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慧眼识材方显文韵
——作文审题失误例析

2019-03-05

语文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审题题目动物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在实际写作中,部分学生往只看材料的表面意思,对提示材料的背景语有所忽略,导致文章审题出现问题。所谓审题,就是正确揣摩命题者的“指令”,仔细阅读已给的材料,推敲出其中的含义和要求,明确命题者的提示。审题正确,就像把握住重心,吸引有效素材,所写文章符合文题的要求,胜券在握。审题不当,偏离题道,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全盘皆输。以下就以平时练习的几篇作文题为支架,谈谈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审题盲点。

一、界定范围,提炼话题

作文材料中会出现一些表示空间方位的词组,对所写内容的地点背景作了明确的规定。例如下面的作文要求:“四年的学校生活,你一定经历了不少事情,有愉快的,有感到委屈的,有……,选择一件你最想告诉别人的事情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题目自拟。”“四年的学校生活”就提示了孩子事情发生的地点背景,无形中限定了素材必须选校园生活中的,学生必须严格地在规定的范围内作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

可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发现有将近五分之二的学生笔下的作文远远偏离了地点背景这个轨道。其中有一篇作文的大致内容是:“在一次登山活动中,一向内向的小作者结交了一个性情相投的朋友,有了这个朋友,两人在课外经常交流、分享新生知识。不但收获了友谊,而且各方面的进步都很大。”洋洋洒洒四、五百字,富有正能量的立意,终究还是一场哀怨、无奈的结局。缘由何故?这是校园之外的事情啊!是啊,纵然把事情描绘得生动迷离,拨人心弦,那又如何呢?

再如这则作文要求:“我们的家乡福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景点可真不少,有具有闽都神韵的三坊七巷,有四季常青,苍松滴翠的鼓山,还有于山乌山……请你选取你最熟悉的,你认为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一段导游词,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有关故事。”现在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常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游玩。景物看在眼里,记于心中,写在纸上,应该是得心应手的作文。结果学生跳跃性读题,没有锁定“福州”这个关键字眼,即使文笔很棒,也难逃“厄运”。

所以,行文之前要先逐句推敲,抓准提示中的选材点。只有在既定的轨道上尽情驰骋,才能让读者领略到你的精彩纷呈。

二、探寻线索,脉络分明

“惟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为吾所施。”如果说文章中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耀眼的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起来的彩线。这样的连缀成串,使文章结构完整严密,叙事集中明朗,可见线索的作用非同一般。比如《窃读记》一文,字里行间都站着一个怯怯地藏身于书店里,匆忙而贪婪地阅读着的小女孩,课文的作者以“窃读”为线索,细腻生动地描绘了“匆匆忙忙赶到书店”、“心急如焚找寻书籍”、“依附在大人身旁读书”等几个场景,把主人公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是一线串珠脉络明,一线串珠如历其境。

看一个续写童话的题目:“太阳快要落山了,小猴捧着一个动物运动会上获得的奖杯回来,中途累了,正准备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从旁边的林子里走出来一只瘦狐狸和狗熊……提示:小猴、瘦狐狸和狗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接着写一个片段。要求:注意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题目中的关键词应该是奖杯、动物运动会,小猴、瘦狐狸和狗熊。四年级的学生爱幻想,善游戏,所以童话续编对他们应该是信手拈来。笔下的三只小动物各有灵魂,各有立场,形象立体鲜活,故事情节令人忍俊不禁。而所有这些优点集于一身的作文,到最后还是被下放到及格地带,究其原因是孩子们没有围绕“奖杯”这条线索,或是线索断了。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线索,有以人物为线索,有以事件为线索,有以情感为线索,建立线索意识,是写作文的一种内在要求。

三、把准形式,衔华佩实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阅读题目时应从材料整体出发,忌断章取义。

例如这篇作文题目:“老虎大王在森林里举办‘2018年动物选美大赛’,目的是要选出最美动物。小兔、小狗和小马都来参赛啦,它们都要在比赛中发言,介绍自己的美,老虎大王需做出最后的裁定。请展开想象,编写这个有趣的故事。”这个题目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介绍自己的美,二是小动物们都要发言,三是老虎大王需做出最后裁定。令人大失所望的是学生匆匆扫描考题,没把眼神定格在第二要素“发言”上。参赛的小动物都要“发言”,发言介绍自己美在哪里,采用“直接的语言”介绍“美”才是本文的表现形式。还值得注意的是,人物发言时要与神态、动作等组成一个联动的整体,否则,人物很难立体丰满。

“凡事走正第一步”非常重要。作文的第一要点,是迅速而准确地审题,即做到认真读题,定下心来咬文爵字;静心审题,仔细圈划关键信息。审题决定作文的生死成败,文意是写作的导航。只有审清文意,明白命题者的“指令”,笔尖下才会创造出美好的文学境界。

猜你喜欢

审题题目动物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三招”学会审题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