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辅导员角色

2019-03-05张奕卓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张奕卓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引言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其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保障校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及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一支业务能力强、政治素养高、专业性和理论功底较为优秀的辅导员团队的支持。2015 年,我国教育部门颁布了《普通高等院校辅导员团队建设规定》,其中进一步细化了辅导员工作内容,并充分提出了“高效实施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减免学费等工作,加强学生奖学金审核工作和贫困生评优工作”的具体工作职责规定。由此可见,明确高校辅导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角色显得极其重要。

一、行使自身资助权力与积极承担责任的角色

2006 年9 月1 日,我国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正式实施,其中第二条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而在第五条规定中更是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即做好校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贫工作,带领学生勤工俭学,主动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习。辅导员作为高校一线管理人员,在贫困生帮扶工作中主要负责贫困生的认定、助学资金级别判定,具有一定权力,可以说,辅导员是决定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成效的重要人员。在贫困生资助人数出现差额时,辅导员具有在国家政策、高校规定范畴内的规则制定权限、受资助学生认定权限等,因而,高校辅导员最主要的角色是贫困生资助权力的行政人员。

但拥有权力的人往往容易出现滥用权力的情况,高校辅导员所拥有的权利也决定了其是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责任承担者。两者相比之下,辅导员承担的责任远超过自己所拥有的权力,不管是基于国家贫困生帮扶政策,还是确保评定流程及评定结果公正,高校辅导员都肩负着重大责任,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任何违规行为,将会面临严重的处罚,甚至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了解国家宏观政策与制定微观标准的角色

高校辅导员想要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就需要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帮扶政策及相关的法律规定,这是实施贫困生帮扶工作的首要任务。并要基于此,制定符合自身班级实际状况、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规则,明确实际资助的具体标准和流程。将宏观政策与微观标准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切实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得顺利开展。

首先,尽量了解国家政策,并将其作为重要指导。辅导员应时刻关注贫困学生资助动态信息,积极查找贫困学生资助方面的国家政策与有关文件,领会其中的重要精神,将其作为自身院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利参考。辅导员要尽量全面的搜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详细信息,按照国家所规定的,贫困学生应提供所在地相关民政部门出示的《贫困学生家庭详细情况》证明表格,并清楚填写《贫困学生资助申请表》,但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存在贫困学生和所在地民政部门同时填写的家庭状况表信息缺少客观性及真实性。针对这一问题,辅导员应精心设计调查表格,具体内容应包含是否申请过助学贷款、是否未按规定时间上交学费、家庭成员有哪些、父母身体状况与工作状况、家庭每年平均收入、负债情况、学生生活费用数额、电子产品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导员可亲自到贫困学生的所在地进行走访,以此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详细资料的真实性。

其次是指定具体的规则。在掌握全面有关信息后,高校辅导员应结合政策及文件,根据校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状况来制定贫困生帮扶工作的详细规则,孤儿这样的特殊贫困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识别,有难度的是处在中间情况的贫困生顺序排列和等级划分。辅导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制定操作性较强且能够量化的规则,对贫困学生平时消费、家庭成员结构等进行加权平均,重点偏向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慢行疾病以及学生平时消费水平较低等情况,同时还要对家庭负债等无法衡量的情况降低评选比例。此外,奖学金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其在贫困生中的排名来定,即使在评选助学金当中,也要制定能够体现贫困和优秀有机结合的评定标准,在帮扶救济的基础上鼓励广大贫困生努力学习,以此来促使其他学生刻苦上进。

最后则是保障流程的公正性。保障高校贫困生认定结果的公正性,就应确保认定流程的公正性。在充分了解申请贫困资助金的名单后,通过辅导员的引导以班级为单位成立贫困生评定小组,辅导员从每个班级选出6 到10 名学生构成资格评定小组。但评议小组的内部成员不能让辅导员来定,而是应从其他非贫困生资格评定的学生中随机抽取,在辅导员有序指引下开展家庭状况的调查表与申请表的审查工作。还要在评定前制定完善的规则,这样才能保障评定流程的公正性。此外,对未得到资助的贫困生个人资料保存好,便于明年优先认定,如果出现其他资助工程,也要对这部分贫困生优先考虑,以此来得到矫正公平。

三、实现困难学生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的角色

平等公正的体制与评定规则有利于家庭经济切实困难的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既要重视经济层面的问题,也要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情况。对此,在有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基础上,辅导员应努力帮助这些学生解决他们精神上的贫困,促进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这才是帮扶工作的真正目的和终极诉求。

1、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脱贫是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自身家庭境况、个人成长经历都和其他同学有所差别,他们的内心深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常这些问题都是隐性的,不容易被发现的。具体表现有从紧张焦躁变成郁闷心理,从自卑变成自傲心理,从嫉妒变成虚荣心理,从自我封闭变成偏激心理等,针对这类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殊照顾,面对这样的特殊群体,辅导员要深刻意识到贫困并不只是物质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包括思想上的负面、自卑、孤僻等不健康的心理情绪。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应以帮扶工作为入手点来实施思政教育工作,积极关心、保护、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情况,努力实现帮扶工作与思政教育双管齐下,以此来促进物质贫困、精神富足学生群体的构成。

2、辅导员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清楚认知穷困艰难的心理疏通者。

辅导员应积极引领广大学生科学认知穷困,这是他们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应让学生意识到,物质贫穷对人的一生来说并不可怕,可将其视为对人的锻炼,是人生巨大的一笔财富,相比之下,心理富裕才是关键。对此,高校辅导员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和策略引导贫困学生,努力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鼓励他们以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艰难,消除贫困学生的自卑感,提高自信心,让贫困学生顺利毕业,健康的步入社会。心理疏通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辅导员应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动沟通交流,通过物质扶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切实走进贫困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降低精神贫瘠的现象,让每一位贫困生都能充分融入到校园生活当中。每个贫困学生的成长背景、成长经历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面对已经成年的辅导对象,高校辅导员想要顺利开展工作,需要从理解和尊重的角度出发,真正站在贫困学生的立场为他们着想,并且还要主动引导其他学生在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本着一颗平常善良的心对待班级贫困生,尽可能尊重与充分理解贫困生,让高校资助工作变得更加人性化。

第二,辅导员应联合院校团委及各个部门来组织健康有益的励志实践活动,比如开展观看励志主题的影片、阅读经典的哲理文学作品以及组织班级探讨合作等,探讨的主题可设定成人存在的意义、人生的定位、人应怎样生活及回馈社会等。通过隐性教育来帮助广大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转变他们以往偏激、不自信、孤僻的性格,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结语

目前,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各大院校贫困生资助规模的不断扩大,资助形式也变得愈发多元化,资助目标进一步优化,这为高校辅导员开展贫困生帮扶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辅导员应明确自身在资助工作当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进而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以便更好的促进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