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人”到“现实人”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探微
2019-03-05李星
李 星
(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100871)
当今,“人”被提高到了“本”的至高地位,人的发展作为最高目标予以追求。但是我们首先在学理上明晰“何为人的本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其重要观点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何谓人的本质?简言之,就是考察人如何成为人,人之为人与人之发展的问题。德国古典哲学家大多是从人的普遍性去讨论人的本质,马克思对此展开批判,他说“德国哲学是从天国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上说的、思考出发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1]“对于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2]然而,说起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大多数人都会将“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马克思最正宗的观点,而不理会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其他观点,或者认为马克思的其他观点是错的,是被马克思自己所摈弃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历史的维度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看法,他起初深受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后来又逐步摆脱费尔巴哈,提出从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角度来定义人,形成了向存在主义转向的趋势,最终形成相对成熟而真实的“人的本质”思想。
纵览其著述,马克思有多种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分别是“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费尔巴哈在《基督教本质》中提出这一命题,马克思充分肯定这一命题的重大意义,并在之后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支持立场。);“人的本质是劳动或实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这样的命题);“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的本质,也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及“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此外,马克思还从人的特殊个体本质来看人的本质,以及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探讨人的本质。马克思开始于探寻人的理想本质,后来转而研究人的现实本质,此后又找到影响人的本质的重要因素,最后,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看作人的本质的完美实现,在那里,人的理想本质和现实本质达到契合和统一,人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是不断演进和不断成熟的,不仅彼此之间存在有机关联性,而且也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解读的不断深化与认识上的重要转变。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转变历程以及思想转变的原因,以助于剖析人的本质。
一、人的理想本质
什么是“理想本质”?即某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核心是“应该”,是价值层面的本质追求。“人的理想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应该是什么”或“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认为人的某方面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在价值上是最值得追求和认可的。马克思深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最初研究人的本质问题时,努力寻求“人的理想本质”。马克思采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将“人”定义为“人是……的动物”。此时的马克思是“仁者型”哲学家,将“应该”作为首要任务来追求,认为人应该具有的状态才是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要为人寻找一个价值标准,那么应该将什么作为人的价值标尺呢?起初,马克思认同费尔巴哈的“人的最高本质是人”,认为“人”本身就应该是人,“人”就是人的价值尺度,应该“以人为本”,而反对将上帝、物质或者理性作为人之本。这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这就向之前的神学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也向黑格尔的神圣理性主义提出了质疑。
后来,马克思逐渐不满足于费尔巴哈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马克思认为,寻找人的本质要在人的内部去寻找。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不再认同费尔巴哈将人的类本质看作是理性、意志和爱。在《手稿》中,马克思曾提到“《二十一印张》文集中赫斯的几篇论文”,并指出其中赫斯倡导一种行动哲学(Philosophie der That)。……要自由的行动(Freien That)。赫斯的行动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赫斯的自由行动概念,引导马克思想到将“自由活动”作为人的类本质,于是,马克思将“自由有意识的活动”作为自己对人的价值预设,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的本质是劳动或实践,即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3]。此时,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人先天潜藏的,存在于人的主观世界当中的,是一种属人的内在因素。进而,马克思从人的类本质出发,关照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创立了人本学的异化史观和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用实践这一因素将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程度地区别了开来,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底线,“人应该是自由自觉地活动,即自由自觉地劳动的动物。”劳动在人的众多属性中是最重要的,而别的因素与劳动相比要次要些。但是“自由自觉地劳动”只是纯粹的隐蔽状态。
