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教学如何有效运用背景资料
2019-03-06冯爱明肖伟锋
◎冯爱明 肖伟锋
背景资料在古诗文教学中,作用很大,尤其对于学生而言,一定要用好背景资料。为此,结合具体实例,谈一谈古诗文教学中背景资料的有效运用。
一、现状分析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背景资料的引入存在着滥用、机械操作、忽略或随意使用等问题。
1.滥用:不少老师下载了背景材料,上课时,就不假思索地播放。如教学《三峡》等写景散文时,呈现不少秀丽的风景照片。有些背景资料的使用,还会使学生对将要学的文本内容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对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没有帮助。
2.机械:大多数老师引入背景资料时按照一个固定的程序: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及背景,翻译字词句子……老师们往往习惯于在授课起始阶段就介绍背景资料,把背景资料的介绍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环节,容易陷入背景资料介绍模式化的僵局。
3.忽略:现行的文言文教学(包括古诗词)有着重“言”轻“文”的现象。表现在重视字词句的翻译,却忽略了对古诗文“言志”与“载道”的解读,缺少了必要的对背景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对文化的传承和反思。
4.随意:也有教师把背景资料的介绍作为一个走过场的形式,为介绍背景资料而介绍,并没有把背景资料与课文的内容、情感、主旨等联系起来。
其实,背景资料的引入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因此,根据文本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正确地使用背景资料非常重要。
二、引入背景资料的意义
1.基本概念
(1)背景资料
什么是背景?《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舞台上或电影、电视剧里的布景。放在后面,衬托前景;图画、摄影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背景资料是指与文本相关的,对主旨、题材、结构、手法等理解有作用的材料或资源,通常包括作者生平经历、写作意图、社会背景、名家点评及与之相关的音乐、图画、实物、表演等。
(2)隐形背景
其实,文本背景是有两个的:一个是外在的背景,这是平时在课堂上增加并展示给学生的。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给学生补充的东晋社会的乱象,陶渊明的生平阅历和品德等。另一个是文本内的背景,如《桃花源记》中,“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的叹惋就是一个隐形的内在的背景:外面的社会经历的事情让桃花源里面的人感叹惋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暗示着外面的人对桃花源里生活的迫切向往……这些内在的背景资料,都在暗示着外面的社会战乱频繁、动荡不安、黑暗腐败、民不聊生等。关注这些隐形的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引入背景资料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中对古诗文的教学提出以下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可见,学习古诗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和反思。
入选教材的古诗文都是经久传诵的经典作品,是王荣生教授所说的“定篇”。这些精选的优美篇章,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积淀和载体,却距离我们久远。加上文化上的隔膜,使得学生要深入解读古诗文,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作者的思想寄托以及作者的创作目的等。因此,恰当地引入背景资料很有必要。
三、呈现背景资料的方式
1.知人论世,拓展课堂的深度和宽度。
“知人论世”,是文本解读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实斋学派创始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 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说,即“要真正理解作品,就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情感、人品等,同时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②在教学过程中,知人论世,补充背景资料,有助于拓展课堂的深度和宽度。
首先,“知人”是指在解读文本时,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阅历、个性、爱好、理想追求及创作的缘由等。《孟子·万章》中记载:“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③介绍作者生平等资料,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拓宽课堂宽度。
其次,“论世”是指在解读文本时结合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导入历史背景,有助于挖掘课堂深度。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一大障碍,尤其是古诗文,涉及到很多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典故、风俗等,这就更造成了学生在理解古诗文时的隔阂。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背景资料,既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还有助于学生深入挖掘课文的文化意义。
2.名人评价,启发思维提升阅读体验。
引用名人的精彩评论是解读古诗文作品的又一常态做法。名人的评论精准而深刻,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更好地深入解读文本。这类背景资料,放在课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文本探究引向深入;放在课尾,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觉,提升阅读的体验。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可在课前展示清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的评论:“中秋词自《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评论给予苏轼的《水调歌头》极高的评价。这无疑会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去探究东坡的这首中秋词的高妙之处。
