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宠物临床常见疾病及抗生素的使用

2019-03-06温学锋杨志明

中国工作犬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革兰氏球菌

温学锋 李 威 杨志明

抗生素在小动物临床用药的比例较大,在医疗发达地区约占用药种类的1/3,在一些医疗欠发达的地区可高达50%以上。但临床兽医对抗生素种类的选择、剂量的应用、合理的配伍及毒副作用的评估等尚有待提高。

抗生素药物是临床上常用药物,正确使用这类药物可使患病动物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同时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抗生素药学特点,从确诊、选药、给药方面提出合理使用及注意事项,可有效地防止抗生素药物的滥用。

一、呼吸系统感染时抗生素的选用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个统称,包括普通感冒、急性鼻窦炎、扁桃体咽炎、喉炎、咽炎。其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细菌只占10%左右。此类宠物临床上多数表现为血象不高,病程较短(通常为1周)。如果症状持续7~10天没有改善,并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或发生化脓性或非化脓性并发症时可使用抗生素。抗生素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速诺)。一般抗生素的疗程为5~7天,伴有肾小球肾炎者10~14天。

(二)下呼吸道感染

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目前医学界公认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主要为肺炎球菌),其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治疗首选二代头孢菌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速诺)。合并厌氧菌感染时可加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

(三)几种呼吸系统常用抗生素的作用及机制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最为广泛。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钾、舒巴坦)合用可明显增加抗菌活性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对革兰氏阳性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及梭形杆菌以外的各种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其新一代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高,组织细胞浓度及血药浓度高,维持持久,不良反应少。

二、胆系感染及消化道常用抗生素应用

胆系感染是指整个胆道系统的急、慢性炎症病变,多为结石、肿瘤所引起的继发性病变,而炎症又促进了结石的形成和增多。正常情况下,胆汁是无菌的。由于胆道和肠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决定了胆系感染的途径为肠道的上行感染或门静脉系统及淋巴系统感染。因肠道末端连接十二指肠,故致病菌与肠道菌群基本一致,以大肠杆菌为主,其次为假单胞菌、肠球菌、变形杆菌,且常为两种以上的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率比其他部位高51%左右。选用抗生素时应考虑致病菌种、细菌耐药性、抗生素的抗菌谱及其在胆汁中的浓度等因素,胆汁培养及药物试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得到药敏试验结果之前,要选择具有强大抑菌或杀菌力、在胆汁中浓度高、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几种消化道常用抗生素的作用及机制如下。

(一)青霉素类 氧哌嗪青霉素对胆道致病菌有强大的杀菌活性,同时胆道浓度高于血清浓度。

(二)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头孢主要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效,故肠球菌感染时可用。二代头孢对部分革兰氏阴性杆菌及革兰氏阳性球菌有效,头孢呋肟、头孢羟唑的胆道浓度高于血清浓度,可用于胆系感染,但对绿脓杆菌无效。三代头孢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绿脓杆菌有强大杀菌能力,且肾毒性低,但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不如第一、二代。

(三)甲硝唑 对常见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胆汁中浓度大于血清浓度,故常用于胆系感染的治疗,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疗。常用的联合用药方案为甲硝唑加三代头孢,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腹腔感染

胃肠穿孔伴有腹腔感染,感染的细菌以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居多。较为理想的抗生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但国外资料报道发生腹腔感染后,患者病情迅速恶化,故强调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开始几天剂量要大,不能等待细菌培养结果,根据治疗反应及培养结果调整用药,用药时间不少于2周。经常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治疗需选用对多种细菌有效的抗生素。国外专家推荐轻至中度感染选择单一药物,严重感染联合用药。能静脉给药尽可能静脉给药,并分次给药为宜。一般血象正常、体温正常3~5天停药。

四、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系统,85%的尿路感染为大肠杆菌所致,其次为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厌氧杆菌及葡萄球菌等。经验治疗给予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治疗3天后若病情没有改善则根据药敏结果换药(用药前应先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要尽可能选用肾毒性小、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并尽可能单一用药。单一用药失败、严重感染、混合感染或出现耐药菌株后应联合用药,但一般以二联为主。常使用一种氨基糖苷类加一种三代头孢菌素。由于这些药物半衰期均较短,1日剂量分次给予才能维持有效的尿药浓度,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疗程一般为2周。

五、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抗生素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临床上非常危重的病症,早期及时正确地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挽救动物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关键。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对于成年动物要注意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的药物,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红霉素、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不易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病灶,而青霉素、磺胺药、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洛培南都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有效抗生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为一种细菌的感染,故采用一种有效的抗生素即可。尽量采用杀菌药、静脉给药、剂量宜大。

六、骨科感染性疾病

骨科感染性疾病主要有急慢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及硬化性骨髓炎。其致病菌主要为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及变形杆菌。在治疗骨和关节感染时,宜选用在骨组织和关节腔中能够达有效浓度、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及毒副作用少的药物。青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菌素等易进入关节腔,故宜于使用。因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故通常选用一种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药物,且为广谱抗生素。细菌培养后应及时调整用药,抗生素宜连续使用3周。

七、皮肤软组织的感染

皮肤软组织与外界的各种病原体直接接触,并且受到外伤的机会远远高于其他各系统及器官。其致病菌主要为中间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治疗以头孢菌素类(头孢维星钠)为宜。腹腔、会阴的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故应选用氨基糖苷类及甲硝唑为宜。

综上所述,不同部位感染的细菌及抗生素敏感性均有不同的特点,在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前,临床兽医师应该根据动物的病情、感染部位经验性选用抗生素。对于每个敏感动物应尽可能取得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不可滥用、盲用、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或低浓度使用抗生素,否则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及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更重要的是会导致致病菌的耐药性及耐药菌种类增加,使得人类在与细菌的长期的战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革兰氏球菌
肠球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头孢菌素给药前有必要常规皮试吗?
临床检验科普之你不知道的肠球菌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292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