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恽代英革命党思想探析

2019-03-05赵世杰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革命党恽代英内涵

赵世杰

[摘要]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领袖,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革命斗争实践过程中,恽代英革命党思想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恽代英革命党思想内涵丰富,主要由革命党的定位与作用、革命党的领袖、革命党的主义、革命党党员等四方面组成。这一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历史、经验和现实等三个维度的形成背景。其思想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发挥作用,是因为内在的与时俱进的特性、彻底的革命性和坚定的人民性,这一思想对今天党的建设仍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恽代英;革命党;内涵;特征

恽代英(1895—1931)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在短暂的一生中,恽代英著述颇丰,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术界对其经济、教育、哲学思想等均有诸多研究,对恽代英政治思想的研究论著尤为丰硕,这些研究集中展现了恽代英的思想。但就革命党思想而言,或仅限于研究思想本身,或缺乏对思想形成背景与特色的分析,相关系统性研究成果较少,而这一思想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对党的建设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需对该问题做一系统探析。

一、恽代英革命党思想的内涵

恽代英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中,恽代英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科学社会主义者,其革命党思想逐步形成并日渐完善。

根据政党学的相关理论,政党之所以与其它社会团体相区分,就在于政党具有明确的自身定位、特定的领袖、鲜明的指导思想以及固定的成员。革命党是一个政党在革命战争背景下的特殊形态,同样具有政党的特定属性,笔者认为就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存在条件而言,用革命党一词来替代政党更加贴切,所以在行文中就使用了“革命党思想”的表述方式。可以据此将恽代英的革命党思想作如下划分:

(一)定位与作用:革命党的使命

1、驳斥“不党”的谬见,指出“党派并不是坏名辞”①,强调革命党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在中国传统社会,“党”是乱臣贼子结伙营私的代名词,结党并非正人君子所为,因此有“君子群而不党”之说。在清末民初的大乱局下,“党派”“政党”等更为世人所不齿。恽代英冲破固有藩篱,指出当时社会舆论的误区,多次阐述政党、革命党存在的必要性,认为“不党而营政治生活的结果必屈服于恶势力”②,最终会为反动势力所利用,对革命的发展并无好处。与此同时,恽代英也承认任何一个政党包括革命党在内都存在着不足或缺陷,但“党的弱点不一定为革命的妨碍”③,不要去苛求一个完美无缺的革命党存在。

2、革命黨一定是政党,但政党不一定是革命党。针对当时社会上对于政党与革命党相关问题的争论,恽代英旗帜鲜明地指出,“政党有不革命者,然未有革命党应不为政党者”④,这一精辟的概括就恰如其分地道出了两者的辩证关系。真正的革命党必然是能够切实代表广大劳工民众的政党,反之则不然。恽代英对国民党以及谭平山等人成立的中华革命党认识的变化就显著地体现了这一点。国民革命失败后,恽代英揭露国民党的真实面目,认为国民党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反革命政党。针对中华革命党,恽代英指出,“这样的第三党无论表面上左倾到什么程度,客观上总是资产阶级反革命的工具”⑤,其政策具有一定的妥协性。这两个政党不再具有革命性和代表性,因而也就不再属于革命党。

3、革命党要成为革命力量和革命群众的中心,革命党要努力促成伟大的革命结合。对于这一观点,恽代英多有论述,主要集中于《论三民主义》《革命与党》《怎样进行革命运动》等文章中。恽代英认为,“一盘散沙的民众,要他们怎样恒久的做全国一致的行动,无论是哪一国的人民都是做不到的。”⑥因此在民众中形成具有号召力的政党,便可以指挥全国的革命运动,这样就会使得革命更加有力。恽代英指出,“须有切实可行的改造政治经济的主张,结合为大革命党,以为革命行动的中心。”⑦也就是说,革命性政党是革命成功的先决条件,是所有革命势力的中心和枢纽。只有对内团结一切民众的革命势力,依靠革命团体、依靠政党才会有力量。

