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肺结核患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9-03-07段新亚卢绍蓉王宏泽

云南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明显降低亚群结核

段新亚,卢绍蓉,王宏泽

(1.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结核一科,云南 安宁 650301;2.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呼吸科,云南 昆明 650041;3.77228部队医院卫生连,云南 大理 671000)

肺结核病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淋巴细胞在结核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1]。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不仅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毒力有关,而且与宿主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绝对值测定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通过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CD4绝对值计数的变化,探讨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变化在肺结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免疫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龄18~75岁,平均(42±7)岁。纳入患者分为其中初治肺结核肺部病灶少无合并症的70例为一组,复治耐药肺结核20例,亚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0例,肺部有广泛空洞病灶的10例,肺结核合并有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10例为一组,各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应用FACSCalibur四色流式细胞仪及Muhi TEST IMKKit试剂盒,将10“1CD3FITC/CD8PE/CD45PerCP/CD4APC和10灿13FITC/CD16 PE+56PE/CD45PerCP/CD19APC分另0加入两个流式细胞检测管底部,管中分别加入100乙二胺四乙酸(EDTA) 抗凝血与单克隆抗体充分混匀,常温避光染色15min;裂解红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荧光抗体染色后上机检测,获取细胞数≥15 000个。应用BD公司MULTISET软件分析淋巴细胞中CD3+细胞、CD4+细胞、CD3+CD8+细胞、CD4+CD8+细胞、计算CD3+CD48CD3+CD8+比值。

三、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表1 初治与其它各组的淋巴细胞计数

表2 肺部病灶单一和广泛肺结核2组淋巴细胞计数

结 果 初治组及其各组间CD3+、CD4+、CD8+绝对数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与各组比较:亚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及空洞型肺结核、复治耐药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症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绝对值明显降低,CD4+/CD8+比例明显降低,而初治肺结核肺部病灶少无合并症的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绝对数基本正常。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病变范围广泛者(病变>3个肺野,伴有空洞) 较病变范围不广泛者(病变<3个肺野)CD4+计数明显降低,见表2。

讨 论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主要存在于感染宿主器官肉芽肿巨噬细胞中。结核病的发病过程伴随着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慢性、持续的刺激,使机体表现为一种持续性的免疫应答,而细胞免疫应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液中T细胞亚群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是细胞免疫中的重要因素[2]。结核病的免疫是由T细胞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为主。根据T细胞表面的分子不同特征可分为两个亚群,辅助性T细胞(CD4+) 和抑制性T细胞(CD8+),这2种细胞亚群的动态平衡可影响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潜伏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可能呈非复制状态[3]。一旦免疫反应平衡被打破。则可导致结核分枝杆菌的再活化和复制,并伴组织坏死和破坏,从而产生了活动性结核病。以往研究显示:肺结核患者与健康者比较,外周血的CD4+T细胞数明显减低。研究发现,CD4+T细胞在控制结核感染时有一定的独立性。CD4+/CD8+比值降低是疾病严重的重要指标之一[4]。本研究中亚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及空洞型肺结核、复治耐药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症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绝对数明显降低,CD4+/CD8+比例明显降低,而初治肺结核肺部病灶少无合并症的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绝对数基本正常。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亚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长、病变范围广有关,进一步说明抑制性T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的失衡导致结核病发生和发展,反映了CD4+T细胞降低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病变范围广泛者较病变范围不广泛者CD4+T细胞绝对数明显降低。近年来,CD8+T细胞在控制结核菌感染时的作用逐渐被重视[5]。CD4+T细胞在调节免疫,发挥细胞毒作用,溶解受感染后失去免疫活性的靶细胞使之调亡,在促使结核分枝杆菌暴露及病灶清除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结核病治疗药物对组织中及细胞内的结核分枝杆菌都具有强大的杀菌或抑菌效果,尽管给予充分的规范化疗,仍有部分患者治疗失败或治愈后复发。一方面是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机制,另一方面则是人体免疫机制未能有效清除靶细胞和持留菌(含休眠菌)[6]。有效的化疗杀灭大量结核分枝杆菌后,造成机体免疫损伤的变态反应状态明显减弱,此时再给予免疫治疗不容易因泛化反应加重免疫损伤,而主要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有效的免疫治疗确实能增强结核病化疗效果同。在化疗的基础上结合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给予适当的免疫治疗,主要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结核病化疗和免疫治疗可以互相补充,本研究从细胞免疫角度分析了T细胞亚群的变化对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猜你喜欢

明显降低亚群结核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
夏季养生好方法:以热除热
T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童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李克强:中国政府正在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
荔枝吃多了当心低血糖
长得丑?但价值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