相近”,就会有这样几种倾向或意味。从 定向性上思考,人性具有近道性,这就是性的内在相同性 的最本质体现,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从“相近” 一词的含义与相同、相似之间的对比分析,可以印证性内 在的相异性。

(二)“习”“远”“相远”在文本中的原义

一是从文本语义探析“习”字的含义。孔子《论语》中“习”字一共出现 3 次。《论语·学而》云,子曰:“学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待教育对象是一律平等的,即使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⑤“习”字有温习、践习、反复练习、    “鄙夫”来向孔子请教,孔子也是来者不拒,竭尽全力进接触的外在环境某一方面次数上多的含义,所学必要有 所习。《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⑤“习”字 有醒悟践习的含义,所传必要有所习。所学的是六艺之 文,所传的是夫子之道。

二是探讨“相远”一词的含义与相反之间的区别。 相反的意思很容易理解,A 与 B 相反,就是说 A 不等于 B,A 和 B 存在着质的差别。而“相远”一词并不是彻 底地走向对立面,只是强调了 A 和 B 因为后天的实践而 拉开了很大的距离。A 与 B 还是有可能回到同一个正 确的道路上来。这样形容也从根本上回应了孔子所讲的 “性相近”,也就是说人在本质上的相同性还是存在的,只 是后天的习(实践)不同可能造成遮蔽,从而拉开了很 大的距离。

综上所述,“习”一字在《论语》文本中的诸多含 义主要集中在“践习”的含义上,后天所习对人性的内 在差异是有影响的。从“相远”的含义与相反的对比分 析,可以看出后天所习并不能彻底地改变人性内在的相 同性,恰恰发展了人性内在的相异性。这样的论断就将 后天的实践和环境熏陶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同时在 孔子那里坏人仍能有因受教育而近道的可能,好人也要 注意后天环境的熏陶,否则就会与原来的本性相差很远。

三、以经解经探析孔子人性论“近道性”之内涵

(一)《论语》文本内容对人性内涵的佐证

通过《论语》文本内容的研究,表明孔子“性相近也” 的内涵——“近道性”即内在相同性与相异性统一。

其一,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佐证孔子人性 论中人性内在的相同性。《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 无类。”?人人都是受教育的对象,这一点上是没有什么 区别的。孔子讲这句话是建立在对人性充分肯定的基础 上的,如果说没有“性相近”,那么人性就是不等的,也失 去了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可能。这既是孔子对人性理 论的发用又是对孔子人性论的一个佐证。同样,在《论 语·述而》中云,“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行束脩之礼之后,孔子是没有不教诲的。束脩是外在的 形式,孔子这样做的本质还是建立在“性相近”的基础 上的。如果说这一点孔子没有以一贯之,那么他完全可 以以更多的物资作为求学标准或是招揽贵族子弟,事实 则不然。《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从这行教导,这就是孔子对人性的内在相同性的认可。此外, 孔子的门徒中各色人都有,既有如颜回这样的贫寒之士 及子路这样的粗野之人,也有孟懿子与南宫敬叔这样的 贵族子弟。《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⑩ 颜回可谓是相当清贫了。《左传·昭公七年》: “公至自楚,孟喜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故孟懿子 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孟懿子与南宫敬叔作为孟氏家 族继承人可算是贵族子弟了,也求教于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 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 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门人请为 弟子。”[8]315  从这里看出子路出身的卑微与性格的粗野。 在《论语·子路》中,“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 其正也?”孔子曰:“野哉由也!”⑦《四书章句集注》 解释:“野,谓鄙俗。”[4]143  刘宝楠《论语正义》:“孔(颖达) 曰:“野,不达也。”[6]521  不管做何解释,子路性格可见一 斑,而孔子并没有因此而有所区别,足以看出他不仅在内 心深处是认可“性相近”的,同时在行动中也是这样做 的。在孔子的教诲下,子路有了很大发展,在《论语》很 多章中都可以看出子路的巨大变化,如《论语·公冶长》: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又闻。”?这就是从实践出发, 既体现出了“性相近”,又证明了“习相远”。这些可以 看出孔子人性论中性的内在相同性。

其二,从《论语》文本出发论证“性相近”中的相 异性。《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不移就是不会发生改变,这样论断就不是在“习相远” 的层面上了,因为“习”是可以改变的。朱熹《四书章 句集注》:“人之气质相近之中,又有美恶一定,而非习之 所能移者。”[4]177  这里的不发生改变就是“性相近”中 的内在相异的部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程子曰:

‘……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自弃也。……惟自暴者拒之 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 仲尼之所谓下愚也。”[4]177  自暴自弃的下愚者,是不能 改变的。在《论语·先进》也有如此论断,同样可以证明 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中的相异部分:“柴也愚,参也鲁, 师也辟,由也喭。”?《四书章句集注》中注释,“杨氏曰: ‘四者性之偏,语之使知自励也。”[4]128  杨氏解读的“性 之偏”,仍然属于孔子所讲的“性”的范畴,这些证据足 以说明孔子在人性的论断上肯定了其内在的相异性,并不是把人性完全建立在具体的某一端上,性内在的“相 异性”并不是孔子论述的重点,其重点是在性的内在“相 同性”上,从质上肯定了人性的“近道性”。

