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

2019-03-05杨高云罗曼琳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志愿者思政

杨高云 罗曼琳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大学英语”是高职生在大学期间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课时较多。高职英语教师往往仅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和应用能力训练,缺乏结合教材内容对大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作用仍未引起高职教师足够的重视。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程,在全程育人的过程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巧妙融入思政内容,提高高职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如何全面落实全国高校工作会议精神,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有其深远的意义。笔者试图依据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对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作一探索,通过适当的场景和情境,以具体可操作的载体融入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引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 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习得是发生在具体情境中的一种活动,在没有现实背景的情况下所获得的知识是不具备实践意义和作用的。情境学习理论还认为,学习应是情境、文化和学习活动的共同功能,学习需要社会交互与合作,脱离个体生活的真实环境来谈学习是毫无意义的[2]。由情境学习理论可知,将思政教育渗透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中去了解掌握思政理念及语言知识。该理论重视学习者参与真正的情境实践,肯定人的认知过程是知识和情境交互作用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即学习是在特定活动以及特定情境中发生的,知识和活动、个体和情境不能分开。要使学生真正接受思政的理念,教师需倾注心力,结合适当的情境,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入语言学习的真实情景中。因此,在情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在渗透思政教育时,需将思政教育置于实际情境中讲解,采用情境教学法,使思政教育融入语言学习的真实情境中,让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实践训练中认识和理解思政知识。

2 情境认知理论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寻找相关的思政情境视频,以视频开始情境导入课堂,通过情境为学生搭建学习知识的桥梁。然后教师根据不同单元的语言教学主题,融入合适的思政教育材料,将其置于实际情境中讲解、演练,通过视频、实证,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该主题的思考和讨论,最后通过教师举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 第2 单元表达感谢这一主题(“Thank you,volunteers——感谢你,志愿者!”),采用情境教学法设计其教学过程。文章主题是感恩。课文涉及感恩节及在感恩节如何向志愿者表达感谢。教学设计分明暗两条线:明线是通过词汇学习、重点句型讲解、泛读、精读来理解阅读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暗线是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江一燕山村支教视频,通过情境导入以及课堂活动:如何对凉山英雄父母表达感谢,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懂得感恩是什么、为何要感恩、如何去感恩、感恩将带来什么,将“心怀感恩、与爱前行”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1 情境导入

观看江一燕山村支教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志愿者工作。然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做志愿者工作,做志愿者工作给社会将带来哪些好处;通过问题回答,让学生懂得志愿者工作是个人回馈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它让社会变得温暖美好,人间充满爱和友善,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询问学生应如何感谢这些志愿者,引入主题“Thank you,volunteers——感谢你,志愿者!”。

2.2 课堂讲解

课文主要内容是陈述对志愿者表达感谢的五种方法。通过快速阅读找到5 种表达感谢的方式,然后让学生讨论中国人是如何表达感谢,使学生明白中西方表达感谢的文化差异。

2.3 实践运用

教师给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凉山救火英雄事迹的视频,让学生结合情境分组讨论策划如何对英雄的父母表达感谢,使其感受到温暖和爱,得到心灵的慰藉和关爱。讨论部分利用阅读文章的脉络,学生将学到的语言知识通过协作的方式运用于实际交流中,同时,使学生知道如何表达感恩,将所学知识付诸实际。

2.4 课后拓展

要求学生在社区养老院做一次志愿者工作,并分享做志愿者工作的感受,将“心存感恩,与爱前行”的理念付诸行动。通过对感恩的学习,学生懂得了为何感恩、如何表达感恩,学会了主动帮助他人、关爱他人。提高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志愿者服务意识。学生不仅在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并且了解了回馈社会的实际意义。通过亲身体验志愿者工作,学生更加清楚认识到感恩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5 课程评价

阐释如何将从个人层面的感恩到心怀感恩与爱前行的理念融入教学评价中。首先,要求学生观看情境导入视频,完成个人任务(人们为什么做志愿者工作,做志愿者工作给社会带来什么好处)。然后,在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分组完成3 个团体任务:1)比较中西文化表达感谢的不同方式,举例说明生活中如何表达感谢。2)结合社会实际策划如何对凉山英雄的父母表达感谢,用英语和图片的形式分组呈现小作品。3)课后到社区养老院做志愿者工作,将这些任务全部纳入课程评价。通过师生合作评价对实践运用过程中各组的优秀作品进行语言输出的质量和观点内容进行评价[3]。教师确定评价焦点为感恩这一思政元素,选取优秀学生作品中表达出色的词组、句子、篇章进行点评;然后,引导学生互评和小组讨论并在班级分享修改后的优秀作品;最后,教师给出修改样本让学生完善各自的作品。让学生在多次语言输出的实践过程中,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渗透。

3 启示

3.1 遴选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应该吃透教材剔选出符合新时代精神、凝聚新时代智慧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语言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在小组讨论或者辩论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由于媒体的飞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思辨能力,避免过度受到西方思潮的冲击、丧失文化自信、迷失社会主义信仰。

3.2 构建与主题相符合的学习情境

教师对学习发生的场景或教学情境做出精心挑选,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获得语言知识和思政教育。学习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并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在情境中演练,构建新旧知识的桥梁,使学生自主完成从接受知识到产出语言的过渡。比如以环境为主题,教师课前可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收集环境与气候的资料,同时通过教师准备相关视频资源、微课等多样性的教学内容输入,结合各种情境谈论天气,以表达天气的英语词组、句子和表达谈论天气的对话,相继展开天气和环境的关联讨论,最终在语言输出中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实现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的语言产出。

3.3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讲练结合的课堂模式

教学模式将影响课堂气氛以及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一方面,思政教育的讲解应与现实紧密联系,使艰涩的理论变为可理解、接地气的语言,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不仅要求掌握理论知识,亦要能在不同情境中实践应用知识。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如课堂演讲、小组讨论、辩论、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

3.4 重视思政教育教学评价

思政化的教学评价应融入教学全过程,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测评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测评的结果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通过教学评价实现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意义和价值做出判断。思政化的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的衡量标准,将育人置于首位,将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渗透于教学全过程,做到以评促思、以评为学[4]。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志愿者思政
志愿者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是志愿者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