(二)领袖:革命党的最高负责人

1、革命党必须有领袖人物作为向导和指挥,革命党的领袖应该有丰富的知识和学识,具有时局观念。革命运动的中心力量是革命党,而革命党的中心则是革命领袖,任何一个革命党都必须有一个领袖和核心,这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现实革命斗争的复杂性和政治知识的专门性,革命群众不可能都通晓明白,“所以必须有领袖人物为之指挥向导。”⑧因革命领袖人物十分重要,其对于革命事业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否则就会对革命的前途产生极大的妨碍。恽代英认为,“这一种领袖,应当有政治经济的学识,中外时局的概念。”⑨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详尽地指明国民运动的方向和应采取的策略。

2、革命党的领袖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同时也要接受群众的监督。革命党的领袖来自于革命群众,“要使领袖能得群众的信任拥护,使他有大力量指挥群众的活动”⑩,才会使得革命更加顺畅地向前发展。尽管领袖是革命队伍中的优秀分子,但不能保证革命领袖不犯错误。尽管领袖可能具有自我约束的品行,但“不如有群众夹持领袖,使他不能不忠诚的为党纲努力”?,这就从侧面体现了恽代英的群众监督思想,指出了群众监督的重要性,要动用群众的力量进行监督,使党的领袖更好地为党服务。

(三)主义:革命党的旗帜

主义是革命党立起来的一面大旗,是指革命党在领导革命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革命道路、革命前途、革命任务等一系列思想、思维、观点的总和。恽代英关于革命党主义的思想体现为以下几点:

1、有“破旧”亦必有“立新”,革命党不仅仅肩负破坏旧制度的任务,也承担着建立新制度、建设新社会的职责。在革命过程中,革命党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暴力革命破坏落后的社会政治制度,但这并不是革命党任务的全部。恽代英认为,“所谓革命党的主义,必须是包含建设破坏两方面的”?,待革命取得胜利后革命党仍需进行社会稳定与经济建设等工作,“我们必须有适应于改变的社会的主义与策略,以握取政权”?,进而保持社会的安定。

2、革命党的主义必须切实代表农工群众的利益,否则便不会得到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党的主义不是一个空洞的学说,他是根据被压迫群众生活上的痛苦与要求而形成的”?,这些学说“须为一般游民谋做工种田的机会,为一般农人工人谋他们做工种田的利益”?,只有这样,群众才会真切地认识到革命党领导的革命是在为一般的大众谋福利,同时革命的党也有切实可行的主张和计划,革命群众才会乐于加入革命队伍中来,使得革命力量进一步扩大。

3、革命党的主义必须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不仅要反对帝国主义,也要反封建主义。恽代英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了中国一切贫穷落后的总根源就在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因而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在中国今天必须有打倒帝国主义压迫的革命党”?,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同时,革命党要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要以打倒压迫农民的地主、压迫工人的资本家为主要目标,使贫苦大众得以翻身做主人。

4、在党与军队之间,是党高于一切的,军队要在党的指挥下行动而不能违背党的主义。在《党纪与军纪》一文中,恽代英着重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要努力建立起符合民族大众利益的党军。党军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中的重要一条就是党军“是要明了而服从党的主义”?,如果军队不能够接受党的领导而是沦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走狗,这样的军队只能称之为反革命军队。同时,恽代英也论述了党的纪律与军队纪律之间的辩证关系,军纪是在党纪的监督下得以运行的,军纪的实施是为了保证党的主义。

5、革命党要联合世界革命势力,以求中國民族的独立与解放。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与此同时,国民党内以及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反对之声也有质疑之声,这就极大地妨碍了国民革命的进行。对此,恽代英坚定地支持三大政策,他认为“联俄不是依赖外力,我们决不拒绝外国同志对于我们革命运动的援助”?,这与张作霖、吴佩孚等封建军阀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出卖中国主权以获得支持有着根本的区别,苏俄的支持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是值得提倡的。

