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急性脑梗塞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预后影响

2019-03-06杨晓莉禚凌云刘梅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期

杨晓莉 禚凌云 刘梅

【摘要】护理管理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患者对其要求也更高。除了是医护与患者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环节,护理管理也成为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医疗建设中护理管理被高度重视。护理管理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方案,而急性脑梗塞的护理则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和治疗情况,制定规范化的护理管理方案,以便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情况。本文从个人角度对急性脑梗塞临床规范化护理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以下阐述,并对其分析阐明自我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规范化护理管理;预后影响

【中图分类号】R24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2-126-01

急性脑梗塞是脑血管突然发生闭塞,脑血管血液不流通,发生相应血管的闭塞引起相应供血部位梗死病变[1]。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急性脑梗塞疾病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然而,针对急性脑梗塞疾病的治疗虽然非常重要,但在治疗过程中与恢复期的康复训练和护理也影响着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据临床调查表明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应用,可让患者得到科学化的康复锻炼,同时患者预后也得到大大改善[2]。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客观因素影响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实施,这对护理工作开展及患者预后都产生一定影响[3]。因此,针对急性脑梗塞临床上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实施存在的不足应积极查找和纠正,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急性脑梗塞规范化护理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管理体系不完善

护理管理中规章制度是制约护理人员行为规范的准则,也是护理管理工作实施的重要依据。然而,护理工作在实际开展中会面临许多突发状况,针对此类情况,无法形成明确的工作明细和要求,一旦发生漏洞极易影响护理工作的开展。同时,护理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也会造成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态度消极,降低工作效率与质量,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

1.2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急性脑梗塞患者在患病期间言语、认知、心理都会因肢体运动和言语功能发生障碍而受到影响。此时需要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的耐心护理和照顾。患者家属因缺乏疾病认识,无法形成针对性的护理模式,需要护理人员对其指导,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防因护理的疏忽造成偏瘫等后果。然而,许多护理人员因缺乏正确的工作的理念,对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缺乏耐心,对自身工作无法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造成对恢复期的患者带来消极影响。

1.3患者缺乏疾病意识抵触护理方案

急性脑梗塞患者在患病期间受疾病折磨,不积极配合治疗。此外,许多患者因失去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更加失去治疗信心,对治疗和康复训练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无法形成规范化的护理管理。造成患者发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患者无法正视自身的疾病,也对急性脑梗塞疾病的发病、治疗、护理及预后的效果缺乏认识,不能树立正确的治疗价值观,从而对医护人员工作的开展产生抵触情绪。

2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规范化护理管理整改措施

2.1完善护理管理体系

应根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形成规范的管理模式。针对突发性的护理工作,形成专项的应急护理小组,成员由综合素质高、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保证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2.2提高整体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护理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培训,并对其讲解在护理工作中面对的患者群体和疾病的临床表现,提升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让护理人员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对于从事多年护理工作的人员,根据护理发展趋势组织学习新的护理知识,提升自身整体水平,丰富自我心理素质,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2.3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间沟通

急性脑梗塞患者患病期间心理波动起伏,多数因为对急性脑梗塞疾病缺乏认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传,告知患者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让患者提高治疗意识,打消患者的负面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急性脑梗塞患者规范化护理管理

3.1药物护理管理

血压变化是影响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反复的重要因素,降压药物是患者在临床上治疗必不可少的。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实际血压变化情况,指导患者在规定的时间用药,这样更有利于患者对药物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昼夜血压变化波动情况相对明显,为避免患者出现血栓的形成,应指导患者减少睡前药物的服用 。

3.2饮食护理管理

高血压疾病是急性脑梗塞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疾病,而高热量、高脂肪、胆固醇较高的食物会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影响血流流动速度,血液粘度升高,加重病情。护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增加维生素纖维的摄入,少食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为避免患者因胃肠氧耗量不断增加,患者的饮食时间应在下午五点半左右最佳,并告知患者在睡觉前及晨起时饮用白开水,稀释血液粘稠度,提高治疗效果。

3.3康复训练护理管理

康复训练是急性脑梗塞患者后期治疗的主要介入方式,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实施,可保证患者形成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案,针对患者的肢体和言语的恢复情况,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对于偏瘫等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对其进行按摩,缓解肌肉紧张感,有利于肢体的康复训练,避免肢体僵硬。

4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影响的重要性

急性脑梗塞患者会因患病程度有着不同的发病表现,部分患者会因病情的加重而丧失肢体和言语功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规范化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在临床上的实施,可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和恢复情况制定全面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方案,帮助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介入可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上肢及下肢运动情况产生积极作用,帮助患者早日实现独立完成肢体动作。此外,规范化护理管理也可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脱离护理人员及家属的依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总结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塞疾病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影响起到积极作用[4]。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对于临床上护理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我们会用热情的护理态度和优质的护理内容,寻求护理管理中的不足,将护理管理更加规范化,以便促进患者的更快康复。

参考文献

[1]罗淑超.急性脑梗塞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预后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4):260.

[2]姚广燕.急性脑梗塞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预后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7):167-169.

[3]党银雪,郭瑾洁.探究急性脑梗塞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预后效果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6(20):42-43.

[4]岑晓婷,陈晓君,吴美芳,李倩云,何国林.脑梗塞患者睡眠障碍分级护理管理与病情康复[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04):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