马克思在《手稿》前半部分中表达了人的类本质的观点,即自由有意识的活动,并且坚持此观点,以此为据,开始提出并具体阐述自己的异化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但是也就是在其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发生了思想的转变,在《手稿》的后半部分,提出了新的观点。具体表现为马克思的思考框架从孤立个人开始转向社会关系,他对社会理解与说明随之由以往的诉诸人的内在因素转到诉诸外部经济关系的解析上。其实在费尔巴哈那里,“异化”是指自我意识将自己变为对象或者他者,是纯粹消极的、狭义的和单方向的,是用孤立的眼光来看待人,并且只是意味着人的自我丧失。费尔巴哈说,“为了使上帝富有,人就必须赤贫,为了使上帝成为一切,人就成了无”[4]。这样的异化必然要求人们进行批判和改变,对应到现实社会便要进行推翻资产阶级革命。早年,马克思是一名青年黑格尔派成员,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并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在《手稿》前半部分,马克思的异化是费尔巴哈式的。马克思对异化进行激烈批判,将异化视为一个要彻底消除的消极因素。他认为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的关系是异己的,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自己越赤贫。按照这样的逻辑,工人应该拒绝把自己异化给对象,拒绝让自己异化到社会中,这样的结果就是使人孤立化而无法获得社会性。这样,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消极的。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四种异化形式,分别是人与人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人与人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以及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最后是人与人相异化。前三种异化都是孤立人的异化,或是“抽象的单个人与自己的本质之间的异化,不可能超出单个人的范围。”[5]马克思认为从前三个异化必然推出第四个异化,即工人与资本家关系的异化,也许此时的马克思是无意间踏上从人与人关系角度来研究异化的道路的,但是客观上,第四种异化表明马克思已经超出了费尔巴哈的影响,开始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待异化问题,是马克思思想转折的重要一点,转向对交往异化的研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后面的《穆勒评注》中,马克思已经有意识地转向了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认为“和黑格尔比起来,费尔巴哈是极其贫乏的”[6]并构筑了交往异化论。
黑格尔确立起了异化的基本含义,他的异化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化现象。黑格尔的异化概念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指主体的自我异化和自我复归的否定之否定的运动,其环节有三:(1)自我意识将自己变为对象或他者;(2)经由再度扬弃异化,从对象中返回自身;(3)在此过程之中,自我意识从抽象性逐渐上升为现实性。因此,我们认为:“黑格尔的异化是一种广义的异化,在此意义上,主体非但没有失去自我,反而还使自己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异化对于主体反而具有积极的意义。黑格尔的异化概念还是指个体将自己的个别性外化给外部世界,然后再经过教化,从外部世界上升为普遍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首先将自己的本质外化给对象,然后再通过将这一对象物转让给他人而获得社会属性,这样才能获得普遍性。异化与社会性的获得是同步的。”[7]
黑格尔的异化主体是单个人,但是通过异化,产生了“自己与其他一切人的对象物之间的关系,主客关系也转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相互异化,从相互异化出发推出人的社会关系规定。”人的异化产生相互异化,并发生物象化,形成普遍交往的市民社会。在《手稿》后期,马克思意识到了黑格尔异化思想的高度,由费尔巴哈转向了黑格尔,并且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解释路径的方法论转变。马克思不再用人本身来规定人,而是由人之外的社会关系这一外部因素来定义人。
二、人的现实本质
马克思接受了黑格尔的异化理论,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定义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后天在人的劳动等行为中生成的,同时,人的本质规定亦由此从自由自觉的活动转移到社会关系的总和上来。人的本质是在后天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由唯心转变为唯物。马克思认识到将劳动或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其一,实践只是将人与动物做了区别,并未划清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其二,劳动只是马克思理想中的人的本质,而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自觉地活动”,人处于被各种形式地异化的状态。马克思不满足于“理论的批判”,采用社会关系视角,寻找人的现实本质。“现实本质”与“理想本质”相对应而存在,其核心是“是”,即事物的客观面貌,“某事物事实上是什么样子。”“人的现实本质”即“人的本质事实上是什么样子。”“人的现实本质是什么”等同于“什么因素或属性在现实中决定着人的存在及变化”的问题。马克思采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方法对人的现实本质进行了规定,即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一个不断流变的过程,并且本质因素和非本质因素之间还会发生某种转化。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是一种孤立的、抽象的、内在的和无力的普遍性,并没有对现实进行考察和批判,自由有意识的劳动是美好的价值追求,但是它对现实只有作为批判依据的作用。受黑格尔影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使一个人称其为这个人,如果改变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则可以改变这个人。社会关系决定一个人存在和变化,人的问题是由社会关系的不合理而造成的,也要通过改变人的社会关系来解决。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关系,其中的生产关系是最主要的和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在社会关系的经纬线中被定位,这样,人的本质就具有了现实性。马克思从现实的视角把“现实的人”作为其考察人的本质的出发点,认为“人”是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而不是意识意义上的人,而且人在从事物质生产过程中进行相互交往,每个人都处在关系中,现实的人是自然性、意识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体,人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马克思反对抽象的人。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人们脱离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来讨论人的本质的根本缺陷。立足实践与现实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明确地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把对人的关注集中到了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命运上。这一观点从社会性和历史性维度来看待人的本质,被认为是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最为经典的表述。
