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矛盾入手,把文本读透
2019-03-05
孙绍振先生认为:文本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矛盾,是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不二法门。从矛盾入手,可以渐臻阅读教学的佳境。
一、抓住文本字句,把文本读细
在阅读教学中,假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眼光来审视文本,就会发现文本内部其实有许多地方会用矛盾的方法来表达作者思想,突出人物或者事物的特点。 教师要发现并运用这些矛盾因素,在教学的多重对话中,引导学生依托文本词句,进行有针对性地研读,细细挖掘文本的深刻意蕴。
例如《老王》中,有这样一句,“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在那儿多年了”。仔细品读“我”的问与老王的答,两者是矛盾的。作者问的是那儿是不是家,老王却只说“住那儿多年”。好像避开了作者的问题,避开了“家”这个词。为何会这样?抓住矛盾,提出矛盾,让学生直面矛盾,玩味矛盾。这个时候,学生对于老王的处境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老王的“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生活贫苦是一种苦,而漂泊无依,没有家是更深沉的苦啊。
再如《香菱学诗》里,香菱学诗“苦”的状态和“笑”的表情是对矛盾。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这对矛盾,带着学生从旁观者看香菱学诗走向香菱本人看学诗这样的深度;从香菱的外在表现走向香菱的内心世界。
二、生活经验与内容矛盾,把文本读宽
在阅读教学中,当遇到学生经验认识与文本的实际相矛盾时,教师可以“借题发挥”,激化矛盾,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认识超越文本,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例如《芦花荡》一课,分析人物形象时,学生讲到老头子的外貌是干、瘦、老。这时我提出,文章结尾说:“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这里称老头子是“英雄”,英雄的形象通常怎样呢?学生提到高大、威猛、强壮等,还有一位同学大喊“帅”!这位同学称自己所看的影视作品里的英雄都是这样的,比如美国队长、超人,武侠小说里的郭靖、杨过等。我认可了这位同学,他说的正是我们印象中的“英雄”形象。我又进一步提出问题,可是《芦花荡》里的“英雄”却又干又瘦又老。“英雄”不像“英雄”了,作者为啥这样写?
这个问题一出,学生的思考就更深入了,有的说老头子外表干瘦,精神丰实;有的说我们印象中的英雄总是太像神仙或超能力者了,老头子更接地气;还有的说其实老头子这样的外表很普通,作者就是想表现芦花荡地区有很多普通军民像老头子一样,也是“英雄”。
我在教学中引入了学生和教师对于“英雄”形象的固有经验,这种“英雄”形象的特质和文中老头子的“英雄”形象特质显然是矛盾的。
三、不同理解之间的矛盾,把文本读深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是有限的,而学生的理解可以是无限的。教师要善用这样的教学资源,例出学生不同的理解,激发学生深层次探讨。
例如,我校孙晓光老师在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时,请学生读迪桑卡的诗,这位同学读得很低沉,很哀伤。另一位同学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是孩子们在阳光下成长,应该读得轻快些,读出孩子们活泼、可爱,充满希望。这时矛盾就出现了,“悲伤”还是“快乐”?教师抓住矛盾,让学生展开讨论。一开始读的同学解释,他读得低沉,哀伤,是为了表现参与纪念活动的人们面对孩子们的墓地,想到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已经逝去而悲伤的情感。持不同意见的同学认为就该读出孩子们的活泼快乐,孩子们越活泼快乐,他们被残害的事实才越让人痛心。最后有同学提到,女演员读诗前,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我们今天读这首诗,正如此!历史,现实融合了。诗中描绘孩子们的画面是那么美,这种美被破坏,被扼杀,又是叫人多么悲哀!在一点点对矛盾的剖析中,学生对文本的叩问也一点点深入。
江苏省特级教师赵富良在执教《紫藤萝瀑布》一课时,带着学生解读重点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时,直接摘录了两位同学的不同理解:
“人生路上,总会遇到各种磨难坎坷,只要你全力拼搏,一定会有绽放光彩的一天。”——余牧文
“人都会死,而世间万物都会以繁衍后代的方式而继续生命,人的不幸只是生命长河中的尘埃。不要让不幸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张学成
这两种理解看起来有点像,其实很不一样。如果不把两种全然不同的理解摆出来,也许很多同学就稀里糊涂混为一谈了。到底哪一种理解更适合本文?再来细读这句话,细读上下文,按照第一位同学的理解,文中提到拼搏了吗?第二位同学的理解更强调了“生命的长河”,那“生命的长河”指什么呢?正是因为摆出了学生理解上的矛盾,才激起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并运用文本中与文本外的矛盾之处,巧妙组织教学,充分提升矛盾在文本中的教学价值,使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逐渐进入学习的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