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背景下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9-03-06寿霞
寿霞
摘 要:浙江省实施新高考近五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章从素养立意,明确学生学习目标;立足区域,开展真实情境教学;夯实基础,重视地理过程分析;精准作业,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四个方面叙述新高考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新高考;地理教学;高效课堂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浙江省新高考已经历五个年头。新高考模式下,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加七选三科目的“新3+3模式”被广泛接受,一线高中教师的教学也经历了一些挑战和改变。
改变之一:考试时间改变。第一次选考时间提早到11月初,与老高考6月初参加考试相比,提早了近7个月,造成与老高考相比复习备考时间短,新课教学压力大的现状。
改变之二:选考学生数量改变。由于“七选三”给了学生选择的空间,地理学科成为浙江考生比较“中意”的学科,每年选考人数都较多。以余姚八中为例,高二、高三每个年级8个行政班都有5个地理选考教学班。新高考实施后地理选考人数的大幅增加,导致地理教师工作量普遍增加,工作强度偏大。
改变之三:试卷形式改变。新高考地理总分100分,由“70+30”构成,70分对应必修模块教学“基本要求”的内容,包括25个选择题和2个学考难度综合题,难度系数控制在0.7~0.75之間;30分为加试题,对应必修模块教学“发展要求”的内容,同时考查“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两个选修模块,难度在0.4左右[1]。
面对工作量增加、备考压力大的现状,一线教师最大的教学“阵地”——课堂,也随之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在不断适应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回望新高考实施这几年,笔者就地理新课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素养立意,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投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并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要达成这个“愿望”,首先就得明确学习目标。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需要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素养立意”是确定学习目标的必然选择,同时学习目标的确定还应根据《浙江省高中地理学科指导意见》和《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明确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力求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学习目标的设定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学生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目标的设定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出发。维果茨基从认知水平的视角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笔者认为在新课学习之前,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新高考学生能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因此,地理选考班的学生科目组合会五花八门,可能是“政史地”“政地技”等偏文的组合,也可能是“物化地”“生化地”等偏理的组合。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不同组合的学生,其知识的储备是有差异的。如选“物化地”的学生,他们往往对历史和政治的知识摄入较少,因此,在备课时如涉及相关知识,会通过提供资料来做好相应的知识铺垫。同样,偏理的学生在理解降水成因、热力环流原理时能力较强,而偏文学生则需要在教学中给他们搭建足够的“脚手架”,提供足够的知识支撑。因此,针对高考改革后,学生选考组合的多样性,教师在备课前应多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学习目标,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
二、立足区域,开展真实情境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学生的学习应基于其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基于情境,尤其是真实情境展开教学。这里的真实情境是指课堂教学的展开应基于真实的事件、案例、现象等,并将情境有效贯穿课堂始终,努力做到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围绕某一真实情境展开。
纵观近几年浙江选考试卷,试题大多以某区域为背景,以某真实情境为载体进行考查。如2017年和2018年两次11月选考试题的第28题都以巴基斯坦为区域背景,考查当地农业和工业生产情况等相关主干知识。因此,必修模块的教学应通过寻找合理真实情境,将地理知识和原理等内容具体化,并在此基础上解释真实的地理现象、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例如,笔者在执教“洋流”时,选择了“沙漠”和“企鹅”两种看似矛盾,却能共存的地理现象创设情境,通过制造学生认知冲突分析地理问题。
教学案例一:位于南美洲西部国家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图1)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被称为世界“旱极”。但是在这片位于副热带地区沙漠里,却生活着一种企鹅——洪堡企鹅。通过分析情境中“沙漠”“企鹅”共存的原因,探究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浙江省高中地理学科指导意见》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限定70分的学考部分内容,对区域的考核范围仅包含亚洲、欧洲西部和美国。而“大气环流”和“洋流分布”等却是以全球尺度为考查范围。因此,在教学中还应适当选择典型区域,提高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例如,教学“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笔者选取浙江安吉余村的发展历程作为情境案例展开教学。
教学案例二: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浙江安吉县天荒坪镇(图2),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首富村”——余村。但在2004年,该村的集体经济从之前每年300多万利润变成不到20万,许多村民面临失业。然而,十多年又过去,现在的余村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景美、户富、人和”的景象。
通过余村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再通过人类活动的改变,从修复人地关系的角度,剖析人类应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寻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从情境中来,到情境中去,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学习目标。渗透不同尺度区域的学习内容,学生在真实的区域情境中学习,逐步养成认识区域、分析区域的能力,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契合浙江新高考对考生学习能力的考查要求。
三、夯实基础,重视地理过程分析
地理过程强调地理事物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土壤的形成和發育、自然灾害的形成和消亡等都无不体现出自然地理过程的演变。因此,教学中强化地理事物时间尺度的变化,对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由于浙江高考选考科目学生有两次考试机会,第一次时间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的期中阶段,因此“与时间赛跑”抓紧复习,是很多高中地理教师的真实感受。如何避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节奏上的差异,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必修模块的教学必须夯实基础,重视概念教学,“激活”教材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对地理原理的学习一定要“慢”下来,合理构建完整知识框架,让学生真正理解地理过程、原理和规律,尤其要特别注重对地理学习方法的传递。例如,“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初中课程已有涉及并且学生已经掌握得很好,那么高中阶段的“水循环”怎么讲才能有深度又利于学生掌握?
教学案例三:“水循环”教学时,笔者借助学生熟悉的甬江流域水循环这一真实情境,通过建立模型(图3),引导学生画水循环各环节示意图。在此基础上,分析在小尺度区域中,水的空间位置变化和状态变化过程所包含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特征。水在状态变化中伴随能量的交换,并使陆地水资源得到更新;水体在空间位置变化中伴随着大规模的物质运动,并塑造不同地表形态,从而落实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
不仅自然地理的原理应重视地理过程分析,人文地理教学时,同样需要采用这种方式。例如,教学“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时,为了让学生分析水泥生产和销售不同环节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笔者对教学进行了如下处理。
教学案例四: 提供安吉余村90年代水泥生产和销售流程简图(图4)。
设置探究活动:①说出在采矿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环境问题,并说明理由。②说出在水泥生产、运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环境问题,并说明理由。
安吉余村在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经济活动为矿石开采和加工。笔者选择从产业活动的角度,把采矿、加工和运输等各环节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现。一方面给学生学习提供足够的支撑材料,另一方面图解产业活动,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不同的方式和强度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这为最后探寻人地和谐设下伏笔。只有把地理事象的过程更详细、全面地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精准作业,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作业反馈。斯金纳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精准教学”的理念。基于浙江新高考的新要求,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时,可采用“精准作业”的方式。
“精准作业”在学习评价中体现在精准布置、精准反馈和精准讲评等方面。精准布置体现在作业难度和作业量上,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思维能力和地理学科知识考核要求。对于课本中必须掌握的内容一定要及时掌握,对于教学“发展要求”内容可根据学生基础,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目前,浙江省内不少学校都编制了校本作业,以达到作业适合校情,适合学生的精准布置。另外,作业量也需控制,确保有效、高效。作业及时批改反馈、及时讲评,作业的评价体现学生个体差异,评价与激励应相结合。
新高考,新机遇,新挑战;新课程,新思维,新课堂。浙江新高考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真实情境,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途径,精准教学,以使地理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 郭剑峰.2014—2017年浙江省新高考地理选考试卷特点综述[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6):51-5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Z].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