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茶叶主产区杂草防控技术及成本研究

2019-03-07林威鹏郜礼阳凌彩金赖榕辉陈汉林王捷才周巧仪刘淑媚

广东农业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茶农间作除草

林威鹏,郜礼阳,凌彩金,赖榕辉,陈汉林,王捷才,周巧仪,刘淑媚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2. 梅州市农业科学院,广东 梅州 514071;3. 潮州市茶叶科学研究中心,广东 潮州 521000;4. 紫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 紫金 517400)

【研究意义】茶园杂草防控是茶园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合理的控草策略将间接影响茶树生长,最终影响茶叶产量与品质,降低茶产品经济价值。同时,茶园杂草防控投入也是继采摘和肥料投入之后,茶园生产的主要投入。【前人研究进展】近年来,相关学者较为全面地综述了我国茶园杂草主要类型、发生规律、分布特征与防控方法[1-3]。我们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自1980—2018年,关于茶树虫害研究文章有753篇,病害455篇,而草害仅有286篇,表明相对于茶树病虫害研究,茶园草害研究相对较少。其中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草害对于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远比虫害和病害小;二是国家对于茶园除草剂的残留监控数量远低于杀虫剂和杀菌剂(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物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4],茶叶监控的农药种类有50种,其中除草剂仅有草铵膦、草甘膦和百草枯3种,而杀虫剂和杀菌剂数量有47种,除草剂监控数量远低于杀虫剂和杀菌剂),茶园草害通过除草剂解决即可。

【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国内茶园杂草研究主要集中于两方面:(1)茶园杂草的主要群体及危害评估,相关学者已在福建、江苏、安徽、广西、湖北、湖南、浙江、河南、四川、贵州等省份开展相关工作[5-6];(2)茶园杂草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已开展研究涵盖稻草覆盖、地膜覆盖、防草布覆盖、间作大豆、间作绿豆、间作白三叶草、间作鼠茅草、间作广金钱草、喷施除草醋等控草技术[7]。相对而言,目前已有研究更倾向于基础研究。实际企业需求、生产常用控草技术及其效果并不明确,科学研究与产业需求间存在一定的错位。【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广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备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茶园杂草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我们借助广东省茶产业创新体系,通过电子问卷和实地走访的方式,试图摸清广东省主要茶叶产区杂草防控策略、控草成本和期望成本等基本情况,为进一步控草技术研发和推广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周边省份茶区控草策略选择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东省辖区内进行茶叶种植的企业、农户。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06份,有效问卷198份,其中潮州市54份,河源市52份,梅州市47份,清远市30份,其他地市15份。截至2017年底梅州、潮州、河源、清远市茶叶种植面积分别为1.31万、1.05万、0.65万、0.62 万hm2(数据来源于《梅州市统计年鉴2018》、《潮州市统计年鉴2018》、《河源市统计年鉴2018》、《清远市统计年鉴2018》),以上4市茶叶种植面积占全省总面积62.50%,产量占省内总产量的49.40%(数据来源于《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18》)。因此,此次调查取样能够覆盖广东省茶叶主产区。

1.2 调查方法

主要以电子问卷形式,通过广东省现代茶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省内各地市农业局、茶叶协会等渠道,在各地茶叶企业微信群定向发布,结合部分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所在区域、种植面积、种植年限、控草方式、控草次数、控草成本、控草期望成本、绿色控草技术的认知度与接受程度等。调查问卷结果采用Excel 2016及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园主要控草方式

图1 广东茶叶主产区控草方式Fig. 1 Weed management pattern in the main tea producing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由图1可知,广东省茶叶主产区人工除草使用率最高,达93.94%,机械除草使用率为42.93%,化学控草和间作绿肥的使用率分别为8.59%和7.07%,覆盖地膜和覆盖稻草的使用率均为4.55%,另外还有0.01%的被访者表示不进行控草。由此可见,人工除草是目前广东省茶区最主要的控草方式,机械除草比例也接近50%,而间作绿肥,覆盖地膜(防草布),覆盖稻草等绿色控草方式的使用率仍较低,存在较大的推广空间。

