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质增强视域下珠海市香洲区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2019-03-06吴自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珠海市全民体质

吴自涛,潘 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每一个现实的人来讲,健康的身体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离开了健康的身体,一切美好的追求都无从谈起。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既是新发展理念在体育事业中的具体彰显,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密切相关。只有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才能将增强人民体质落到实处,才能将全民健康的美好愿景落到实处,才能将“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的指示落到实处。2017年6月,全国爱卫办公布了首批建设健康城市试点市,珠海榜上有名,成为广东省唯一的入选城市。根据《珠海市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计划(2017-2020年)》,珠海要在2020年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全市人口比达50%以上。为更好地服务于珠海市健康城市建设,本课题组对珠海市主城区——香洲区居民体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为提出相应提升珠海市国民体质对策提供研究基础。

1 珠海市香洲区居民体质状况调查的抽样对象

在珠海市香洲区前山、梅华、吉大、拱北、翠香等五个街道办的八个居民社区进行抽样调查,实际为520名各个年龄段的居民进行了体质测试,其中男性304人,女性216人。在选取抽样点时,充分考虑了居民区的实际特性,如以年轻人居多的莲花社区、老年人居多的翠香社区以及工业园区集中的莲塘社区等。

在研究中,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口述访谈法以及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开展研究。在调查过程中,采用广东省体育局制定的《广东省居民体育锻炼状况调查问卷》,调查与体质测试同时进行,共发出600份问卷,收回520份,回收率达到87%。数据采集完成后,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来分析问题。

2 珠海市香洲区居民体质状况调查的抽样分析

2.1 居民体质概况

在接受体质检测的520人中。每周参加1次以上有益于健康的体育锻炼的368人,占70%,其中40%的男性和30%的女性,在6个年龄段中,参加锻炼的比例呈中间高两边低的趋势,45—55岁人群的比率最高(见图1)。对比《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本文身体评价指标均采用此指标),参加体质测试的520人中,体质测试结果达到优秀平均在10%左右,合格率整体在70%,有近三分之一的居民处于合格线以下,特别是26—50年龄段的男性,身体状况情况不容乐观(表1)。这一点从以身高和体重为主要衡量指标的身体外在形态的观察中,亦可得到证实。通俗地讲,就是超重的人群占比不小。令人吃惊的是,在参加填写调查问卷的520人中,每周一次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30%。在所有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中,以工作忙、其他、家务事、无兴趣为主要原因的排在前四位(图2),分别占38.54%、19%、16.4%、13.9%。

图1 不同年龄段人群每周参加锻炼的百分比统计

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不合格率男女男女男女男女20—25岁6%20%18%20%50%40%26%20%26—30岁12%15%28%33%30%28%30%24%31—35岁10%15%30%33%35%40%25%12%36—40岁5%8%32%28%36%38%27%26%41—45岁8%10%28%39%30%35%34%16%46—50岁10%8%25%27%30%36%35%29%51—55岁12%11%21%18%45%44%22%27%56—59岁0024%22%51%47%25%31%

2.2 身体机能

身体内在机能的评定主要根据肺活量和台阶实验的数据来评定,主要是对心肺功能的评定,心血管功能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身体发育水平、体质的强弱和体育训练水平。肺活量是人体的各器官、系统、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氧,机体只有在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人体内部的氧供给全部靠肺的呼吸来获得,在呼吸过程中,肺不仅要摄入氧气,还要将体内代谢出的二氧化碳排出。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肺是机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容积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这是检测肺功能的最直观、也是最客观的指标。

图2 不参加体育锻炼原因的性别比较

肺活量(毫升)台阶指数男女男女20—25岁36852764555226—30岁35402135535531—35岁33952034545636—40岁32601993525841—45岁31201965545346—50岁30651526505551—55岁29301465524856—59岁281214624850

从表2可以看出女人的肺活量在30岁以后不太明显,上下幅度没超过150,整体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逐年下降。台阶指数越大说明心血管机能越好,此次测试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变化,台阶指数出现忽低忽高的情况。