(四)党员:革命党的细胞

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石和细胞,党员的数量决定政党的规模和群众基础,党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党的水平。因此,革命党员对于革命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恽代英作为早期领袖,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做出了大量精辟的论述。

1、革命党员要放弃“浪漫”的天性,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斗争意识。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党员与一般群众的区别就在于党员是基于一定的信仰和信念而加入党组织的。普通的民众经常会有“浪漫”的行为,不容易加入革命队伍中来,易随波逐流。针对此种情形,恽代英指出“革命人员要跟随领袖,须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念。”?此外,“凡参加革命党的,其党员一般都具有反抗冒险精神,志行纯洁无私。”?在《对于革命者的悲观》一文中,恽代英明确了党员的选择与承认标准:“一举一动,都要是革命。”这就道出了恽代英对于革命党员的三点要求:其一是具有革命精神,其二是具有理想信念,其三是具体的行动要符合党员的标准,这三点缺一不可。党员作为革命群众中的先进分子,要有坚定不妥协的精神。只有党员的质量得到保障,才能引领普通民众继续革命,在革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革命党员要摒弃“利用”与“包办”的错误思维,忠于政党和领袖。何为“利用”和“包办”呢?通俗易懂地讲,就是因他人蒙蔽而为人所用,没有自己的主见。民国初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等人的“离间之术”使得“利用”二字成为众恶所归。加入党派或者是组织,就是要为人所“利用”,这是当时社会上极为盛行的一种想法。恽代英认为,革命党员忠于自己的政党和政纲,服从党的领袖和党的主义,“何至于怕人利用?何必问他是利用与否呢?”这就是说,鼓励民众冲破错误思维的枷锁,摒弃错误思想。对于党员而言,要明了党的主义为民众利益而奋斗。

3、要善于扩大宣传,加强对革命党员的培训和教育。恽代英早年毕业于中华大学后,先后从事过教师、校长、教官等职业,十分重视教育和培训的作用,而这也是恽代英革命党思想的重要特色所在。恽代英认为,革命党员要接受相当的政治训练,“应当多训练革命党的同志使他们每个人都负责活动起来”,使革命党员切实地履行党的政策方针等,为党服务。要使党员“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接受指挥。”加强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宣传的力度,使革命党的主义深入人心,浩大的革命声势可以震慑敌人,瓦解旧政府。

4、党员要服从革命党的组织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常言道,“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任何组织团体,都将纪律、规章制度等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革命党的组织纪律就是为了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令行禁止,上行下效,营造良好的党内氛围。恽代英认为,严整的纪律有助于团结精神统一意志,革命党员应该要服从于其所在的团体的纪律,党员要在党的命令下一致活动。“我们要用严格的纪律建造起我们的铜墙铁壁,剔除一切不守纪律的分子。”切忌将党纲与党员私人行动混为一谈,党员要牺牲自身意见与看法以服从于整个团体。

二、恽代英革命党思想的形成背景探析

任何思想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土壤和外部条件,恽代英革命党思想的形成亦是如此。恽代英这一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可以将其归结为历史、经验、现实等三个维度加以论述。

(一)辛亥革命后的乱局是恽代英革命党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源

清朝末年,资产阶级革命的曙光照耀在中华大地上,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革命后的中国仍然是积贫积弱、民不聊生,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袁世凯等军阀不惜出卖中国主权换取帝国主义支持,列强对华的侵略并未罢休,就此而言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恽代英先后发表《失败的双十节》《手枪炸弹与革命》《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等文章,分析、思考辛亥革命的教训及改进的方略。

恽代英认为,辛亥革命的不成功在于“那时候的革命者虽然知道主张宣传,然而他们的宣传,太偏于名分观念,不知道从人民本身利益说起”,“国民党以前是疏于主义和策略、偏于军事的革命党,但现今已注重宣传和教育,注重工农运动,对中国革命已经扼要点了。”也就是说,恽代英认为国民党虽然领导革命推翻了旧制度,但却未明白革命的实质,借此指出革命党要为人民利益奋斗、要加强党的主义与策略教育,这是其革命党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源。

