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嗪联合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系统评价
2019-03-07,,,,,
, ,,,,
房颤是我国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据统计,我国8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达30%以上,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加[1]。尽管目前射频消融术在房颤的治疗中显露出独到的优势[2-4],但药物仍是房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雷诺嗪是一种部分脂肪酸氧化酶抑制剂,其稳定的抗心绞痛作用在过去十几年间已获诸多临床研究证实[5, 6]。近年来研究发现雷诺嗪具有治疗心房颤动的作用[7],但目前其联合胺碘酮治疗房颤的系统评价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雷诺嗪联合胺碘酮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1.1 文献纳入标准 RCT、全文文献。
1.1.2 研究对象 明确诊断的房颤患者;性别、年龄、种族不限。
1.1.3 干预措施 实验组:雷诺嗪+胺碘酮;对照组:胺碘酮。
1.1.4 结局指标 24小时内转复窦性心律成功率;转复窦性心律所需时间;
1.1.5 文献排除标准 非RCT、综述、动物实验、重复发表的文献等。
1.2 检索策略 以“雷诺嗪”“胺碘酮”“心房颤动”为中文检索词,以“Ranolazine”“Amiodarone”“Atrial Fibrillation”为英文检索词,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今所有收录的全文文献。
1.3 方法学评价及质量提取 由两位研究者各自独立进行文献筛选,通过阅读文章标题、摘要排除明显不符合的文献,再通过进一步阅读全文,对不确定的文献进行进一步排除,两位研究者交叉核对纳入文献信息,遇到分歧进行由第三位研究者进行评价并请教有循证医学经验的专家进行解决。最后通过统一的数据表格进行数据提取并核对,采用Cochrane5.14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5.3.5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无异质性(P>0.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有异质性(P<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24小时内转复窦性心律成功率采用相对危险度(RR)作为分析统计量;转复窦性心律所需时间以加权均数差(WMD)作为分析统计量。各效应量均以95%可信区间(CI)表示,检验水准P=0.05。
2 结 果
2.1 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及特点 最初检索到281篇文献,按照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入选文献7篇[8-14],均为英文文献,合计1034例患者。在所纳入的文献中,5篇描述了盲法[8, 9, 11-13],5篇描述了患者的纳入及排除标准[8, 10-12, 14],所有文献均未描述随机方法,分配方案隐藏及随访,各纳入研究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2.2Meta分析结果
2.2.1 24小时内转复窦性心律成功率 5篇文献[8-10, 12, 14]进行了转复窦性心律成功率的比较,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P<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24小时内房颤复律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0.36,95%CI(0.05,0.66),P<0.05)](图1)。说明与单纯胺碘酮治疗相比,联合治疗方案可提高24小时内房颤复律成功率。
图1 两组治疗24小时内转复窦性心律成功率
2.2.2 转复窦性心律所需时间 所纳入的7篇文献均进行了两组房颤转复窦性心律所需时间的比较,各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转复窦性心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WMD=-9.17,95%CI(-12.81,-5.54),P<0.05)](图2)。说明雷诺嗪联合胺碘酮治疗较单纯胺碘酮治疗可缩短房颤转复窦性心律时间,起效更迅速。
图2 两组治疗转复窦性心律所需时间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雷诺嗪联合胺碘酮治疗组24小时内房颤转律成功率91.7%,单纯胺碘酮治疗组36.5%,并且与单纯胺碘酮治疗相比,联合治疗方案起效更加迅速,能有效缩短转复窦性心律所需时间。在所纳入的7篇文献中,均未见明确恶性心律失常或出现血流动力学恶化,表明雷诺嗪联合胺碘酮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且,本次入院文献中的4篇[8-10, 13]患者房颤发作时间均小于48小时,另外2篇[11, 12]为心脏术后房颤,1篇[14]为阵发性房颤,似乎提示雷诺嗪联合胺碘酮对治疗短阵发作的房颤更具优势。研究表明,房颤与心房肌局部钠离子通道异常激活有关[15],而雷诺嗪可以选择性地阻滞钠离子通道[16],这可能是其发挥抗心房颤动的作用机制之一。
由于目前有关雷诺嗪联合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RCT数量有限,可能对本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次纳入的7篇文献中均未描述对患者进行随访,雷诺嗪对房颤治疗的远期效果及主要复合终点的影响不得而知,随着以后临床研究的逐渐增多,应及时补充这方面的信息并及时予以系统评价,为临床心房颤动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