2.3 整体结果分析

2.3.1 从性别来看,普遍存在阴盛阳衰的情况。不论是哪一类人群,女性的不合格率都低于男性,整体上男性的体质状况要低于女性,因此男性的身体值得我们引起关注。

2.3.2 从年龄分布看,老年人更加“健康”。老年人的体质的优秀率、良好率、整体达标率都高于成年人,说明老年人更重视健康、重视运动,所以老年人的体质要比年轻人好。而相对来讲,处于社会和家庭中坚力量的30—50岁的人多因为工作忙、压力大、缺乏锻炼时间等,体质处于国家规定的合格线以下。

2.3.3 从身体指标体系来看,内在机能指标更需要专门锻炼。在实际测量中,从成年人单项体质测试指标以及照片分析来看,身高与体重的比例比较好,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的美感,追求健康的体魄。同时,握力指标也相对突出。相反,肺活量、闭眼单脚站立这几项指标的优秀率、达标率偏低。代表着心血管系统和心肺能力差,尤其是选择反应时和闭眼单脚站立这两个测试项目,合格人数最少,说明平衡能力、速度和反应能力较差,平时应刻意的加强这几方面的训练。

2.3.4 从项目分布看,居民迫切需求项目多样化。在调查过程中,参加锻炼的人群中,相当比例的居民在锻炼选择时以散步和跑步为主,老年人则以广场舞为主。而不参加锻炼的人群中,缺乏技术指导、没有兴趣、无活动场地等成为不错的借口。在咨询过程中,看到课题组带去的高尔夫打击笼等设施,不少居民表示有兴趣。

在走访和对测量结果的比对中,有三个突出的问题困扰着居民健康,一是心肺能力差;二是运动时间短,缺乏锻炼意识;三是体重严重超标,身体脂肪含量严重超标。这也是当前发生重大疾病的重要诱因,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加强对居民科学健身的引导。

3 珠海市香洲区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分析

作为一个志愿服务见长的城市,在航展、国际马拉松、国际网球赛等重大赛事活动中,志愿者已经成为城市名片。就体育服务而言,珠海在2017年已建成189个社区体育公园,基本实现“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和“乡村十里体育健身圈”,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健康城市、全民健身示范市。可以说,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硬件基础。相对于文体基础的硬件设施而言,完备而科学的社区体育指导体系的软件建设是更为长远的工作,也是体育志愿服务的核心。

3.1 整合力量,打造完整的体育志愿服务队伍。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需要大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才队伍作基础支撑。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其首要之意就是人群覆盖面的扩大,参与人数的增多,这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指导人员担负起科学指导的任务,帮助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锻炼习惯的群体找到合适的锻炼项目。2010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就曾在《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工作方案》中要求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教师和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四个人群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示范性活动。

社区体育指导员是距离居民最近的一支队伍,是“全民健身宣传者、科学健身指导者、群众体育活动组织者、体育场地设施维护者、健康生活方式引领者”。珠海市在2016年全市共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共5000名,达到每万人30名。这一标准在全国居于前列,不少社区都配备了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办公场所,提出了具体要求。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使用则成了费时费力的工作。已经形成的体育指导员队伍辐射面窄、项目单一等通病在珠海亦比较严重,实际发挥作用有限。为此,不仅要进一步加大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壮大队伍,保证后继有人;而且要加大新项目的推广,让社区体育指导员掌握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

而加强与地方院校和体育协会的合作、依托体育专业人士建设体育志愿者队伍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珠海市有高校10所、体育服务企业35家,体育服务业民间非营利组织单位37家。相对于松散的体育社会指导员而言,这是一只有组织、有兴趣、有精力的队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更为可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科学技术干部学院等还开设有健身类的方向课程,与全面健身的主题十分契合。深入社区、开展全民健身,是学生们专业学习深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实质而言,开展全民健身指导与其专业高度结合,是一种“从实践中学习,在服务中成长”的服务学习模式(Service-Learning),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如何调动这支队伍的积极性,需要创新机制,打破壁垒,给他们以切实的信任、自由和支持,时期发挥出应有的活力,从民间舞台走向健康城市建设的大舞台。

