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的“原动力”
2019-03-06浙江省宁波市同济中学洪钰琼
■浙江省宁波市同济中学 洪钰琼
数学,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极度抽象,如恩格斯所言:“为了对这些形式和关系能够从它们的纯粹状态来进行研究,必须使它们脱离自己的内容,把内容作为无关紧要的东西放在一边。”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密的科学,它根植于客观世界,又是客观世界最基本的概念和最本质的关系。不论从客观性和真理性,还是从形式上的抽象性,基于数学的种种特点,数学课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都是枯燥、无味的。
那么,如何改变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变得妙趣横生,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原动力。
原动力,可以解释为产生动力的力,也可以引申为本因、根源。数学知识本身也许比较枯燥,而且长时间地沉浸其中,可能会感到单调、乏味,当然也就缺乏趣味。所以我们如果要改变沉闷的课堂,首先要改变学生对数学的看法,要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并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之美,而兴趣就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原动力。
一、抛砖引玉,妙趣天成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一个有效的导入,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本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巧设情境,发人深思,往往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如果我们能因势利导,便可在课堂上事半功倍。
案例1:听某位教师的课,在上课前,他没有直接向同学们展示上课内容,而是在PPT 上,让同学们先欣赏一首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文的意思同学们自然很清楚,只是他们不太理解为什么数学课要欣赏古诗?这和本堂课有什么关系?但是教师的目的很清楚,这首诗让课堂还没开始就使学生感到轻松了许多,同时通过同学们对诗文的理解,很快就被带入数学的世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是不同的,从而顺利引入了本堂课的主题:三视图,过程非常亲切自然。
案例2:某比赛课,对象是别校的高一学生,授课内容是《概率》第一课时。概念课,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则很无聊,学生也会学得索然无味,更谈不上什么美感了。我想了很久,最后准备了几个脑经急转弯引入新课,对于高一这个年纪的学生,他们还是很感兴趣的。
问题:鸭子为什么说,它是母鸡生的?看到PPT上的问题,学生都很兴奋,跃跃欲试,想要猜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有的说“因为它出生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是母鸡”,也有说“因为它就是母鸡孵出来的”。他们很关心答案,但我更在乎课堂气氛开始活跃了,我们不再陌生了,而且同学们很快就会掉入我设的“陷阱”。因为大家都知道鸭不可能是母鸡生的,这是一个不可能事件,从而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学习的趣味,往往是教师作用的结果。教师对知识价值有独特认知,更懂得兴趣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通俗幽默,体验深刻
幽默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最有趣、最具有感染力、最普遍的传递艺术。它虽不是流水,却有浪花,它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充满艺术魅力。例如,使用换元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时候,同学们总是忘记把借来的字母t,最后换成x,有的甚至不知道要使用换元法,所以每次上课一旦使用换元法,我都会把t 称作“警察叔叔”,第一次听我这么称呼字母t 的时候,他们都觉得很搞笑,但后来我发现他们对“警察叔叔”的印象比“换元法”的t 要深刻很多,在他们看来警察叔叔是比较厉害的,可以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他再怎么厉害,借了人家的还是要还回来的。
当然只有风趣幽默的语言还是不够的,高中的数学课除了公式,定理的推导和应用,还有让人头疼的作业课,课堂容量大,密度也大。这使我们的学生整节课都非常紧张,非常累。有时,教师们为了赶进度,必须分秒必争,但其实大家都明白,讲再多,不等于学生懂得多。尤其是下午的课,特别是春天下午的第一节,学生也不是不想听,只是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要考虑一下学生的感受。这时候,如果突然把紧张且枯燥的数学课换成了好玩的活动课,那么可想而知,同学们的思绪肯定会特别活跃。
那么,我们的数学课为什么不能也设置一些有趣的场景,让同学们来参与互动,让我们的数学也活起来呢?要知道,同学们的亲身体验,亲眼所见,可比起教师的“一言之词”强多了。而且高中生本身就喜欢捣蛋,恶作剧,想象力非常丰富。在他们看来,再没有比“整”同学更吸引眼球的了。
场景:点线面位置关系。
公理一: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我们先选一位同学当直线,(当然这位同学一定很受同学欢迎)去教室外面,然后把门打开,(门当平面),再请这位同学先把头贴到门上,此时,该同学身体在教室外,所以同学们看到他那个“形”,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然后再让他把脚也贴到门上,但是要求身体不能进来。这时,这位直线同学终于忍不住了,“那怎么可能不进来啊!”我不就是在等这句话吗?从他嘴里说出来,同学们看见了,也理解了,那我就不用再解释了。
在乏味的数学课上,一点小小的涟漪,也能让同学们浮想联翩。记得有次,讲到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判断的题,要用到一个平面,我就选了黑板所在的墙面当做平面来举例。讲解完后,我把题稍作修改,“假如平面向后倾斜30 度,其他条件不变”,又提了一个问题,还没等同学回答,就有同学乐开了,于是我就叫了一个同学上来示范,假装推黑板所在的这堵墙,这下同学们都笑了,我这才反映过来,这堵墙后面好像正好是他们班主任的办公桌,他们这帮家伙,脑袋里都在想什么呢……但是这节课大家听得很愉快很认真,关于这堵墙的故事,到现在都还记着呢!
三、不惜赞美,自信满满
好听的赞美,有谁会不喜欢呢?当同学们辛辛苦苦解出一道题的时候,当他们为自己的巧妙解法而洋洋得意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美。就算解错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要的就是参与、学习、分享的过程。因为有不同的观点,才有不同的表达,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比较和判断,而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和赞美。
被人赞美那是一种美好的经历,不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平平的学生,都喜欢被人赞美。有人曾说过“一句恰当的赞美,能影响人的一生”,赞美是对一个人潜意识的认可,同时也是给别人面对人生的最大鼓励,赞美是温暖人心灵的阳光,能够激发对方产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然,赞美也有时机,要自然得体,有独到之处。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很喜欢美术,不太喜欢数学,或许是因为学不好,所以不喜欢。记得有次我们画三视图,我看他画得很标准,于是就叫他画到黑板上。因为他比较内向,所以同学们平常也没有非常关注他,但是,等他把图画完,大家都觉得画得好标准好清楚,就和书里印出来的一样,太完美了。顿时,赞声一片,我也大大夸奖了一番。渐渐地,我发现他课间的时候会来问我数学题了,好像有点喜欢数学了,可能是他学习的自信回来了。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一次经典的实验后提出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指出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所以它又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和“期待效应”。我想,这大概就是赞美的力量吧。
四、课堂小结,埋下伏笔
课堂小结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小结可以深化知识,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而探究式小结,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留下悬疑,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与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所以兴趣也是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学习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