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9-03-06裴利华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审美能力教学评价

裴利华

摘要:新教育观和教学评价科学化发展有效提高了小学美术的学科地位。小学生学习美术可以陶冶其情操,提高审美水平,对于促进学生美术素质的提升具有长远的意义。如何通过小学美术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目前小学教育中尤为重视的问题。本文就有关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对小学美术教育起一定的指导和示范性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培养措施;教学评价;学科地位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214-01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美术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美术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可以对学生的价值观及今后的工作生活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小学时段正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段,加强小学生在此阶段的美术课程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美术教育中采取何种措施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是目前老师尤为关心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传授审美知识,为学生学会审美做好铺垫

美术课程教学中,审美知识是其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课程设计之前,需要将有关审美的相关知识讲述给学生。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年龄小阅历尚浅,因此在审美能力上存在一定的薄弱之处。此时,美术老师需要充分的利用好美术课堂教学的时机和手段,向学生们讲述有关审美的知识与方法。比如,在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课程中学习《用线条造房子》时,老师可以将其与审美知识点相结合,让学生们充分体验到线段的表现力和美感,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线段来将自己对美的感受描述下来,还可以把自己的创意用线段展示出来,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的审美能力给予培养[1]。

2.在引导中增强学生审美情趣,让审美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的挚爱

小学时段的学生正是思维活跃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但是缺少相应的专注力和思考度。因此美术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慢慢的增强学生对于审美的情趣。老师的教学内容可以不拘泥于课本,可以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之美,从中提升自己的审美、鉴美技能。比如,在学习《探访自然的奇观》一课时,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欣赏大自然中的优美景象。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现象学生讲述有关欣赏大自然景观的知识,学生们在了解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点后,再领着学生去大自然中切身感受外界环境之美。此外,本节课学完成后,老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比如,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景色,将自己所认为的有关春天的景色描绘出来。这样在实践中切身的让学生感受审美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思考度[2]。

3.实施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审美的表现力

小学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因此老师在发挥美术课堂教学功能来进行审美能力培养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有的个性爱好设计教学模式。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在视觉欣赏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需要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可以让学生们有种美轮美奂的感觉,这样就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好开端。趣味性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喜好,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具有大的促进作用,从此将审美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比如,老师可以采取模仿教学模式,老师可以模仿有关的动画人物,如唐老鸭、猫和老鼠等,然后让学生们猜模仿的人物是谁。并根据自己的猜测将心目中的动画形象借助于画笔表现出来,来让学生们一同评价和欣赏。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美术课堂更活跃,从观察模仿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欣赏著作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升华

小学美术教学中鉴赏名作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对名人画家作品的欣赏可以从中得到有关美的感悟。不同的作品在点、线、面的使用方式上是不一样的,因此,老师可以选取比较有典型性的作品向学生们讲述其中有关审美的技巧[3]。比如在学习《雕刻版》这一章节时,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教会学生学习欣赏有关雕刻的美好,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作品欣赏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将铜浮雕的有关知识点介绍给学生,并制成相应的草图,供学生观看。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对铜浮雕的看法,相互交流观后感。之后老师再将重点性的内容讲解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有关浮雕的制作工艺,这样先讨论后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前提下,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锤炼。

5.结语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因此美术老师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可能的将美术学科的作用发挥的最大成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从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欣赏性和趣味感,丰富教学思路和技巧,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风方面考虑,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与生活實践努力的结合,在此前提下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确保学生美术素养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柳.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8,(5):122.

[2] 胡影.融入艺术陶冶情操——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24):179.

[3] 姚海燕.融入艺术陶冶情操——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65):184.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审美能力教学评价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