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界的水循环”图示剖析与核心图的构建

2019-03-06褚军

地理教育 2019年1期

褚军

摘    要:文章以人教版“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内容为例,阐述如何利用教材图示,充分挖掘图示的内涵,改造和构建“核心图”,以此建立图示间联系,形成知识认知整体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图示改造;核心图;有效联系

以图示理,是地理学科内容呈现和原理表述的重要形式与载体。高中地理教材蕴含大量图示,研究这些图示,可以挖掘其丰富的内涵;改造部分图示,形成“核心圖”,可以建立起图示和知识间的有效联系,形成知识和原理的整体认知体系。同时,应让“核心图”的构建成为学生探究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过程,落实基本规律与原理,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载体。本文以人教版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为例,阐述对教材图示的剖析与改造的方法和过程。

一、教材主要图示与内涵

1.主要图示

本节教材由“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部分内容组成。除文字阐述和活动部分外,教材正文部分呈现了三幅图示,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2.图示内涵

教材图3.1:以统计图配文字、数值百分比标注的形式,从存储空间和储量百分比两个方面,呈现了地球水圈的主要水体构成与分布情况。深入剖析图示内涵,笔者发现图示中蕴含着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特征中“不规则”(空间、储量)的特点。同时,通过淡水储存形式与储量百分比的表达,蕴藏着“人地关系”的思想内涵。教学中,应当加以有效挖掘与利用。

教材图3.2:以景观图的形式,直观呈现了陆地上的主要水体,并标注3个箭头,体现出水体运动的现象。同时,教材通过“读图思考”的设置,引导学生展开图示分析,探讨以“河流补给”为载体的“各类水体具有相互联系”的结论,从而落实“相互联系的水体”这一主要内容。剖析图示内涵,不难发现,图示在直观体现主要水体类型的同时,也体现了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特征中的“连续性”特点,蕴藏着事物发展变化具有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教材图3.3:以景观图示配箭头、文字的形式,表达了水循环的形成过程、主要环节与主要空间类型,落实了“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主题内容。剖析图示内涵,不难看出,图示充分体现了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总体特点。同时,也蕴含着水体联系、水体转化、能量流动、物质迁移、地表形态塑造等丰富的地理知识与运动意义的思想内涵。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问题设置,引领学生深入分析,在归纳水循环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区域认知(空间),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视角),树立以水资源合理利用,减少对水循环不合理干预为主旨的人地协调观(理念),最终推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

二、 图示内容的改造与有效联系的建立

日常教学中,若对以上三幅图示的主题和内涵进行挖掘,并逐一展开,虽然能逐步落实各项知识,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但笔者总感觉,教学步骤较为繁琐,内容有多处重复。因此,笔者对教材三幅图示的内在关系进行仔细研究,找寻“核心图示”,并对其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处理,建立“核心图”,有效联系其他图示。将彼此间相关联的分散知识,通过“核心图”,进行重新组合,构建知识整体,形成认知体系。达到既简化教学内容,又突出教学主题的教学目的。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结合日常教学经验,笔者决定将教材图3.2作为串联图示与知识的“核心图示”,对其图示内容进行“两次改造、一次补充、一次转换”,以此有机联系图3.1、图3.2。具体方法与过程如下。

(1)一次改造。呈现教材图示3.2,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从水体存储空间的角度,直观归纳出图中所蕴含的水体类型,并将其逐一标注于图示相应位置,形成教材文本与图示的有机联系,完成对图示内容的一次改造(图2),实现对地球上主要水体(形态、存储形式和分布空间)的认知。

(2)一次补充。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出教材图3.1,使之成为“核心图”(初步)有效的知识补充,建立二者的有机联系。实现从数量的视角,进一步了解水圈各水体的分布情况,形成从不同角度全面认知水圈构成的整体性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明确水圈“不规则”的特点,以及通过淡水资源有限性的认知,树立珍惜、合理利用水资源,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3)二次改造。启发学生通过图3.2中标注的3个箭头,感悟其中的含义——“运动、联系”。进而利用和细化“读图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在完成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落实“相互联系的水体”这一主题内容。同时,借鉴图示用“箭头”表述水体“运动与联系”的方法,将这一思想运用于水体联系过程的表述,用“添加箭头”的形式加以表达,完成对图3.2的二次改造,最终形成“核心图”(图3)。

(4)一次转换。利用改造后的“核心图”,学生感受各类水体在运动中的相互联系。引导学生观察“核心图”,发现水体相互联系过程中所隐含的运动规律——“循环”。并进一步引导学生选取“核心图”中的特定区域——如大气、雪山、河流、地下水和海洋之间,将“立体图示”中的“循环”运动转化为“平面图示”来表达,实现图示观察和思维视角的转换。通过本次转换,将“核心图”与教材图3.3建立有机联系(图4),并通过两图中细节内容的解读,完成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这一主题内容的学习。

其实,教材“活动”部分——“图3.4 黄河流域示意”,仔细分析,它又是对教材图3.3的“一次转换”,即突出了水循环示意中“地表径流”这一环节。从而为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干预和影响,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提供了有效的探究载体,在此不再赘述。

三、小结

通过以上对教材正文图示的主题分析、内涵剖析、图示改造,最终形成突出本节教学主题的“核心图”。并可通过其有效建立教材图示间联系,形成知识与原理的整体认知体系(图5)。达到简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主题、培养“以图示理”的学习方法与能力、助推学科素养逐步形成的教学目的。这种改造、利用、联系和构建整体的图表剖析思想,也可以在其他地理内容的图示教学中加以拓展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