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陶行知教学思想与新课程

2019-03-06安徽省芜湖市高安中学小学牧尚荣

天津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特长素养探究

■安徽省芜湖市高安中学小学 牧尚荣

当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行知合一”“教学做合一”,师从杜威的他在艰难的岁月里一心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不带半根草去”,给后世留下了光辉的典范,他的教育思想和师德风范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教师,影响着当代中国教育。当下,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再读陶先生教育思想,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我联系自身教学,谈谈一些学习体会。

一、“爱生如子”的师生观

陶先生认为师生之间应有“爱”,要打破传统的片面的师道尊严观,不能高高在上,要放下身段,和学生平等相处,更重要的是走进学生内心,真正让“爱”在师生间开花。

如何做呢?我认为:首先,要以身作则,即陶先生说的“教职工躬亲共守”。以身作则是无声的命令,因此,校纪校规,班级公约,自己首先遵守,文明用语,也首先从自己开始。同时不做有损于师德形象的事,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爱。其次,深入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有问题学生纾解,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同时多和家长多联系,全面了解学生,全方位地走近孩子。

二、“总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莫要当作死的”的学生观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对象素养的提升与能力的形成,这在今天已经形成了共识。当下教学中教师们都已经知道不再运用“填鸭”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激发兴趣与引导探究。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过于追求气氛,不注重实效性。其实有两点要注意:注重在激发兴趣时,把学生喜学乐学做实;还要注重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尊重学生,顺应他们的天然特性,提高自身素养。

(一)立足于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真正让教学“活”起来,必须注意兴趣的激发。有了兴趣,孩子们才会喜学乐学。这一点,当下大多教师都有共识。但是,在怎样培养兴趣上,有不少教师只是为了创设课堂气氛,为了博得学生的喜与乐,一味地迎合学生。岂不知,这样的兴趣激发没有意义。其实激发兴趣应将学科与课程特点结合起来,比如语文学科中有关文史知识的补充,介绍一些名家的趣闻轶事。同时,激发兴趣更要站在课程的高处,要注意引领,激起对知识的憧憬,这样兴趣才会持续与长久,才能真正激起他们主动求知的欲望。而从方法上看,课堂激趣可以运用课件或微课等电教手段,或谜语游戏的传统手法,安排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情境,或重难点的化解等,甚至可以通过运用唱、画、演等形式,劳逸结合,让学生保持高度的热情。

(二)顺着天然,发展特性

人才的培育就要顺着天然的特性,陶先生用极其朴实的话阐明了尊重个性、培养特长的重要性及方法,多元智能理论也告诉我们,培育人才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优势智能,让他们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习得相对于他人的特长。其实这在当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比如社会上,家长们好像都很重视特长培养,周末是辅导班里最热闹的时候,家长们一刻也不停地忙碌着,把孩子从这个辅导班送到那个培训班。一会儿音乐舞蹈,一会儿书法绘画,一会儿又是奥数等,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累得喘不过气。还美其名曰这是在培养孩子的特长,其实他们不知道,这种盲目没有根据孩子自身特点进行的特长培养,实际上没有太大意义。不是智能强项与兴趣爱好,勉为其难机械被动地学习,哪能学成什么成就,形成什么特长呢?教育必须顺孩子天性,发展优势智能。

而在教师中,对于培养特长不少教师也很漠视,他们一味追求班级高均分,甚至为了提高班级均分,不管什么内容都死记硬背,不重视甚至根本不顾能力的提高和优势智能的发展,形成了高分低能现象。其实作为教师,要懂得教育最重要的是人的发展,基于人的发展的理念,加强智能训练,培养能力与特长。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分层次教学,因势利导,不强求统一,针对不同特长的学生要加强意识引导,而不是为了功利,片面追求高均分。

三、“生活中教育”的课程观

“生活教育”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陶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必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当下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教育不仅仅是文本的死知识,还要走出课堂,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汲取营养。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是丰富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是斑斓的,缤纷的,活生生的。给孩子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才能让教育真正“活”起来。教学时必须注重结合课内与课外,立足生活,走出文本,实现以生活为资源,课内课外结合的课程观。同时要注重实效性,在实践探究中深入,真正学好文本,提高能力,提升素养。

(一)以生活为源泉的大课程观

生活是一本教科书,生活中有活的人,活的知识,活的问题。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的实际生活其实是一部大的课程。这是一种以生活为资源的课程观。这种课程资源观与《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根植于现实是相合的。其不限于文本,不限于死的知识,更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是一种“活”的课程资源观。从人的认知角度来看,对于新知识的接受,不是凭空的,而是建立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并进行内化,形成能力。基于生活资源观的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努力为学生建设实践平台,校外各种实践基地遍布。此外学校还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把一些地方特色与风土人情归集于校本课程,并教育学生,激起热爱家乡,尊老爱幼,忠信孝廉等美好品德。

不仅如此,当下学校还积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组织学生研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收获。包括传统文化研学路;走进高校研学路;走进乡村感受田园研学路;走进工厂感受现代工业研学路;走进传统教育基地,感受爱国情怀研学路。意在通过走出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真正提升素养。具体实践时,还要求学生做到两点注重:

一是注重真正用眼看,用耳听。看古迹,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看工厂,增长工业方面的知识;看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看社会,了解形形色色等。

二是注重用心感悟,用手实践。看到、听到后,更要我们多想,多动手。学有所感,学会审美,学会感恩,学会技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重课内探究,“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理念论强调的实践不仅仅在校外,还可以在课内。利用电教等手段,模拟真实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更典型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探究,形成能力。其实教材编排就注重了这方面内容,因此教学时要有效利用依据教材特点进行教学。

比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走进传统文化。教学时要进行延伸,真正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感受其魅力。《赵州桥》这一课通过补充中国古代名建筑知识,感受古建筑魅力和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激发他们对建筑学的热情。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时,拓展中国绘画与宋代风土人情知识,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探究绘画及古代风土人情。《纸的发明》教学时补充科技知识方面内容,激起爱科技热情与民族自豪感。而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三首》,更可以运用课件来拓展祖国传统文化。

通过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探究实践中,真正感受其魅力。其实不仅仅是这样的单元,像表现与现实相关主题内容的教学时,都可以运用课件,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探究中,真正内化知识,形成素养。

四、结语

岁月淘沙,人们不仅没有淡忘,相反更懂得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伟大。在今天,再学陶行知先生相关理论,能提高教学能力,提升自身素养。让新课程的改革,开出更美丽的花朵。

猜你喜欢

特长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