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探索

2019-03-05黄天霞

江西农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课程体系规划

王 江 黄天霞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 741020)

城乡规划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城乡规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旅游规划、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农业经济、生态环保和水利工程等专业。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的时代,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同时,城镇规划从“简单增量”转向“优化存量”,建设空间从“生存空间”转向“复合空间”。鉴于此,进入新时代,面对城乡建设新特征和人才需求新趋向,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如何调整专业培养定位,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是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转型发展的关键。

1 新时代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特征

1.1 城镇化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长至2018年的58.5%,年均增长近1个百分点。尤其是2000年以后,年均增长达1.24个百分点。根据诺·瑟姆S曲线,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为60%~70%以后,其城镇化进程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或者趋于稳定阶段。另外,随着新时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和乡村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善,乡村生活吸引力逐步提高;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大城市生活成本逐步升高,城市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1.2 城镇规划从“简单增量”转向“优化存量”我国以往的发展是以低的土地价格和低的污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1],但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将面临严重的土地资源紧缺问题和城乡环境保护压力。所以,城镇规划的方向将从“简单增量”向“优化存量”转变,对低效用地再开发则是城镇化转型的重点。

1.3 城镇建设从“生存空间”转向“复合空间”长久以来,我国城镇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建设“生存空间”,新增住区是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城市居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新增桥隧、道路是满足某地通达的基本要求,布置厂房是为了满足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些都是作为保证居民的基本“生存空间”进行规划布局的。而进入新时代,城镇建设中刚性需求减少,形成复合空间来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例如,老年居住社区中引入护理空间,低收入人群居住用地引入公共服务设施和休闲服务设施用地,以复合空间解决新时代下人口老龄化和低收入人群的保障等社会问题。

2 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对策

2.1 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应结合地域特点目前,有70所职业院校提供全国城乡规划专业。其中,约80%是基于建筑课程,约15%基于工程课程,如测量、道路和环境,约5%是基础课程,如花园和土地[2]。通常,学生第一学年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第3年进入实习和毕业设计,真正系统地让学生学习规划知识和规划技能的时间只有1年左右,其课程更类似于建筑学下的城市规划方向,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这种课程设置最后只会导致脱离时间和空间的背景来研究城乡规划,使学生以同一个范式来对所有项目进行设计,从客观上造成了我国现今千城一面的悲惨现实。在新时代盘活土地存量的大背景下,城乡规划工作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满足规划对象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并结合各自地区和学校行业背景,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2.2 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应结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进入新时代,面对城乡居民的新需求,未来城乡规划要采取低碳、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保证毕业生能跟上生态、低碳的发展大势,新的课程体系势必要在城乡规划课时设置中增加关于城市生态学、城市环境物理等相关课程的课时,使学生不仅将生态节能的理念融入规划设计的构思中,还要将环保、低碳落实在深化设计的各个环节。还应引入生态评价和相关软件的课程学习,鼓励学生以生态、节能作为评估方案的一个必要指标;通过对比经济主导的单目标规划设计和新时代下经济、环保、人文等多目标协同规划的异同,积极引入老年社会学和行为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为了强化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结合,也要设置社会经济和社会公平理念引入规划片区的典型案例研究的相应课程。

2.3 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应结合城乡文脉保护需求整个城市空间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通过对城市的实例研究,以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在真实案例中的使用为切入点,紧扣我国迈入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在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规划开展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相应的协调方法。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课程体系规划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