除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历史背景及名人的评价外,音乐、图画、实物、表演等背景资料恰当地融入语文课,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古诗文学习的情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四、引入背景资料的时机和策略
背景资料的利用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课堂上哪个时段比较适合背景资料的呈现?可根据教材的需要前置呈现、穿插呈现或后置呈现。
1.激发学生兴趣时呈现(前置呈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需要激发兴趣的时候也正是背景资料引入的合适时候。如前文说的,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引用清朝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的评论,可以巧妙地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对《水调歌头》这首词关注和探究的兴趣。
尤其是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的作品,借助教师精心筛选的背景资料在课堂的开头创设氛围,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学习《湖心亭看雪》,在课前展示梁衡的评论:
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梁衡先生对两文的高度评价,会激发学生对学习文本的强烈欲望。学生对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然后带着对作者的景仰之心来学习课文,学习会更认真投入,课堂的效益就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2.解决学生疑问时呈现(穿插呈现)
背景资料的呈现时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疑惑或困难的地方,适当地穿插一些背景资料,可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突破难点。如学习《小石潭记》时,学生对作者“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受难以理解。这时,可以呈现有关柳宗元参与王叔文变革失败后遭到贬谪的故事,尤其是变革失败后第二年王叔文被杀了,柳宗元的母亲跟随着柳宗元来到了柳州后的第二年也去世了。这些一连串的打击,使柳宗元的生活笼罩在忧伤和不安之中。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学生就不难理解柳宗元的忧伤之情。
引入背景资料的时机,最好是在学生经过反复思索而不得其解时。如学习《湖心亭看雪》时,学生对于作者的“痴”其实是无法理解的。为什么张岱会在这么寒冷的雪夜独自去湖心亭看雪?为什么题目是“看雪”,但文中对雪的着墨并不多,却花了不少笔墨去写亭上巧遇金陵人?为什么对金陵人的介绍要突出“客此”?文章的谋篇布局,似乎游离于主题之外,是作者的疏忽,还是有意而为?这些问题,学生想解答却又一时无法理解。这时候,如果教师出示张岱的有关资料,介绍他的《陶庵梦忆》和《西湖寻梦》就是他写在明亡入山后,用以缅怀往昔风月繁花,追忆前尘往事,寄托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并在此基础上透彻讲解“客”的内涵,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张岱的文人的雅致和对故国的深深的眷念,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于有疑之处引入背景资料,有助于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文本的深处,引向作者那细腻而又深藏于文字之中的细微的情感,更好地解读作品。
3.领悟课文主题时呈现(后置呈现)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写作诗文,都有其写作的目的,或抒发情感,或表达志向,或表达看法。适当的插入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主题。
如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作者借陋室不陋,表达了自己的安贫乐道的思想和高洁傲岸的品质。仅从文本的解读,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还是不丰满的。在此时,可适当引入刘禹锡写作此文的背景,如知县的反复刁难,三次强迫搬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而刘禹锡不仅不计较,还欣然面对。这样学生对刘禹锡的高尚品德的理解就不会是浮于表面,再结合文本的解读,就能读出刘禹锡身上的高洁情操。
又如学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辛弃疾借写梦中的军营生活和自己杀敌立功的事迹,是想表达怎样的主题?如何理解“可怜白发生”的感慨?这时候,可以插入有关辛弃疾早年抗金的经历和朝廷南渡后的不图收复表现,以及朝廷内投降派对主战派的打击排挤等历史背景,学生在强烈的对照中,很容易就明白辛弃疾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和悲愤!
背景资料的适时引入,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读懂作者想说而又没有直说的话语,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
4.收束拓展延伸时呈现(后置呈现)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育愿景,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教师可在课堂教学收束时补充一些关于作者思想情操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多角度更深入地了解作者;或推荐阅读一些精彩的篇章,推动课后的阅读铺开,均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在课堂收束时,补充一些苏轼在乌台诗案后面对人生的一次次打击时写下的富有代表性的诗词,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苏轼的豁达与乐观;补充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中的精彩点评,提升学生对苏轼理解的思想高度。这时,学生对苏轼已经产生了敬仰的心情,在这基础上,最后推荐学生课余阅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可激发学生课余阅读这些名篇的兴趣。背景资料的运用,巧妙地搭建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桥梁,促进了学生的阅读和提升。
五、总结
背景资料的合理运用,可以使我们的古诗文阅读教学变得有宽度、有深度、有思想,但背景资料也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它不能替代文本的解读,学生的学习还是要回到对文本的探究中。文本解读为主,背景呈现为辅,两者结合,才能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