(二)苏俄革命的成功是恽代英革命党思想形成的经验来源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社会舆论认为“联俄是依赖外力,可能会出卖主权”,恽代英驳斥了这一错误说法,十分支持与苏俄合作,乐于接受革命同志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借鉴其他国家的革命经验。《列宁与新经济政策》《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苏俄与世界革命》《苏俄与中国革命运动》等文章都系统地反映了这一观点。

“苏俄革命的成功,是因为有了一个像铁般坚固的共产党,他有很严密的组织,抱持着一种很明确的纲领,引导着一般农工群众,为他们自身的利益而奋斗。”恽代英认为,苏俄革命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苏俄有坚强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革命取得成功的保障。因此,在论述中国革命党的建设时,他也多次提出要学习俄国的成功经验,建设一个真正的革命党来领导革命。

(三)中国社会的具体状况是恽代英革命党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在借鉴辛亥革命失败教训、苏俄革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恽代英也进一步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对革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革命之障礙》《国民革命运动的障碍》就体现了恽代英对中国革命现实的系统思考。恽代英认为,传统社会的“群而不党”论断、中国民众“天真浪漫”的特性、反革命方面的客观障碍、革命党方面的主观障碍、国内三重反动势力的联合压迫、社会阶级的复杂性等因素是中国革命区别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所在,这就决定了必须在考虑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找到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革命道路。在此基础上,恽代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应措施,意在消除革命运动中存在的问题、清除革命发展的障碍,着重论述了联合各种力量打击反革命势力、加强革命党建设等问题。因此可以说,恽代英革命党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就是现实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革命发展的变化和现实革命的需要。

三、恽代英革命党思想的特征分析

通过对恽代英革命党思想的内涵、形成背景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其革命党思想之所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就在于其内含的特性,这些特征使得其思想可以在时代乱局中脱颖而出、在历史时空中留下印记。

(一)与时俱进的特性

理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就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新文化运动前后,恽代英对各种学说都做过研究,曾经信奉过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到中共成立后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反映了恽代英是勇于学习各类学说、并不断选择与时俱进的。

1917年10月,恽代英商议成立互助社,其宗旨还局限于“群策群力、互助助人”。在1920年前后成立的武昌仁社宣言中,也特别提及“本社不涉政治与宗教”。就此而言,这一时期其思想主流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并没有明确的拯救国家、变革社会的打算。中共成立后,恽代英果断解散共存社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时期,恽代英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职务,两党联合讨伐北洋势力成为时局发展需要。恽代英在其文章中大量论述了革命势力联合的必要性,视两党为领导革命的革命党。与此同时,阐述了革命党领袖、党的主义、革命党员等问题,形成了系统化体系化的革命党思想。国民党右派破坏大革命后,恽代英与国民党彻底决裂划清界限,抨击反动势力,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是符合革命需要的革命政党,主张加强无产阶级革命党建设,切实担负起领导革命的职责,这也反映了其思想的与时俱进。正是因为如此,恽代英才能不断立于时代潮头,为革命发展做出贡献。

(二)彻底的革命性与不妥协性

恽代英思想的革命性与不妥协性主要体现在他积极从事革命实践活动,同时对各种错误思潮、反动势力持有彻底的批判态度,唯有如此,才能使理论得以不断向前发展。

首先就是针对当时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想、错误思潮的批判。除了对“毁党造党”“党派是个坏名辞”“利用与包办”“民众浪漫的天性”等观点进行斗争外,恽代英还指出“政党不是家庭”“党员不是兄弟”“个人感情与党的主义要区别开”,而这些错误的思想在当时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发展党员、革命进步是有阻碍作用的。只有剔除这些错误思想,才会使革命顺利向前发展。

