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06王迎迎
◎王迎迎
生本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符合当前的教学发展趋势,该理念重视学生为课堂主体,要求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支持,将其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强制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过于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既无法激发学生的潜能,又无法促进其全面发展。如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生本教育理念,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一、生本教育理念概述
(一)基本内涵
生本教育理念指的是将学生当做课堂主人,真正为了学生着想而设计的教育思想,它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依靠学生。生本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教育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有全方面多种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所以教师必须从“师本教育”转变“生本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二)主要观点
1.生本教育理念认为相较于知识与技能的获取,精神世界更为重要。高中语文教师在应用生本教育理念之后,要重视学生的精神、情感与感悟,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令他们深刻认识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2.生本教育理念提出,我国应该改变教育形式,减少统一考试的数量,尽量不对高中生的成长进行干扰,不对学生进行过分比较,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高中语文教师最好采用科学有趣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令其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下积累学习经验与生活感悟,以此提高学习成绩。
3.生本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质量。该理念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当做课堂教学主体,令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采用具有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教学手段,促使高中生感悟语文世界中的真善美,由此提高德育教育质量、教学效率与学生成绩。
二、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形式单一,应试倾向严重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普遍采用“作者介绍”、“背景分析”、“课文分析”、“主旨思想”、“形象特征”融为一体的“五步法”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制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为“灌输式”。在应试教育和高考重要性的影响下,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对高考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不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希望通过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强化,不仅占用、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还对培养高中生的理性思维、想象能力产生制约作用。
(二)教学与实际脱节,学生自主能力差
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观念影响下,历界语文教师都按照固定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但是语文这门课程具有极强的语言性,文字与情感的变化形式多种多样,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与当前教育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缺少系统性语言论证和科学化指导方式,必然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脱节。大多数高中生并不会在课程开始之前对课文进行预习,少部分高中生可能会在上课开始之前随便扫一眼,对语文教师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极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有些高中生对语文学习并不重视,在语文课堂上做与该课程无关的事情,对于教师下达的指令也只是草草完成,很少自己主动去学习语文知识,不利于高中生语文素养与品质的培养。
三、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构建多元化教学方式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高中语文教师应结合现代教学手段与科学技术,努力创新教学形式与模式,探究并寻找新型教学方法,积极解决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文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和投影仪,播放与《荆轲刺秦王》相关的视频,要求学生将文言文内容与视频人物的言行一一对应;或者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想要饰演的角色,利用课下时间进行排练,根据学生的表演效果评判出最优小组,以此激发其他学生的好胜心与上进心,从而有效提高高中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高中时期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其叛逆心理也比较强,高中语文教师在创新教学方式时,应科学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力提出一些趣味性高、可探究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将自身精力全部投入其中,主动探寻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具有积极影响。
2.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教学计划。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照本宣科地为学生讲解教材内容,教学形式单一且枯燥,学生在课堂上极少有发言机会,加上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次数少,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直接后果就是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质量较差、学生语文成绩不理想。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能力制定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方式与形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改变课堂氛围,利用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点的机会。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将全班同学分为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之间探讨苏轼在何时何地写下此词,该宋词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学生从此首宋词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在发表意见之前,必然要先将整首宋词熟读几遍才能了解词的中心主旨,探讨过程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交流互动可以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解决学习问题、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1.坚持“以生为本”原则。传统教学模式坚持“师本教育”理念,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作用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角色定位使得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意见与心理需求,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将“生本教育理念”与实际教学融合,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将学生当做教学主体,通过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来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避免各种以“为了学生好”为口号的强制性行为发生。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选择,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实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效率与水平,提升学生语文成绩与素养的目的。
2.深入分析教材。语文教材是保证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高中语文教师只有立足于教材,才能保证所讲知识点具有实际依据,所以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编制教学内容、课件。但是语文教师不能过于依赖教材,可以将其当做主要参考资料,利用网络搜索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资料,将教材与网络资源有机结合,制定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教学计划。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还能为学生拓展视野,增加语文知识储备量,有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拓展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不仅包括语文教材,还包括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高中语文教师既要重视教材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其他教学资源的价值,因而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需要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分析与本节课程内容有关的资料,适当地为学生拓展认知层面,丰富语文教学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生本教育理念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教材知识的同时,还要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为学生拓展更多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与知识储藏,增强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
4.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关系,如果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不相适应,就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高中生的心理需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限制着学生的可能性,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创新诸如合作探究模式、教学情境模式等新型教学模式,帮助高中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四、应用生本教育理念的注意事项
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提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体验”,生本教育理念也要求“教师将学生当做课堂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教学规划,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将学生当做教学主体,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自流,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好尺度,就会使平等、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变得混乱、无序,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维护教学秩序、引导课堂走向,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有序。
综上所述,生本教育理念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符合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将该理念应用于实际教学时,需要尊重理解学生,将学生当做课堂主体,关心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创新多元化教学模式,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生本教育理念并不是放任学生自流,而是从主体转变成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