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叙事学视角解读《冬阳·童年·骆驼队》

2019-03-06范蒙蒙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6期

◎范蒙蒙

对阅读的文本分析是每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者所必备的技能。如何结合叙事学理论对文本进行分析,为我们的课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叙事学理论是在结构主义思想方法基础上发展的,正如南开大学刘俐俐教授在一次访谈中所介绍,“结构主义的特点是将事物在整体前提下进行了格式化的梳理和分割,借此分条析理地分析”。而现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很多都是叙事作品,包括叙事散文和叙事诗。作为叙事学理论之一的罗兰·巴尔特对于语文教材的文本解读正能得以应用。

罗兰·巴尔特的文本分析理论主要是从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三个层面对文本进行分析。简而言之,功能层就是分析主要情节的组成方式;行动层就是故事中主要人物的行为、通过行为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叙述层是将功能层中的情节与行动层中人物的行为完美融合采用的叙述手段。[1]了解了以上内容之后,也为我分析本篇叙事散文提供了思路。

一、借助意象串起散文情节

首先从功能层而言,分析其情节组成。本文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所经历的几个片段,按照季节变化的顺序,先记录了作者在冬天干冷空气中学骆驼咀嚼、以及关于骆驼系铃的想象,然后描述了冬春交际之时骆驼脱掉旧驼绒袍子的情景,再讲夏天作者追问骆驼去处之事,最后抒发童年逝去后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在功能层的情节单位中有一部分是主要功能单位,称之为核心功能单位,决定作品起承转合的关键。那关于驼铃声的描写便是串起全文起承转合的核心功能单位。全文共三处关于驼铃声的描写。先是看骆驼咀嚼时注意到“领头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再者是骆驼脱毛后“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最后是“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怀念童年,从铃声在耳畔响起到在心中响起,“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慢悦耳的驼铃声”。在由小娜的《解读林海音的语言密码——以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为例》一文中就从“童年的语言密码,起:驼铃声声入课来”“真实的骆驼,真实的童年,承:驼铃声声入文来”“不傻不呆的“童年”还算“童年”吗,转:驼铃声声入味来”和“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合:驼铃声声入梦来”四角度来进行文本解读。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的一个教学问题在于忽视文体风格,套用固化的教学模式。教师无法准确把握不同文体的风格,也很难提高学生不同文体的能力。散文也叫美文,是具有独特的语言文字特点和文化艺术魅力的文学样式。陈琳在《童年悲欢记忆的生命吟唱——冬阳·童年·骆驼队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中就提及本文授课时,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在意象和画面欣赏中走进散文的审美世界、在品悟有韵味的语言中体味散文的情感基调、在“互文”观照中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2]

都说文章是标题的眼睛,本文的课题也是独特的,入选小学的文章,唯此一篇。它借用分隔符将三个不同意象的词语交织在一起,在“冬阳”这一感伤与温暖中洋溢着的是作者对北京童年记忆的总体印象。“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是42 岁的林海音在回顾三十年前的生活和情感历程。而“骆驼队”则是贯穿课文前后的一条线索,既是冬季北京平民日常生活的场景,也是底层民众的谋生象征。简简单单三个词语,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作者印象中的童年,而且围绕着这三个意象营造出了不同的意境深远的画面,如学骆驼咀嚼、谈驼铃、问去处和想剪驼毛等。散文的语言是有韵味的有诗意的,且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也是不同的,林海音的散文文字习惯于用长短句相间的句式来进行表达,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易于走进这散发童年气息和历史厚重感的情境中,浸润着一丝温馨又有一丝感伤。如关于骆驼队的描写,“拉骆驼的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空气中。”又如结尾处的“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语言多使用短语,质朴无华,且多次重复,符合儿童的语言表达特点,会让学生通过反复咀嚼文字而进入一定的情境中,从而体味生活的真实与美好。当然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仅仅阅读课内的文本自然是不够的,如何提高学生主动阅读课外文本的兴趣和能力,是语文课堂需要重点强调的。注重不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选取和所学课文情意相似、语言风格、表达方式、文体类似的文本来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和《城南旧事》就体现出了互文性。例如在讲解英子和妈妈的对话时,为体现英子的童真好奇,可以引入《我们看海去》英子和妈妈之间讨论的关于贼的片段。以及联系《爸爸的花儿落了》,将对童年的美好定格在13 岁父亲的过世,而后回忆转向心酸的,伤感的现实,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只能在寻找和回味了。

