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9-03-06◎郭涛
◎郭 涛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一经问世,便在教育界引起了轰动。上千所学校都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开始进行教学改革。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元智能理论也逐渐被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还能够使语文阅读课堂变得富有多样性。这样下去,学生会感到阅读是一种享受。那么在实际阅读教学中该如何有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呢?
一、制定多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它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向标,还可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过程。低中高各阶段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有所差异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目标一般只限于课内。多数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教学目标还要拓展至课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检查反馈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教学目标当中,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认知热情。
比如教学《珍珠鸟》时,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目标制定为:
1.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生动的词语和优美的语句。让学生掌握拟人的修辞手法,学习描写动物或自然的方法,以读为主,读写结合。培养学生默读、朗读、快读、精读等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多元化的思维习惯,把“读与写”巧妙联系起来,开展“读动物,写动物”的课堂活动。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相关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多个见解。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产生珍爱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初步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作者与“珍珠鸟”建立相互信赖关系的过程和原因。读后感悟,培养学生心中有爱、学会去爱、创造美好的情怀。
教学重点:
1.带领学生体会文中描写动物的细腻笔法,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
2.让学生理解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教学难点:“人之爱”和“鸟之爱”两方面的结合,理解“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现实意义。
在多元智能理论当中,由于学生的智能是多元化的,那么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智能展现以及个性感悟当然都会存在差异,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去规范学生自然是不够合理的,也不能够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所以在阅读教学前,教师应当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去要求学生。
二、指导多元阅读方法
制定完多元化的阅读教学目标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为学生传授多元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精读法、略读法、泛读法等。文章的类型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相同。必要时,也可以几种方法相结合,既能够提升阅读效率,又能够节省阅读时间,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之一。
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作者用反衬的手法,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祖国曾经屈辱的历史,以此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在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采用抓关键句的方法来理解文章内容。如文章第一自然段以概括的方式向我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与文章的结尾处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相呼应。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可以将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凸显出来。接着,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概括出圆明园曾经的辉煌。要求语句简洁,表述全面。最后,带领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一段,再次感受英法联军对我国的侵略。注意将其中愤懑、遗恨以及无奈的情感表现出来。
采用小组合作的阅读方式,学生既动口又动手,还动脑。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对文章信息进行感知,并且还可以将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为深刻的问题与同伴们一起分享。切实加深对文章重要知识的印象,也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除了运用小组合作方法外,教师也可以建议学生读后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反思,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
三、培养多元阅读思维
为了带领学生尽快的走进文本,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教师可以采用抓关键点的方法让学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体会到文字当中隐藏的丰富情感。由于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出学生的优势,让他们各尽其长,对文章的关键点进行切身实际的感受,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甚至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词句进行感知,这能够起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如教学《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文章的末尾作者提到“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对这句话中“道德”含义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道德就应该像文中的父亲一样,不管有没有知识,都要做到无愧于心,对得起自己心中的原则。也有学生认为道德只要不伤害他人,自己感觉舒服就好。对于文中父亲的做法自己并不是认为这就是道德,相反,他有些“傻”。虽然有明文规定,但是即使他不放走鲈鱼,也不会有人知道。过于严谨苛刻,反而不会开心。还有学生认为道德有多重含义,既有别人眼中的道德,也有自己心中的道德准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将自己的道德准则强加到别人身上,不道德绑架,这便是善良了。实际上,这三种观点都是合理的,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学生的智能发展是多元的,传统的应试教学很难很好开发学生的右脑,也不能挖掘学生的多元潜能,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强调阅读思维的多元化。让学生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去阐述自己对关键字词句的看法,才能够使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得到进行。这样,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的表现会越来越积极,不再畏惧于主动发言。并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表现。
四、给予多元阅读评价
由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特点各不相同,他们对阅读的体验方式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有的学生天生喜欢表演,爱模仿,有的学生喜欢朗读,还有的学生喜欢文字创作。教师应该尊重他们个性的特点,采用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组织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多元化的评价,使他们更加深入走进文本,进而升华情感体验。
比如对于上述案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策划出一场情景剧,不同的是,不需要像原版课文一样的情节进行,也可以自主编造一些新的情节。如父亲没有放走鱼,或者父亲在放走鱼之后,“我”又钓到了一只鲈鱼,这时父亲的态度是否发生改变?而“我”又是否能抵挡住诱惑?这种开放式的结局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从剧本的构思、台词的设计、演员的表现、组员的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评价,接着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最后再让学生自我反思,以多元评价的方式给阅读教学收尾,往往能让学生收获更多知识与技能。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阅读速度进行检验,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尽情展现自己的多元智能和才能。而教师对学生多元化的评价更能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阅读当中存在的优缺点,并通过与同伴们相互交流的方式取长补短,使语文阅读能力得到共同的进步。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无穷的潜力有待去挖掘。教师应当遵循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理念,努力挖掘学生一种甚至多种超常的智能,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一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