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本课型,有效阅读“整本的书”
2019-03-05谢黎明
谢黎明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师要促使学生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量和阅读品位,尝试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然而,虽然不少学生对阅读整本书有一定的兴趣,但是不知道怎样展开高效阅读,阅读效果不佳。教师要围绕整本书阅读设计一些创新的课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型引导下对阅读产生兴趣,并学会阅读整本书。
一、导读课,引发期待
导读课指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己阅读的阅读教学课型。在这样的课型中教师是引导的主角,而学生则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要巧妙地设计导读课,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促使学生体验到审美和发现的乐趣,这样学生就能获得满足的情感体验,进而更主动地阅读整本书。
在《林黛玉进贾府》导读课中,教师可以用具有悬疑性的话语引发学生兴趣。“在课文中我们了解到了林黛玉进入了贾府,那么,她在贾府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大家是否想知道呢?”“有人说一百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那么,你眼中的林黛玉又是怎样的呢?”此后,教师可围绕作品的内容情节展开导读,将课文中的章节名展示出来,让学生猜测一下故事的发展:“通过这些章节名,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呢?你觉得谁会是这部作品中最重要的人物呢?”在学生对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还要鼓励学生对人物形象产生探究的欲望,此时给学生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作品中分别展现了哪些女子的形象,让学生读一下作者所写的判词,并根据图片和判词的内容猜一下指的是哪个人物。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对阅读整本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会主动阅读。
导读课的意图就是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所以,教师要采用提出悬疑性的问题、试讲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介绍作者概况、讲述时代背景等诸多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整本书的人物和情节。
二、赏读课,鉴赏细节
赏读课指的是在授课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具体的赏析方法,促使学生学会品味作品的细节。不少学生对阅读整本书缺乏兴趣,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大多只是停留在了解内容和人物的基础上,阅读一遍后就很难有再读的兴趣。而赏读课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不仅知其妙,更知作品何处妙,为何妙。
必修五的《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西厢记》的源流。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围绕作品的情节创新、结构安排、戏剧冲突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进行赏析。教师可以人物形象为例子,给学生展示作品中的若干片段,并鼓励学生进行赏析,说说张生、崔莺莺都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崔莺莺在遇到张生后的反应是什么?”学生发现:“她回顾了一下,一步一回头。”“封建社会不是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吗?崔莺莺看见张生为何没有躲避,反而还会对着他看呢?”学生意识到:“崔莺莺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没有被封建思想所束缚。”这样学生就找到了探究的方向,在自主阅读时也会着重探究人物形象。
在赏读课中,主要引导学生鉴赏作品的中心思想,其次要鼓励学生鉴赏作品的艺术性。若能让学生对重要情节进行深入品味,了解作品的立意和构思,揣摩作品的谋篇布局,欣赏作品中的好词好句,那么就能让学生感受到名著的魅力,从而更积极主动地阅读作品。
三、比较课,辨析异同
学者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时,教师可以围绕“比较”设计一种创新的课型,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比较,发现文体的特点,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感受情感的表达方式,从而辨析异同,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教授必修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进行比较,看看这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从人物形象、作品的主旨、悲剧性的体现等诸多角度入手展开了分析,发现这两部作品之间有一定的相似点,也有一定的不同点。学生首先提出了共同点,认为:“它们都是展现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主义的作品。”此后学生又从不同点这个角度入手展开了分析,认为:“梁山伯和祝英台在表示相爱的方式时,显得比较婉约,符合东方人的特点,而罗密欧和朱丽叶则显得更为奔放。”在比较课上,学生已经找到了一些异同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中继续寻找异同点,若能尝试撰写小论文则更好。有学生便在阅读完毕后从中国和西方文化背景这个角度入手,展开了更为深入的对比和分析。
学者王尚荣认为,阅读教学就是学习课文言语的精确妥帖,比较是极为有效的方法。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内容有很多,可以让学生从人物形象上选择对比点,可以在表现手法上选择对比点,可以将小说和影视剧作品进行对比。对比的角度越新颖,就越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练笔课,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在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内化,尝试输出。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时候也可设计练笔课,引导学生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可选择不同的练笔方式,能力弱的学生从仿写开始,而能力强的学生则可尝试续写、撰写评论性文章等。
在教授了必修二的《我与地坛》后,组织学生阅读整本书,细细品味史铁生的散文集。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自主练笔的活动,并在课堂交流中分享自己的创作收获。对于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等级的练笔主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你是否也为作者描写地坛的词句所感动呢?若要你模仿作者的手法描写某个景物,你会怎么写呢?能否写出岁月沧桑和人生感悟呢?”该主题针对的是词句的模仿。“对于作者来说,地坛是让他有无限回忆的地方,那么在你的人生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地方呢,尝试写一下吧。”该主题针对的是整篇文章的创写。“你是否喜欢《我与地坛》中的散文作品呢?你觉得该作者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呢?尝试写文章评论一下吧。”该主题涉及的是赏析方面。学生在练笔课中自主练习,并交流讨论,相互之间启迪对方的思维。
在练笔课中,除了鼓励学生展开创作,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交流互动,分享自己的练笔成果。通过对比原文、赏读分析等环节,学生拓宽了视野,从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了启迪,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整本书阅读指的是避免阅读碎片化,将整本书作为阅读对象的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是课外阅读中的重点。若要提升学生在课外阅读整本书的效果,教师要设计一些指导性的课程,促使学生了解怎样阅读整本书。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语言品鉴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