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写作与初中作文教学
2019-03-06◎刘凯
◎刘 凯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写作教学应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贴近,引导学生对现实予以关注,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语文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文化素质,素质教育要求初中语文写作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写作中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感悟表达出来,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初中写作中仍有诸多问题存在,本文立足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在初中阶段中语文学科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需重视对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作文从生活中来,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需在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收集各类素材,进而将其转变为作文素材,推动其写作水平的增强。
一、生活化写作教学的涵义
(一)生活化写作教学的内涵
在生活教育理论当中,对生活与教育之间的统一性进行了反复说明,教育要和生活的需要相适应,并为生活服务,若脱离生活那么教育就不会存在任何意义,这主要是因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和生活相适应,能够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生活教育将实践作为了基础,实现“在做中学”,重视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
就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而言,其主要是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使之将生活作为基础,对生活资源进行开发,保证写作情感与内容所具备的多样性。另外,需通过开展各类写作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对写作知识与方法进行内化,进而对写作技巧予以有效的掌握,推动其写作能力的增强,确保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当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二)生活化作文教学原则
秉承主体性以及真实性的基本原则[1]。当前大部分学生所创作出来的作文在内容方面十分的空泛,缺乏切身感受,空话与大话占据了作文的主要内容。就生活化作文而言,其对学生所具备的主体性予以了强调,教师要能够尊重每一位学生,并正确的引导,使之能够以多个角度为基础对生活予以观察,并对人生进行思考与探索,以便于在作文当中能够将自身的具体感受与体验表述出来。其次,真实性原则不是指不能够虚构,而是在虚构的过程中需贴合生活实际。
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还需对生活化与实践性予以整合。写作属于技能,因此其所具备的实践性较强,在写作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需对生活化与实践性予以有效的整合,引导学生在作文当中运用通过阅读掌握到写作方式,并在语文实践中去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感受写作规律,夯实自身的写作经验,进而增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另外,生活化作文教学当中的实践性包含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使之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生活当中,进而在实践中收获写作素材与灵感。
二、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合理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即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的感情和体会。同时,基于情感通常都是从生活中来,所以,作文的中心论点,不仅可以是自然、生活,同时还可以是社会。除此之外,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展开高效的作文学习,有利于促进其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简单来说,学生借助阅读、理解和感受文章中的各项内容,把和自身相适应的写作技巧和创作思路总结出来,这对学生创造出高水平的作文极为有利。
以《列夫·托尔斯泰》一课为例,因为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人物传记,作者借助生动描写列夫·托尔斯泰,在文章内容中鲜明体现出人物形象,让读者产生一种和作者面对面的真实感受。所以,教师便可以以此为基础,把一些相关图片资料和影片等播放在学生面前,在借助让学生跟着音乐深入阅读文章,并对文章细致技巧的方式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充分掌握,促进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总结出和自身相适应的写作方法和创作技巧。
(二)命题生活化,从源头上引导学生
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如果题目太理论和虚化,那么学生要想将中心抓住就显得十分的困难,进而使得学生在写作时经常出现偏题的情况[2]。为了能够对学生所具备的作文基础能力予以巩固,初中语文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写作能力以及年龄特点,为学生设置力所能及的写作任务,以此来为学生写作活动的有序进行夯实基础。教师在确定作文题目的时候就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学生的喜好和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到,在题目中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其中,联系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生活经历进行命题,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行文的真实性,实际案例可以让学生的感悟更加深刻,进而在作文中投入更多感情。
例如,在教学《社戏》一课的时候,本文作者对自己童年时在家乡看戏时的情景记忆犹新,这便引发了学生童年时和爷爷奶奶等长辈在对家乡的小型演出进行观看等的回忆,脑海中便会浮现出那时的情景。教师可以立足于此让学生用自己童年时期观看表演的例子为题展开写作,学生的创造热情极为浓厚,彼此之间交流自己童年时的经历,课堂氛围十分活跃。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化的命题将创造性的题材带给了学生。
(三)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在观察中既可以获得知识,同时在观察中知识也能更加活跃。”餐饮小吃、人物风貌等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事物,主要注意观察,都能当作我们写作中的素材。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给予学生提醒和引导,让其将良好的思考、观察习惯养成。例如,在对以“我身边熟悉的人”为主题写作的时候,首先要将目标选定,留心观察。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外貌等特点是什么?有没有和别人不同之处?哪些地方最吸引人注意?像这样的问题教师要经常问学生。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将自己的新发现、生活中的事物以及脑海中突然产生的灵感记录其中。教师要注意给予学生引导,让那些缺乏观察意识,不重视眼前现象的学生,逐渐产生观察兴趣,并把观察的习惯形成。在以《我的母亲》为题进行写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进行采访,以加深学生对母亲的了解,从而把一篇深刻且生动的作文写作来。要多鼓励学生多走出课堂,从各个方面看待身边的事物,学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真实地表达出来。
(四)关注时事热点新闻,深入了解生活
针对中学生的语文写作,除了对写作素材有所要求外,且要求其思想文化也必须要深厚,并对事物有自身独特的看法[3]。伟大诗人苏轼曾提到:“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所以,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需要积极展开阅读,以促进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初中生在学习中,可以多对《哲思》、《读者》此类杂志等进行阅读,密切关注时事新闻,学会阅读报刊、纸质和观看新闻联播,积累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素材,借助不断的阅读积累,把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进而实现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不会无话可说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师应分析现阶段的热点新闻,并对相关的专题报道进行搜集整理,第一时间向学生分享,让学生提出自己对报道中部分消息的看法。又如,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搜集,如贪污案等当前最为热点的事件,并为学生阅读资料的时评,让学生对此社会现象有正确的认识,在指导的过程中学习对社会上的人怎样理解新闻事件进行观察,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借助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把更多的热点新闻尝试积累起来,若是写到此类作文的时候,便可以在作文写作中应用社会中的部分贪腐腐败事件。
(五)开展现场作文指导,加强技巧把握
现场作文指的是将作为教文场地由教室内转移到教室外,让学生处在相应的写作氛围当中,通过观察去感悟,并和其他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以便于达到技巧提升以及形象指导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描写景物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公园或园田之中,一边对所要描写的景物进行认真观察,一边分析景物特点和观察顺序,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对景物予以准确的描述。其次,教师需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要求学生对景物的特点、如何安排观察顺序、如何把蕴含的情感表达出来等进行讨论。有效融合学生思维活动和感官感知是现场作文最直观的效果,使学生置身于有吸引力、有趣味性的氛围中展开深入思考和有效表达,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这样的积极情感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入学习作文。
结语:初中作文生活化对联系写作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作出了反复说明,增强作文的感情。其将传统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有效打破了,既和现阶段我国课程教育改革的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相符,同时又使初中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必定会成为我国初中作文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