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览之窗

2019-03-05

党史博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特科夏衍胡耀邦

1982年邓小平与胡耀邦为何一起访问朝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为标志,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恢复了正常的国家关系;而与苏联、越南等国关系紧张,对立严重。对此,金日成心中充满了疑虑:“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吗?会不会倒向美国?还是可以信赖的盟友吗?”

为了解开金日成的心结,同時向金日成介绍新任的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胡耀邦,邓小平和胡耀邦于1982年4月27日至30日共同访问朝鲜。这次出访,中朝双方举行了三次会谈。

会谈中,双方主要谈到了中美关系、中苏关系。邓小平指出,中国与美国发展友好关系,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是重要原因,在涉及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中国是不会让步的;中苏关系总有一天会改善的。中国在美苏之间不存在选边站的问题,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胡耀邦向金日成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就,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方面会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引入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会坚持马克思主义,加强共产党的领导,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三次深入的会谈,双方了解了目前各自关心的核心问题和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找到了利益共同点,基本消除了金日成关于“中国会全面倒向美国”的疑虑。

(高云摘自《文史精华》2018年第7期,左晓冬、张宝星文)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贫困减少的变迁与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即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以经济恢复和增长为驱动、推动制度变革和体制改革(如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发展乡镇企业等),进而达到农村减贫和农民脱贫。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中国进入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自1986年起,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优惠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

2001年,中国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开发格局。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此后,扶贫开发工作进入解决和巩固温饱并重的综合性、“大扶贫”阶段。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要求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

(果农摘自《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8期,李海金、贺青梅文)

中共对1943年同盟国高层会议回应中的“范例”意识

1943年冬,同盟国接连召开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开罗会议及德黑兰会议。在对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及德黑兰会议发表宣言的评价中,中共多次表达了“范例”的观点,展现了其敏锐的政治意识及对中国战后政治前途的考量。尽管这些会议宣言当时并不直接关系中国,但其处置原则、方法、精神等,将来都极其可能运用到远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而这也正是中共密切关注这些宣言的原因所在。

莫斯科外长会议发表的《关于意大利的宣言》中,有“意大利人民有权最终地选择他们自己的政府形式”的条文。对此,毛泽东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声明,这就是说,将来意大利人民选择民主制度,还是选择其他更进步的制度,他们是有权利的。莫斯科会议对意大利而言是一个范例,将来将以此对待一切法西斯国家。”

《关于德国暴行的宣言》,中共同样持“范例”的看法。《新华日报》在社论中指出:“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宣言,虽然是对惩处德寇罪犯而发,其中的原则和办法,却应该普遍地应用。我们提议,对日寇也同样适用。”

关于《苏美英三国关于伊朗的宣言》,中共认为:“此次三国关于伊朗的宣言,又是一种范例。”中共之所以专门罗列伊朗在德黑兰会议中获得的各项保证,意在以伊朗自比,即:中共作为中国战场上的相对弱势力量,其坚持的敌后抗战亦对反法西斯事业有贡献,而根据伊朗宣言的精神,中共也应该获得不被国民党内顽固势力攻击的保障及盟国的物资援助。

(登高摘自《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3期,唐正芒、李国亮文)

张闻天如何说服群众

1933年2月至9月,张闻天针对当时党在苏区开展领导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现象,写下了《关于新的领导方式》一文,从说服群众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处理党群关系问题。

张闻天认为,要说服群众,就要真正解决群众在实际生活中的困难,使群众认识到,我们党是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而斗争的,是真正为了他们的利益而斗争的。

在说服群众过程中,要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对于一部分群众,由于不能理解我们党所提出的真正代表群众利益的纲领和路线,而做出有违我们党的意见的行为,绝对不能诉诸武力解决,而“只能向工人们解释他们的举动的错误,并帮助他们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去了解党的政策的正确”。二是我们党的政策不能真正代表群众利益的时候,我们党必须“重新考虑他的政策,修改他的政策,承认自己的错误”,绝对不能采取强迫命令的办法。

当然,说服群众并不意味着我们党必须说服所有的群众。张闻天认为,当开展工作时,只要说服最大多数群众就可以了。

(雅志摘自《学习时报》2017年6月21日,严国红文)

夏衍是“特科”成员吗

2015年,《夏衍传》再版。在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夏衍不仅是共产党人,而且是特殊的共产党人——他属于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中共情报系统的重要成员。……周恩来调夏衍参与筹建左联后不久,夏衍也成了中共特科成员。从此夏衍有了两个身份:公开的作家身份和秘密的中共情报人员身份。”

“成了中共特科成员”和“秘密的中共情报人员身份”,这两个大胆的结论,在没有直接材料证明的情况下,不仅不符合史实,也与夏衍自己的说法完全违背,而且夏衍第一次見到周恩来的时间是在“特科”结束的两年以后。

中央特科存在的时间是1927年11月至1935年10月。在上海潘汉年领导的文化统战和情报系统的两条线上,夏衍一直是以半公开的左翼文化人身份被定位在前者的位置上。他终身都有着地下党情结,非常珍惜这段峥嵘岁月留给他的不灭记忆。但是,地下党不能等同于“特科”。夏衍在很多不同的场合都说过同样的话:“我是帮忙做事,没有加入过(特科)组织(系统)。”

(维之摘自《档案春秋》2018年第8期,沈芸文)

“4分钱惊动中南海”事件

1979年7月20日,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的第一个工程项目五湾顺岸码头正式破土动工。交通部四航局在承建这个码头时,有大量土方待运。按8小时工作制,一天下来,一辆车可以运二三十车土。最初对工人实行的奖励制度,不与实绩挂钩,而是按旧有的评定方式,分成三等,按月发放7、6、5元奖金。工人把它视作工资(每月36元)的一部分,发是理所当然的,不发就怨声载道,并没有什么激励作用。

后来,四航局工程处改用新的奖励制度,把每天的工作量提高到55车,每车奖励2分钱,超额的每车奖励4分钱。就是这现在看上去微不足道的4分钱,当时令工人们精神大振,工作量翻了好几倍,一辆车每天运八九十车土不在话下。最高纪录是131车,一天就拿到4.14元,差不多是以前一个月的奖金了。

然而,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工作应该是比谁的奉献多,怎能比谁的钱多呢?“文革”中被批倒批臭的“物质刺激”“奖金挂帅”,又死灰复燃了。这些人不仅摇头,而且举报。上级部门也很紧张,马上下令蛇口取消这4分钱的奖励。

蛇口工业区建设总指挥袁庚不服气,请来新华社记者,写了一篇《关于深圳市蛇口工业区码头工程停止实行超产奖,造成延误工期影响外商投资建厂》的国内动态清样,直接送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手上。胡耀邦为这4分钱专门作了批示,肯定了蛇口的做法。仅仅一天之后,定额超产奖就在蛇口工地上恢复了。

这件事被戏称为“4分钱惊动中南海”。后来在蛇口港、华益铝厂等工程项目中,推出各种不同的奖励办法激励士气,就没有遇到太多阻力了。

(春风摘自《文史天地》2018年第12期,叶曙明文)

猜你喜欢

特科夏衍胡耀邦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夏衍巧改剃头诗
我的爷爷奶奶——夏衍与蔡淑馨
对艺术的尊重
夏衍的不敢
俄副总理辞任世界杯组委会主席
穆特科:俄罗斯体坛的操盘手
俄体育部长晋升副总理
胡耀邦夜宿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