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语用关注学情,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9-03-05

语文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情课文教材

当“语用”一词在各种培训研讨中被频频提及的时候,会让我们想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表述的第一句话:“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何让理念从书上走下来,走到老师的心里去,扎下根,这亟须我们明晰方向,开展扎实有效的研究。今天的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还在不停地讲啊讲,生怕漏了什么,不给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学生不能真正经历语言文字学习的过程,老师习惯于告诉,学生被动地识记,对语文课越来越没有兴趣,美妙的文字在他们心里激不起一点儿涟漪。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的很多老师总是处于一种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他们在可怜兮兮地等待学生的答案,一个又一个地指名回答,终于答到心里去了,马上喜形于色,匆忙地进行下一个环节,学生也为自己能准确地猜度出老师的心思,暗暗给自己点赞。就这样,老师用大量细碎的问题牢牢地把持着课堂,他的眼里“没有”学生,心里“没有”课程标准,只有他的知识、他的设计,学生又怎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呢?试想,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会得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得到提升吗?学生学得怎么样,才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学定教,以学评教,应该成为我们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遵循的原则。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如何立足语用关注学情,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强化教材意识,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要用教材这个例子教什么,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在一二年级,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要学会有语气地朗读,特别是指导学生读好问号和叹号,训练的重点是一年级要把一句话说清楚、说具体;二年级要学习句群和一些有特点的表达方式,如比喻句、把字句、被字句等等;三年级要引导学生学习段的内部结构,领会段的结构形式,学习如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一段话写具体清楚;四年级开始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一些重要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习领悟各类文体的表达特点;五年级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与感悟。

二、教师的指导点拨要注意时机和策略

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要不要教师的指导?当然要!学生和教师是教学的双主体。教师不要这不放心那不放心,越俎代庖,要在重点的地方指导,在需要自己的地方该出手时才出手。教学其实一个收与放的过程,把符合教学意图的问题抛出去,让学生自己真正经历语言文字学习的过程,领悟内容与表达特点,然后收回来,由教师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提升,然后再放出去,让学生将学法迁移运用,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化认识和理解。

举例说,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一课,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硬说”是什么意思?有老师出示字典中的三个义项,让学生自己选择,正确的义项应该是“执拗”。用这么文言的词来解释,对小学生显然不适合。有教师指名让学生说,有学生认为是硬说就是“光说”,有的认为是“一直说”,还有的认为是“非得说”,“可等到正确答案了!”肯定这个正确的说法,然后告诉学生硬说就是“非得说”,这是我们老师一般的处理方式。可这位老师并没有这样做,她让学生们选择,“大家认为哪一种说法比较合适?”学生们选“非得说”,老师这时才告诉学生:“那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狐狸为什么非得说葡萄是酸的呢?”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没有马上站出来,而是让学生们自己思考,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在这个过程经历了真正的学习和思考,他们的收获要比教师直接告诉大的多。

三、教学要求要实、要细

经常听到课堂上学生在按老师的要求读课文,“你能读得再高兴一些吗?”“你能读得有气势一些吗?”学生根本没有进入情境,毫无状态地读下来了,我们的老师却违心地说:“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还有的时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只是一味地从朗读技巧上拿腔拿调地读,听起来真难受。学生读的没感觉,关键是情感上没有产生共鸣,要通过引读或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去,要多从内容上指导朗读。一些教学环节的设计一定要先想想为什么,对学生的发展有没有用。关于表达方法的学习,要通过比较和拓展,反复强化心理图式,重点指导学生领会,而不是告诉。再比如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哪些内容需要做批注,批什么,注什么,最好都有明确的要求,教师最好能提供范例,教师的示范可以有效地降低学习难度。

教学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语用、关注学情,深入地研读教材,引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获得“会学”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应有的发展和成功的心理体验。

猜你喜欢

学情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背课文的小偷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