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提升课堂效率
2019-03-05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孔子提倡教学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个精准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
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从关键处提问、细微处提问、矛盾处提问、留白处提问、无疑处提问五个方面展开了实践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关键处提问:深入体会课文主题
所谓文本的关键点是指那些能够挖掘课文主题和重要观点的语句。教师如果能够紧紧围绕这些关键性的语句精心设计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能分析出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把握文本全局的能力。
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紧扣课题,提问学生,从课文内容看,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结合父亲的话“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不要担心下一步。”得出结论: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一步一步,化整为零,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的小困难,最终克服它们。我进一步发问,联系结尾的议论再进一步深入思考,学生经过分组讨论,豁然开朗:文章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树立信心战胜它。这样步步为营,设计有梯度性的问题,就像挖掘宝藏一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文本的关键处,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索欲,调动学生的思维动力,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建构和加深所学的知识。
二、细微处提问:启发学生探微发幽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是经典之作,文本中人物的一个细微动作、一句貌似无足轻重的话,甚至是一个词语、一个标点,往往都是开启文本殿堂的钥匙,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启发学生探微发幽。
《秋天的怀念》:“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我问学生:“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学生回答:“‘悄悄地’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地发泄内心的痛苦,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于是我又进一步抛出:“母亲出去是为了避开‘我’,让‘我’冷静,那么为什么又‘偷偷地’听呢?”学生回答:“‘偷偷地’写出了母亲不放心‘我’,时刻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这一切都说明了什么?”学生很快领悟了:“母亲无私地关爱、呵护着儿子。一个慈爱、细心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精彩的细节成就智慧的课堂,学生弄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
三、矛盾处提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艺术的实践告诉我们,矛盾冲突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教学提问也需要抓住突破口,善于挑起矛盾,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在课文中,会存在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教师可以适时地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深钻教材。教学《孔乙己》时,我引导学生讨论:“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故意提出:句中的“大约”一词是作者的猜测,不能断定孔乙己已死的悲惨结局;而后文的“的确”却说孔乙己已死是板上钉钉的、不容置疑的事,所以是矛盾的。我故意挑起矛盾,给学生设置了问题“障碍”,然后不在时机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一步一步引领学生明白:“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持生活,加上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这些矛盾加以挖掘,形成学生心理上的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进行了思维训练,领会了矛盾背后的本质与深意,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四、留白处提问: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材中有很多留白的文章,它能够激活读者的思维,引起读者的想象,从而建立起读者与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在语文课上,在文章的留白处有意识地引设话题,引导学生对作品留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填补,这是开启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例如,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略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有何好处?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描绘出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再如,《老王》中,“我不能想象他是怎样回家的。”请同学们展开联想,描绘一下老王回家的情景。在课内“留白”,在课外通过写作练笔加以强化,就能充分地挖掘教材资源,领略了语文之美,求得了文章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哪一种教学形式的留白,其实质就是要留给学生一个“悟”的过程,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都需要留白。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重视课文中的背景迷茫处、情感空白处、理解困惑处、课外延伸处,并在这些地方进行合理阐释,适时穿插,适度灌输,并有效地进行咀嚼字词、涵泳句子和悟段谋篇,就可以使学生得以感悟,终让课堂“拨开云雾见天日”。
五、无疑处提问:引导学生深钻教材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寻根究底,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有些文章看起来通俗易通,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于无疑处设疑,引导学生深钻教材,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引领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是否还有疑问,有些同学回答,文章就是围绕母亲写了几件事,浅显易懂。教师心中还有一个疑团: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问题一经提出,课堂立刻安静下来,同学们又陷入了沉思。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点拨: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在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是对我的“身教”,因此,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必须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实践证明,课堂上的有效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本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好每一个课堂提问,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