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中流淌的智慧
2019-03-05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过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学中有时也会出现令自己十分“尴尬”的场面:学生心中有所发现但又不能说清楚,心有所悟但苦不能言,或者对于一个问题的抛出低头不语或无动于衷。这种气氛沉闷的课堂的确让许多教师都头痛不已。怎样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呢?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思维受阻的“穴”,选择灵活多样的疏通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智慧引领,把学生的理解和思考引向更加深入,将学生的探究意识进一步激发,使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锻炼,让学生多层次地体味了文本的深层含义。
一、智慧,流淌在“一知半解”时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自己能想得通、说得明白的,自然不需老师指教。但在学习过程中,文本中的有些内容学生似懂非懂,教师常会一带而过。其实在这样貌似理解其实并没有真正弄明白的时候,教师更要运用智慧,运用点金之术,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意识,真正领悟文章的内涵和作者写作的精妙。
《 广玉兰》是一篇散文,文笔十分优美,特别是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这一自然段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通过细细品味广玉兰花开的四种形态,学生已经对广玉兰“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特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总感觉学生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我就对教材进行了重组:
师:什么叫数世同堂呢?
生:数世同堂就是说几代人住在一起。
师:是呀,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师:请大家想象广玉兰花开的四种形态,根据它的特点写一写。
生:如果说含苞待放的花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那么刚刚绽放的花是天真烂漫的孩童,盛开着的花是沉鱼落雁般的少女,凋谢的花是内涵丰富的老者。
生:如果说含苞待放的花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那么刚刚绽放的花是充满活力的殷殷少女,盛开着的花是事业成功的中年人士,凋谢的花是饱经风霜的老者。
生:如果说含苞待放的花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那么刚刚绽放的花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儿童,盛开着的花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男儿,凋谢的花是慈眉善目的老人。
正是这样的训练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用两只眼睛看书,去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去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学生们也有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争着回答问题,闪烁的是孩子的智慧火花。
二、智慧,流淌在“各抒己见”时
《半截蜡烛》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这半截蜡烛中品味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聪明、机智及面对敌人时的镇定自若。为了让学生的感悟更加深刻,在课结尾处,我问:
“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是小女儿杰奎琳。
生:不对,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还有伯诺德夫人呢。
班级中出现了这三种意见,很明显,学生的回答都有些片面,接着,我进行了提示:“大家能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面对教学中生成的话题内容,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就要利用生成的话题组织学生与文本、资源、教师、同学等对话,为学生指点迷津,“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正确地看待问题,在相互交流中打开学生思路,解开学生心中的困惑,让学生在困惑面前豁然开朗。
三、智慧,流淌在“高潮迭起”时
每一篇课文都有会让读者引起共鸣之处,或者有所启示,或者留下深深的感动。在课堂高潮迭起的这部分,我们可以为学生留下一片让心灵自由驰骋的空白,即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留下独自体验的空间,留下自我陶醉的时间,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心灵乘着智慧的翅膀自由飞翔。
《船长》一课中,课文的29小节描写了哈尔威船长随着轮船沉入大海的情景:“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读过之后,我发现,学生都沉默了。我想,孩子们的心里一定很沉重,我抓住这个契机,说:
“这一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了大海,最先获救的妇女的孩子站在玛丽号上凝视着,其他乘客站在玛丽号上凝视着,船员在救生艇上凝视着,看着这一情景,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学生纷纷将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出来:
生:哈尔威船长,你这种忠于职守的精神让我敬佩!
生:哈尔威船长,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你却如此镇定,将60人成功救出,而你自己却牺牲了,你是这艘船上最伟大的人!
生:你是一个真正的船长。你的死比泰山还重!
生:哈尔威船长,你虽然沉入了深渊,但你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此处的课堂,文本流淌出的情感在学生心灵蔓延。这样的智慧引领,让学生在自己独特的心理世界里自由翱翔,带给学生的心灵体验是复杂的,夹杂着悲、怜、酸、痛,收到了意犹未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