2.2 茶园除草次数分布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短缺,茶园除草雇工困难,因此减少除草次数,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工难。另外,除草次数的多寡也是影响年总控草成本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主要茶区年均除草次数为4.16次。控草次数3次和4次占比最高,分别占27.14%和27.64%,两者之和超过总比重的50%。有7.54%的被访者表示茶园每年只进行1次除草。值得注意的是,有18.59%的被访者表示其茶园年除草次数超过6次。

2.3 茶园控草成本分布

茶园除草投入是除采摘和肥料投入外,茶园的又一项主要投入。统计结果(图2)表明,广东主要茶叶产区年均除草成本为11 507.55元/hm2。年均除草成本在3 765~7 500元/hm2区间占比最高,达29.80%,年均除草成本介于7 515~15 000元/hm2的占比为31.30%,15 000~30 000元/hm2占比为19.30%。另外,还有2%的受访者表示其年均除草成本超过30 000元/hm2(图2)。

图2 广东茶叶主产区控草年均成本Fig. 2 Average annual cost of weed management in the main tea producing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2.4 控草期望成本分布

为了进一步了解茶企(茶农)对于现有除草成本的态度,我们就期望年均除草成本对受访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73.70%的受访者认为目前除草费用偏高,认为有必要降低除草成本。其中,茶企(茶农)期望除草成本出现3个明显峰值,分别为765~3 000元/hm2、6 015~7 500元/hm2和9 000~15 000元/hm2,这可能是无认证、绿色认证和有机认证茶园分别对于除草成本的期望值。总体上,茶企(茶农)期望年均除草成本为6 557.55元/hm2,即将目前成本(11 507.55元/hm2)降低50%左右。

2.5 不同控草模式的成本分析

通过分析,有52%的受访者采用单一模式除草(其中纯人工除草94个,纯机械除草6个,纯农药除草3个),有48%的受访者采用多种模式进行控草。各控草模式中,纯化学农药控草年均成本最低,仅为2 805 元/hm2,纯人工除草成本最高,达12 525元/hm2。结果(图3)表明,广东省主要茶区茶企(茶农),采用纯人工除草比例高(47.40%)。此外,绿色控草模式(人工+绿肥、人工+地膜)成本较低(7 500~8 985元/hm2之间),仅高于纯化学农药控草模式。

图3 广东茶叶主产区不同控草模式的年均成本Fig. 3 Average annual cost of different weed management patterns in the main tea producing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2.6 绿色控草模式的认知程度

纯人工除草成本高,而绿色控草模式成本相对减低。我们选择文献报道的7种茶园绿色控草模式(间作大豆、覆盖防草布,覆盖地膜,间作绿豆、间作广金钱草、间作白三叶草、间作鼠茅草),调查茶企(茶农)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知程度。结果表明,有38.38%的受访者表示对以上6种技术均未听闻,38.89%受访者表示听闻过1种技术,13.13%的受访者听闻过2种技术,9.61%的受访者听闻过3种以上的技术。

图4 广东茶叶主产区茶企(茶农)对于绿色控草技术了解情况Fig. 4 Understanding of weed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by tea enterprises (tea farmers) in the main tea producing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在这6种绿色控草技术(图4)中,受访者对间作大豆控草技术的认知度最高,达32.32%,对于覆盖防草布和覆盖地膜的认知度分别为24.24%和21.21%。对间作绿豆、间作广金钱草、间作白三叶草、间作鼠茅草的认知度分别为11.11%、9.09%、5.56%、4.04%。总体而言,间作大豆模式认知度最高,防草布和地膜等物理覆盖控草模式次之,而另外4种间作控草模式仍比较低。

2.7 绿色控草模式的接受程度

84%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接受绿色控草模式,16%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没有受访者表示不愿意使用绿色控草模式。

