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实兼从容
——谈《老王》的语言风格
2019-03-05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对作者产生判断是教材解读的基本思路。《老王》一文自引入教材以来,笔者看到了不同的解读,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从多元解读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必要的,但如果只是追求解读的多元而偏离了作者本意和价值本义,那这样的解读同样是要不得的。《老王》作为杨绛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领略其语言所体现出来的平实、从容风格,是读懂杨绛先生的基本要义。
一、从语言到作者内心
文本是以语言写就的,在对语言的加工中领略语言特点,是文本解读最基本的方式。当对《老王》作出一些另类解读时,其实也可以通过这些语言来判断作者的意图。应当说文本解读是不拒绝批判视角的,但是批判不能基于主观臆断,而应当立足于文本本身。
诚然,《老王》一文中,能够读出作者对于老王的某种优越感,这是否是加了引号的人道主义与同情,又或是无情,就值得商榷了。从社会身份的角度来看,作者杨绛是高级知识分子,而老王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甚至是普通人都不如。在这样的高度差别之下,杨绛先生愿意写老王,又怎么可能是无情呢?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无论是初中语文教师,还是其他一些批评者,恐怕很难真正立足于杨绛先生的角度去认识老王。因此只能通过杨绛先生的文字去认识老王,进而猜度作者心中的本意。这就需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语言了。
譬如,“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这样的文字读来,确实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可以想象,换用细腻的文字读下来可能会很动情,但那种文字下的老王还是真实的老王吗?因此对比下来,尤其是上下文通读下来,恰恰是这种写实的文字才能够更好地描写出一个真正的老王。
二、从文本到社会万象
既然作者内心是想写一个真实的老王,又或者说对于绝大多数读者而言,能够在《老王》中读出一个真正的老王(实际上批评者也正是因为老王太过真实,与预期中的温情、同情有差距,才发出批评之声)。作为教师有必要立足文本,放眼社会,去认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眼中的普通人物。
其实通读《老王》,文中无论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是普通市民,都离不开柴米油盐,很多故事也是围绕它们而展开:“田螺眼”后的不幸或更深的不幸,“送”鸡蛋的老王与“我”给老王的钱,“我”一再追忆老王和我的对话……其实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在邻里交往的过程中,都有着这样的生活细节,也都有着这样的来来往往,这就是社会万象。而杨绛所描写的社会万象显然有所不同:她对老王的描述非常“中性”,由于缺乏人们所期待的社会上层人士对底层人士的同情,因而读来便感无情。但是如果超越这种简单的怜悯需要,又或者说站在作者的角度来认识老王,尤其是以作者曾经的经历来认识老王时,就会发现,正是这种“中性”的描述,才能反映社会的真实。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知识分子的检点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其引领性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和都有很大的意义。在评价者看来,知识分子的“检点”类似于鲁迅先生所说的“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其实杨绛先生在阐述“幸”“不幸”“更深的不幸”时,已经深有检点意识,在文中几乎没有提到其经历过的“文革”造成的怎样的“更深的不幸”,不应当成为基于本文认识作者对老王的死角。
三、领略作者语言风格
这个时候回到教学的层面来认识《老王》,来认识《老王》的语言风格,也就有了更合理的个人视角。诚然,作者描述的老王是有些冰冷的笔触,然而在这个笔触的背后,淡化了一般人所期待的怜悯与同情,却有了大多数人忽视的对社会的深刻反思(课文的最后一段)。这相对于传统人物描写而言,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与阅读者的心理期待也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是形成一些批评性认识的根本原因。但对文本的解读,从来就不能只基于阅读者的视角与期待来进行,先认识作者,认识作者的写作心理,知晓作者的描写风格尤其是生活背景,以符合作品时代背景的睿智目光去解读文本,这才是文本解读的根本之道,才是领略作者语言风格的正确选择。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以为对语言风格的反思结果就是:原文不是以大义凛然的语言风格出现的,而是以中性的笔触出现的。这种平实且从容的语言风格,描写出了一个真实的老王及其真实内心,这个内心不如人们期待的那样完美,但正因为这种有缺陷的语言风格,使得阅读者能够不受作者的光环所扰,在阅读的过程中能面向社会,面向自己去拷问自己的灵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老王?老王是否具有一种符号意义?作者的自省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文章的批评者,也正得益于这样的语言风格。
故而笔者以为,在《老王》一文的解读中,在本文的教学中,带领学生认识到文本语言风格的平实、从容,解读本文的时候或许会少了一些情感上的浮光掠影,但却多了一些面向社会与人性的深刻思考,而这不正是文本解读所追求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