马克思在提出“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之后,就不再提之前的劳动是人的本质,但是这并不一定代表马克思否定了之前的规定,是因为马克思是一个革命家和实践家,他的重心由理论研究转移到了现实分析,以求对现实做出改变。而且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只能将人与动物相区分,引入社会关系的维度,社会关系超越了劳动,将人与人做出了区分,并引入了历史的维度,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关系,所以,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有不同的本质,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流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人的本质”理论继续推进,不再满足于笼统地将社会关系总和作为人的本质,而是抓住社会关系中最关键的一种——生产资料的生产关系,作为人的本质的决定因素,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在于人会进行自由自觉地劳动,更在于人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人就是什么样子,人生产的物质条件决定人的本质,生产关系决定人之为人。另外,经济关系决定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等一切关系,所以可以说,物质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关系,进而推出物质生产关系决定人的本质。
总之,通过黑格尔异化理论作为桥梁,马克思找到了人的现实本质,在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是一个历史的流变的过程。马克思还进一步抓到了社会关系中具有决定作用的物质生产关系,认为物质生产关系根本地决定着人的本质。人的现实本质并不完美,与理想有很大差距,但是真实而有力。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理想本质和现实本质达到统一,那时候,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每个人都具有全面而充分的社会关系,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每个人都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用社会关系来定义人的本质,就突破了传统的本质主义定义方法,否定了在现实社会中,人有天生具有的普遍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并且是动态的,是特殊的。这实质上是一种存在先与本质的存在主义哲学倾向。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先有人,然后才是什么人,没有普遍的人性。人在活动中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使自己成为某个样子的人,才具有了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8]这充分表明了马克思对传统的本质主义的否定。“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人的社会关系是在后天形成的,所以人的本质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具体的。
三、人的本质之内构与特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理想本质说与现实本质说并不是对立和冲突的,而是有机统一的,二者通过实践而统一起来。应从实践的思维方式来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可以说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点是“实践人本说”,马克思始终以实践作为立足点、思维方式和逻辑线索来研究人的本质问题。人的本质由作为实践的物质生产而决定,人在实践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人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本质,人在实践中最终实现自由自觉和全面发展。所以,理想本质和现实本质统一到一点:实践性才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将自己关于人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通过实践,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其中,人真正形成为人。
首先,人的本质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因为人本身是具有意识的客观存在物,人的实践是主观参与的客观活动,人的需要也是主观和客观的混合。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客观的,如所从事的职业、家庭关系、民族关系等。其次、人的本质是后天不断生成的,而不是先天具有的,因为人的实践是后天的活动。再次、人的本质不是固化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或者说是历史的,随着时代的变更,人的实践活动不断变化,造成人的社会关系不断变化,如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会变化,最终导致人的本质不断变化。我们要动态的眼光把握住变化中的人。此外,人的本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本身是自然存在物,有自然需求,如吃喝住等,任何无视或否认人的本质具有自然性的言论必定是不切实际的,同时,人还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存在物,所从事的活动是社会活动,这样,自然性和社会性就成为人的本质中矛盾又统一的特征。
人的本质是有层次的开放系统,有最低的本质,也有最高的本质,有现实的本质,还有理想的本质之分,最低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它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现实的本质是人的具体的真实的本质,在现实中,真实的人常常是被异化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斗争,人的异化不断被扬弃,不断趋向理想的本质,而理想的本质则是人所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它指引和推动人不断实践,不断进步,使人的本质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实践为手段和中介,理想的本质不断变为现实的本质,人类也不断进步。共产主义下,人经过异化和异化的扬弃,重新成为人,人发生了质变。
综上所述,人不同于动物,“人就是那种其行为无限‘面向世界’的未知者。动物则没有‘对象’;它只是亢奋地生活,与它的周围世界为一体,”[10]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出发于理想本质,之后受黑格尔影响,他于是保留理想本质并同时转向现实本质,并挖掘出其他的影响因素,这样,人的本质就由单一平面变成多面的立体物,并由静态变为动态的生成过程。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此时理想本质与现实本质实现统一,现实的人成为理想的人。我们认为: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人是以环境为背景,在实践活动中展开自我、异化自我、塑造自我的不断追求自由而全面地发展的独特社会历史存在物。马克思主义哲学启示我们人是开放的系统,要对其进行与时俱进的研究,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多个视角多种方法来探讨人的本质,它蕴含着取之不竭的丰富宝藏,值得我们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