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南青霄第一峰
2019-03-06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时至今日,在祖国大好河山里,到处可见道教的名山、宫观、碑刻。许多大山之所以能成为道教的名山,大概还因为山峰高峻、上接天庭之尊贵;林壑幽深,充满神秘之氛围;远离俗尘,易得自然无为之仙风;山石珍奇,有丹灶修炼之便利。而所有的这些特点,无不暗合于道教的教义。桂平的白石山也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因而成了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一洞天。它在上千年历史中由盛而衰,恰恰成了道教从繁荣走向式微的印证。
巍峨高耸的白石山
白石山,位于桂平市东南35公里、麻垌镇西北8公里处,海拔650米,绝对高度不算太高,但周边一马平川,加上白石山是丹霞地貌的石质山体,四面是悬崖峭壁,远远看去,便显得突兀高耸、如剑插天。从侧面看去,东边一峰如春笋破土,一枝独秀,名曰独秀峰,又叫公白石;西边一峰若屏障罗列,矗立浩天,名曰莲花峰,又叫母白石。两山并峙,则若神龟昂首、骆驼远眺。春夏之交,雨雾空濛,白石山便如海中乘风破浪之巨舰,若沉若浮,时隐时现。秋冬晴日,山色黛青,白石山又像擎天大鼎,供奉于万里碧空之中。论山形的雄奇峭拔,桂东南诸山实无出其右者。清代桂平诗人黄体正就这样赞叹它:“石峰晴起拥双鬟,云际参差不可攀,地辟灵源称洞府,天留图画在名山。”
寿圣寺
白石山像一位平和仁慈的老道,心胸坦荡,并不想对人隐瞒什么。游人远在数里之外就可以看到他的全貌,他侧卧着,起伏的峰峦便是他的身体,独立的一峰便是他支颐的手臂。山体的正中,有“白石洞天”四个一丈见方的摩崖石刻大字,浑厚苍劲,为明末举人杨大节所书。他为了刻好这四个高悬于峭壁之中的大字,前后竟花了十八年之久!为此,他写下了一首《纪兴诗》:“乘兴摩崖十八年,漫将名姓立崖前。山灵自有生花笔,请我狂书塞洞天。”
来到山前,就在“白石洞天”摩崖石刻的巨大的峭壁之下,是一座门额上书“寿圣寺”三字的庙宇,这幢白石山上的主要建筑,正是道教起起落落的标本。它原名叫三宝殿,又称寿圣院,始建于宋嘉祐三年(1058年),迄今已有近一千年了。这个大寺先后建了十年,可见当时工程之浩大,完工之时的宋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赵顼还专门敕赐了“寿圣寺”的匾额。其后,大寺于明正德年间进行了扩建,又于明万历年间重修。
从宋至明这段时间,正是道教继唐之后的另一段黄金时期。据说明代道教真人张三丰也曾到过白石山修炼,张三丰擅长拳剑,精于教义。传说他或三五日一餐,或两三月一食,高兴时穿山走石,疲倦时铺云卧雪,行住无常,人皆异之,都把他视为神仙中人。他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漫游天下,不知所终,其间真的到过白石山也未可知。
在明万历年间的重修中,寿圣寺前建起一座用朱砂石雕刻的牌坊,高7米,宽6米,上面有栩栩如生的八仙雕像和“仙宫”两个大字——只是这座堪称艺术珍品的石雕牌坊,由于年久失修,在上世纪末的某一天轰然坍塌了,只残留下几块刻着雕像的断石,仰卧在寿圣寺前的空地上。
当年的大寺有前中后三座,高阁巍峨,殿宇森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无情的岁月流沙已让崇圣寺原有的宫阙大多坍塌,近年在原来基础上建起来的庙宇,已变成了佛教的殿堂,供奉的已不是三清大帝,而是释迦牟尼。寺前有一株高大的菩提树,冠盖如伞,周边巨树环护,绿荫遮天。菩提树是佛教的“圣树”,尽管不知道白石山上这株菩提树种植的确切时间,但从其高大的躯干来看,树龄应该不下两百年,由此推断,佛教在白石山上扎根的日子也不短了。佛和道,究竟谁是白石山本来的主人,抑或大家都互为主客,这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寿圣寺后是三座大殿的断墙残垣,一式的青砖到顶,不难想见当年的雄伟巍峨。而墙头上枝繁叶茂的榕树,则又在告诉人们,这宫宇的颓败,显然已有不少时日了。
寿圣寺往东一里许,有个沿崖而建的道观,叫“三清观”,其规模很小。道教所说的“三清”,既指天神所居的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这三处胜境,又指居住在上述三境中的三位至高神祗,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现在白石山上的三清观,供奉的三清大帝,塑像大小和真人差不多,几乎就是慈眉善目、衣着朴素的老者形象,只不过是身穿古装而已。
白石山寿圣岩已坍塌的牌坊
道教的历史尽管给白石山增添了几许神秘氛围,但白石山的魅力却更在于山自身的瑰丽雄奇。寿圣寺周边的山麓上,散落着炼丹灶、漱玉泉、面壁僧、环城古堡等景点,熟悉当地掌故的人,每到一处景点都会讲出一段传奇故事。普通游客尽管不甚了了,但也自可从旖旎的风光中体会到山的韵味。沿着寿圣寺后的那条小路向上攀登,更多的山上景观就像幻灯播映的图画,一幅幅地在游人面前展现开来。
繁盛已不复当年的三清岩
登白石山的必经之路是苍玉峡,又叫青玉峡、洞门巷。苍玉峡头上青天一线,两侧苍崖相迎,数百米的石级穿崖而上,身边杂树生花,脚下清风徐来。再往上是登云梯,有136级台阶,坡度陡峭,游人几乎手脚并用才上得山来,但见身边云雾缭绕,自己恰若腾云驾雾一般。山上更高的一个大岩洞叫会仙观,建有一排殿宇,以前供奉着数十尊神像,都已毁弃不存,现在重塑有一尊神仙像,聊胜于无。会仙观上,则是凌空绝顶,一棵松树挂壁而立,青天之上,白云朵朵,有一只鹰定定地悬在高空,一动不动。矗立峰巅,令人真有摩天揽月、飘飘欲仙之感。周围的峭壁上,有山羊在悠闲地觅食,据说这些山羊都是野生的,自来自去,无忧无虑,几乎已成得道的祥瑞之物了。
白石山周围,有一处飞鼠岩,是个八字形的幽深洞窟,其中栖息着数十万只蝙蝠,昼伏夜出,黄昏时分,蝙蝠群涌而飞,壮观得如一大片黑云,铺天盖地,叫声如涛,动人心魄。还有一方巨大的石球,像一个巨人的头颅,高悬在峭壁之上,风吹草动,其势若摇,好像随时都会滚下山来……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白石山漫游了一天,写下详尽的游记,生动地描绘了三清岩、漱玉泉、一线天等诸多景观。他在山之巅小憩时“随枕上之自寐自醒,看下界之云来云去”,慨叹“五里之云梯杳霭,千秋之鹤影纵横,非有栖霞餐液之缘,谁得而至哉!”
时过四百年,青天杳杳,景物依旧,我追寻着霞客先生的足迹,体会着白石山的仙道因缘,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