其次是对孙中山思想、戴季陶主义、“第三党”理论进行大肆批驳。在《孙中山主义与戴季陶主义》一文中,他指出:戴季陶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使中山主义改良化、宗教化,为反动派所利用。《施存统对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是恽代英针对施存统的“共产党是一阶级的党”“已走入暴动的极端”“唯有国民党可以领导革命”等错误观点写的一篇长文,恽代英运用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事实论证其荒谬性,并表明中共的立场和态度。

(三)坚定的人民性与民本性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强调: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恽代英的革命党思想中处处体现着他的人民观和人民情怀。

1、坚定依靠人民。革命党是革命的中心,是革命道路的领路者,但是仅仅依靠有限数量的革命党员还不能促成伟大的革命联合,因而需要扩大革命力量。革命力量的来源是什么呢?对此,恽代英在《怎样做小学教师?》《学生政治运动与入党问题的讨论》等文章中,鼓励大中专院校学生、小学教员、工人农民甚至游民等社会力量加入革命政党、参加革命队伍,壮大革命力量。

2、努力服务人民。在革命斗争中依靠人民,其目的和落脚点则在于为了人民,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关于党的主义的论述中,恽代英就指出:党的主义不是空洞的学说,而是根据被压迫群众生活的困苦和难处形成的,革命的目标是为了国民谋福利谋幸福。此外,恽代英在关于革命领袖、革命党员的论述中,也多次体现了这一点,认为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为了大众利益着想,打倒压迫民众的黑暗势力,迎来光明。

四、现实启示与思考

不可否认的是,恽代英等革命先烈所处的年代距今渐行渐远,但其思想内涵和启示意义却远未过时,对新时代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启发意义。

(一)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地位不动摇

恽代英在《革命与党》《何谓国民革命》《怎样进行革命运动》等文章中提及了革命势力联合的重要性,他认为革命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需要坚强的革命党的领导,没有革命党的引导革命要取得成功是难以想象的。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掌握革命军队,革命逐渐走出了低潮。这也就从侧面印证了一个真理:办好中国的事情,主要靠党。而新时代的中国又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节点,攻坚克难势在必得,因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加强党的组织纪律性建设,使党组织更加具有战斗性和革命性

在最初成立互助社的探索中,就出现了“会员入会不久后即离会”“精神懈怠”“会员离校后无会”的情况,恽代英就逐渐意识到了纪律的重要性,逐步修订完善章程,加强纪律建设。国共合作时期,恽代英更是多次强调党员要服从党纲、党纪、党的领袖,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特征就在于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唯有此政党的革命性和战斗性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时至今日,这一思想仍未过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重视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是政党永葆青春本色的题中之义,唯有不断自我革命才能“不忘初心”。

(三)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培育,促使群众教育学习实践活动常态化

恽代英革命党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十分重视党员教育的重要性,多次强调要加强宣传工作。在《革命与“杀人主义”》一文中,恽代英就指出,“革命的党,要常给党员这一类的教育;不但要党员受指挥,而且要他们知道为什么受指挥。”这就指明了党员教育的两方面意义,一方面要接受领导,另一方面也要明晰其中原因。因此要不断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把好党员这一关,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注释]

①恽代英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13页.

②恽代英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02页.

③恽代英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02页.

④恽代英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95页.

⑤恽代英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95页.

⑥恽代英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87页.

⑦恽代英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60页.

⑧恽代英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95页.

⑨恽代英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95页.

⑩恽代英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96頁.

?恽代英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98页.

?恽代英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16页.

?恽代英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30页.

?恽代英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96页.

?恽代英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03页.

?恽代英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50页.

?恽代英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8页.

?恽代英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87页.

?恽代英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97页.

?恽代英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13页.

恽代英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76页.

恽代英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94页.

恽代英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87页.

恽代英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19页.

恽代英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26页.

恽代英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30页.

恽代英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68页.

恽代英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83页.

猜你喜欢

革命党恽代英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恽代英的两副对联
中华革命党时期廖仲恺在日活动的若干史实考辨
COMICS
《中国青年》创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