3.2 加大投入,将体育志愿服务纳入政府采购项目

在实际的体育志愿服务中,赛事体育志愿服务和社区体育志愿处于冰火两重天的状态,其根本在于政府较少倡导和投入。重大赛事具有示范效应,一次性地投入,短期内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因此,政府会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将赛事打造成为城市名片,如珠海的国际网球赛等。而全民健身志愿活动已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服务对象是普通老百姓,持续时间长,关注度和认知度小。从可显性来看,而居民体质的改善、社区体育氛围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道远。目前国内全民健身开展比较好的城市,无一不是政府重视,将其纳入政府采购和各方共建的城市,如上海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艺术学院与所在社区从健身指导、赛事合作、党建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为全国做出了典范;上海体育学院更是与上海市政府就体育强市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

而当前,珠海对社区体育志愿者行动的认识不到位,对志愿者激励不到位,对于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没有任何补贴,志愿者或组织单位还要自贴路费和餐费,致使部分志愿者参加一次或两次活动过后,不再参加;对社区体育志愿者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缺乏培训。有学者在谈到体育志愿服务的不可持续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单纯强调志愿精神,志愿者无条件地向社会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那么这种行为已被国外学者证明为不可持续的。我国志愿者历来强调奉献精神而忽视志愿者的回报,并且有些人认为既然选择作为志愿者就不应该有回报。”而在国外,体育志愿活动之所以开展得好,与他们为志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通过多种形式表彰肯定志愿服务的价值、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志愿服务等是分不开的。

3.3 完善政策,建立体育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的兴起,上海、郑州、沈阳、威海等陆续出台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珠海当前还没有类似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志愿服务的开展。

理顺机制,为推进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体育志愿服务是一个系统的民生工程,涉及到体育主管部门、团委、精神文明建设部门、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多个部门,需要有力、扎实的协调。如在基层访谈过程中,因体育活动组织和志愿服务归属不同部门管理,无论是受益的社区还是组织方的体育管理部门都表示欢迎志愿者,但都无法给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的认定,需要报各级团委批准。理顺机制就是要逐步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体育协会、在珠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健身指导站点为主体,以科学指导全民健身服务为载体,以多样化的活动开展为引领,引导各类人员树立全民健身理念。

完善制度,建立完备的志愿者注册、招募、培训、服务及退出机制。社会组织、包括在珠高校都有着很高的志愿热情。体育协会希望通过志愿活动扩大影响力,承接更多的政府项目,谋求更好发展;高校希望通过与政府的合作,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如何调动其积极性,需要有一套完备的制度,做好有法可依。在没有系统制度之前,志愿服务只能是零星的、不可持续的。在建立制度时,要鼓励有意愿、能胜任的社区居民进行登记注册,通过集中辅导、案例分析等方式,组织志愿者参加健身知识、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建立服务台账,落实星级志愿者制度和荣誉体系,切实保护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深入宣传,提高居民健身意识。健身意识的普及,基层社区首先要更新观念。基层社区忙于日常事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多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将其拒之门外。在建设健康城市的过程中,基层社区要敞开大门,欢迎志愿服务队伍的进入。当前的体育活动中,老年人是参与主力。这一方面与青年人工作压力有关,另一方面与健身意识和活动缺乏吸引力密不可分。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完备,可以消除这方面的弊端。体育志愿者多为精力充沛、热爱时尚运动的年轻群体,他们会更加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的特殊性,多组织或定制一些形式新颖的体育类活动,如青年人欢迎的亲子类定向活动等,在吸引青年人的同时,也可以亲密亲子关系,从多个方面捕捉青年的心。

体育志愿服务体系是健康城市建设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政策层面上,它既是健康城市建设的推动力量,也是健康城市建设的检验标准。没有体育志愿服务的充分融入,健康城市建设将大打折扣。就居民体质而言,体育志愿服务就是一副良药,是带来健康的科学方剂,是强身健体的有力指导者。因此,建设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珠海市全民体质
全民·爱·阅读
All about Me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珠海市检察院依法对卢子跃案提起公诉
赚钱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