(二)“以经解经”的方式对孔子人性论内涵的佐证 运用“以经解经”的解读方式,对孔子时代前后所 公认的一些经书进行新的探索,从而佐证孔子人性论思想。

首先,从《易经》文本入手佐证孔子人性论的内涵。 基于多数学者的看法,孔子思想与《易传》存在关系,而《易传》之中也有一套关于人性的理论。《易经·系辞上》: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9]236 阴阳 之道构成了人性的基石,而学界对阴阳就有不同的诠释。 无论如何诠释,阴阳都有同与异的一面,这与孔子“性相 近”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性相同之处都是由阴阳构成, 相异之處就是有的阴多阳少,有的阳多阴少。“成之者性 也”表达的就是人性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就与孔子所讲 的“习相远”相通了,后天的实践对人性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

其次,从《中庸》文本出发佐证孔子人性论的内涵。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学生,子思的思想应当对孔子 思想有一定的继承。学界大部分人认为《中庸》出自子 思之手,而《中庸》中也提到了关于性的问题。“天命之 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0]56 天命之为性,性由 天命而来,我们暂且不讨论为何如此,那么人人之性都从 天命中来,自然由天命而来的性就有了内在的相同性。 率性之谓道,恰恰佐证了性内在的相同性就是“近道性”。 如果没有近道性,如何能够率性达到道呢?

最后,从《孟子》文本出发佐证孔子人性论的内涵。 孟子思想与孔子的关系不言而喻,了解孟子对性的解读 同样有助于我们去解读孔子。《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孟 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11]278  孟子 很鲜明地提出了人性本善说,孔子的“性相近也”的内 在相同性在孟子这里得到了最大发挥,相同性即是善,或 者说是向善,这与孔子人性论中的性内在相同性(即“近 道性”)是大致吻合的。《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中:“凡 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1]83 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子并不是提出性本善就停止了,还要 注重后天的努力,即所谓的长养扩充。这与孔子“习相 远也”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孔子重视后天的教育与实 践,同样在孟子那里得到了继承与发扬。

综上所述,孔子人性论为以后孟子、荀子的人性论开 辟了道路。历代学者只提出孔子人性论中相同性或是相 异性是偏颇的,对性内在相同性以“理”或是以“善” 解释,多少都掺杂了后世学者的私意,相异性用“气”来 解释,虽然便于理解,然而却忽略了人性先天的差异,而 从根本上认可性内在相异性的论述又是以排斥相同性为 前提的。现在的学者又存在以前释后或是以后释前的局 限。因此从《论语》文本出发,运用语义学分析以及以 经解经的研究方法对孔子人性论进行诠释才有可能得到 孔子原意。孔子的人性论内涵与实质在于“近道性”,所 谓的“近道性”是指人性的本来状态即人性内在相同性 与相异性的统一。基于这样的人性基础,人的后天教育 就具备了必要性与可能性。

注   释:

① 顾炎武《日知录》,引自程树德《论语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年,第  1350 页。

② 皇疏《论语注释》,引自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年,第  401 页。

③《淮南子·谬称篇》,引自杨树达《论语疏证》,江西人民出版 社,2007 年,第  290 页。

④黎鸣《问人性》,引自蒋沛昌《论语今译》,岳麓书社,1999 年, 第 429 页。

⑤《论语·学而》,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年。

⑥《论语·泰伯》,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年。

⑦《论语·子路》,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年。

⑧《论语·子张》,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年。

⑨《论语·季氏》,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年。

⑩《论语·雍也》,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年。

?《论语·卫灵公》,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年。

?《论语·阳货》,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年。

?《论语·先进》,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年。

?《论语·述而》,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年。

?《论语·子罕》,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年。

?《左传·昭公七年》,引自钱穆《孔子传》,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第  13 页。

?《论语·公冶长》,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年。

参考文献:

[1] 陈来 . 回向传统儒家的哲思 [M].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 ,2011.

[2] 徐复观 . 中国人性论史 [M].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 ,2005.

[3] 程树德 . 论语集释 [M]. 北京 : 中华书局 ,2010.

[4]( 南宋 ) 朱熹 . 四书章句集注 [M]. 北京 : 中华书局 ,2015.

[5] 唐君毅 .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 [M].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2005.

[6] 刘宝楠 . 论语正义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90.

[7] 胡适 . 胡适全集 [M]. 合肥 :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8]( 汉 ) 司马迁 . 史 记· 仲尼弟子列传 [M]. 北京 : 京华出版 社 ,2001.

[9]( 三国 ) 王弼撰 , 楼宇烈校释 . 周易注校释 [M]. 北京 : 中华 书局 ,2010.

[10] 王国轩译注 , 中庸 [M]. 北京 : 中华书局 ,2016.

[11] 杨伯峻 , 孟子译注 [M]. 北京 : 中华书局 ,2012.

猜你喜欢

人性论孔子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荀子法哲学的人性论基础
奥古斯丁和尼布尔的人性论比较
浅论王充人性论非“性三品”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人性论”视角下的人格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