2.8 新型除草剂的认识情况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2种新型非化学合成除草剂艾敌达(有效成分95%矿物油)和除草醋(竹醋提取液),对茶园杂草具有良好防控作用,其效果不亚于传统化学除草剂[8-10]。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试图了解茶企(茶农)对2种新型除草剂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有91.40%的受访者表示未听说过以上2种除草剂,仅有7.58%和4.04%的受访者表示听闻过除草醋或艾敌达。表明茶企(茶农)对新型除草剂的认知度仍较低。

3 讨论

广东多数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是中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均温度为22.3 ℃,年均降水量为1 777 mm,雨热同期,极其有利于茶园杂草扩繁与生长。因此,广东茶区杂草防控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本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主要茶区控草年均成本为11 507.55元/hm2,而人工除草年均成本为12 525元/hm2,该结果比郑旭霞等[11]报道的江南新建平地茶园人工除草成本11 400元/hm2高10%。

茶园杂草管理,防控理念是核心,防控技术是关键。除草剂使用不当危害大,人工除草成本高。因此,不少学者探索通过覆盖地膜、防草布[11-12]、稻草[13-14]和套种大豆[15]、绿豆[9]、白三叶草[13-14]、鼠茅草(李叶云等,未发表)、广金钱草[7]等形式控制茶园杂草。其中覆盖黑膜、防草布、间作鼠茅草和间作广金钱草杂草防效超过75%,且年均成本低于7 500 元/hm2[7]。

以上几种控草技术的年均成本与所调查茶企(茶农)期望年均控草成本(6 558.15元/hm2)接近。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17],2018年广东省干毛茶产值为71 505元/hm2。以此为据,每年产值约16%(11 505元)使用于杂草防控。如应用绿色控草技术,将全省茶园年均控草成本降至6 000元/hm2,相当于提高约8%总产值。茶园绿色杂草防控技术推广除提高经济效益,缓解用工短缺等问题外,减少除草剂使用,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具有巨大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实际调查中,84%被访者表示愿意使用绿色控草技术,61.13%受访者表示了解绿色控草技术,而实际绿色控草技术使用率不到10%。茶企(茶农)人工除草的使用率高达91.20%。茶企(茶农)为什么更多选择成本最高的控草模式。通过实地走访,茶企(茶农)反馈:(1)种植大豆:需要额外专人开沟播种,一年播收两次,人工耗费更多;(2)种植绿肥:绿肥种子来源,绿肥与茶树争水争肥,且每年需人工刈割;(3)覆盖地膜:易破损、寿命短;(4)覆盖稻草:稻草采购及人工铺设成本高,每年都需补充,操作繁复。(5)覆盖防草布:防草布铺设不利于茶树中耕施肥。基于以上各种原因,茶企(茶农)更多选择最简单易行的人工除草方式。

茶园杂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不广,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防控理念较片面,部分茶企(茶农)认为种植绿肥与茶树争水争肥,茶园杂草要除尽;(2)防控技术规程(标准)缺失,通过搜索国家标准信息数据库(http://std.sacinfo.org.cn/home)和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http://www.ttbz.org.cn/),并无发现针对茶园杂草防控的技术规程和标准,而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具技术壁垒,实施的优劣往往决定了效果好坏;(3)绿肥种子无可靠及稳定来源;(4)基层智力支撑较少,茶园杂草绿色防控重研究而轻推广,基层虽需求巨大,而技术落地不多。

4 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所发现的问题,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简化现有绿色控草技术步骤,降低实施难度;结合当地产地环境条件,制定适宜的、具操作性的绿色杂草防控技术规程;加大绿色控草技术的基层推广力度;建立可靠的、稳定的绿肥种子来源。以期推动广东及周边省份茶区杂草防控技术的升级,促进茶产业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茶农间作除草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老党员“卖”茶忙
不同间作物对连作葡萄生长影响初探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间作黄豆、花生对核桃幼苗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早春茶”开采
茶乡人家
果园实行间作套种的优势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