二、借助言行塑造人物形象

从行为层分析,即通过对人物的行为刻画去了解人物性格特征。作者通过对英子的“那样”、“慢慢地”、“总会”、“一大块”等词语的重复描写表现了儿童语言表达简单、趋于重复的特点,性格上有话直说、快言快语也展露无遗。“为什么要一个铃挡?”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以及“我”幼稚心灵里对驼铃声的不同于爸爸固化思维的想法,都体现了儿童对于未知的好奇和幻想,以及趋于美好的期待,与后文“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等一系列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的伤感又形成对比。文中四处骆驼的“咀嚼”引出英子学骆驼咀嚼的童趣画面,追寻咀嚼本义,又能体味出作者对童年的反复回味和留恋。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虽然描写的文字很简单,却能感受到耐心,慈祥,以及对我天马行空的想象的呵护赞赏。此处也可联系《爸爸的花儿落了》,进一步了解父亲的形象性格,从而理解作者对童年的感伤一部分也源于父亲的去世。

在英子与妈妈的对话中,借助文本的互文性,通过《城南旧事》中的其他片段,体会出母亲温柔体贴,宠爱英子的形象,而非不耐心,从而体会作者通过简洁趣味的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而对拉骆驼人的“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我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等描写,真实地反应了故乡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也能感受到作者对卑微生命的关注与悲悯。

三、借助白描勾勒童年印象

在叙述层面,作者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描写了童年的四个场景。文章大量使用了白描的手法,如对拉骆驼的人冒着的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描写骆驼:“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等。此处白描所带来的文本阅读体检使得儿童更容易走进作者所创设的情景。且第一人称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更类似儿童简单直接的思维。就很难真实地展现作者童年的真实见闻,也不像是儿童该有的表达和想法。而借用白描。寥寥数笔便将作者儿童时代的印象勾画出来。简单而真实,又给读者以无限遐想。

回顾整篇文本,全文满含怀旧的基调,然而情绪色彩又是多层次的,先是对童年美好印象的回忆的甜美之喜,然后掺着对逝去童年的淡淡的伤感,最后在心头又见骆驼队,又闻驼铃声的美好希翼,在散文的形式下洋溢着诗般的情愫。

此前,我有过怀疑,觉得这种对童年经历的遥远回忆和感伤情绪,正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能否领悟得到。而且小英子的童年和现在小学生的经历太多的不一样,也很难使小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是通过阅读其他学者的分析和教学设计,才明白,不是学生能否领悟,是教师的方法是否得当。对不同年代不同的童年也许很难在经历上找到共鸣,那么就在人类共有的情感回应上寻找共通点,在教师的不断追问等方式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美好事物逝去的叹息。例如闫学老师不断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尽量去想“她还会问过哪些问题”。学生也是孩子,他们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相互交流时也是趣味盎然。将读者和作者经历紧密结合起来。随之,更为精妙的一个设计即为重点分析文章中的那句“我也不会再问了”,教师继续追问学生“哪些问题我不会再问了?”这一设计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从内容上看,问题确实简单,学生只需把之前回答重复一遍即可。但是,学生在一个个否定自己的奇思怪想的过程中,内心中感受到的是一份份童真消逝的落寞。从而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对往昔的珍惜和留恋。其次,前文提及的借助文本的互文性,恰当适时地引入《城南旧事》中的相关片段描写,使学生了解“爸爸”对“我”的宠爱,以及父亲去世时小英子的痛苦,从而体会本文中的淡淡伤感之情绪。

总之,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借用冬阳、童年、骆驼队等意象,将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语言平实质朴又充满童真童趣,如同一首优雅而又情意绵绵的诗歌,引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