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对策
2019-03-05贺明慧董秋婷
贺明慧 刁 军 董秋婷 刘 菲 张 蕊 白 静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气象局,辽宁沈阳 110168)
1 农业气象服务的工作内容
1.1 对灾害天气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进行预防和控制 农业气象服务应为农业部门和相关工作者提供准确、可靠的天气信息,尤其是对农作物生产影响较为明显的信息,如高温寒潮和旱涝灾害等。精准的天气信息可使相关工作者依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减轻灾害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2 气象和农业的实时监测 采用地面监控网络参数和遥感技术可全天候监测天气的变化以及农作物生长状态等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更为科学的应对方案,或者结合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生长状态和收成等信息,科学管理农作物,从而将气象服务更加全面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保证农业增产增收[1]。
2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
2.1 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当前,很多农民在生产中依然采用相对较为落后的种植模式,这种种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2]。在农业生产中,运用传统落后种植模式的农民不能依据天气的变化对种植活动进行适度的调整,生产行为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且缺乏对气象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因此不能很好地调整种植活动。基于此,在当前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让其掌握更多的气象知识。
2.2 气象服务信息公布渠道多样化 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且无法及时获取气象信息,再加上传播气象信息前通常需先向政府报告,之后逐级传递,所以这种气象服务模式使农民很难及时了解并掌握气象信息,无法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在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中,让农民及时获得气象预报信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3]。
2.3 提供丰富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人们为了追求健康的身体,对绿色生态食品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因此出现了特色农业和都市农业等新型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也因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就要求种植人员必须掌握更加全面和可靠的气象信息。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需求,人们要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积极应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制定增产增收的目标,从而保证农业气象服务的广泛覆盖,满足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各项需求。
3 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气象信息服务机制 相关部门应创建以政府为核心、各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防灾减灾应急机制,并且政府需要充分调动各部分工作的积极性,创建完善的农业气象保障制度。此外,政府部门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入农村地区做好气象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以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的防灾和减灾能力,促进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提供丰富多样的气象服务产品 现如今,受到多种恶劣天气的影响,农业气象服务也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因此,气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需积极创新农业气象服务的基本形式,研制出多元化和完善的气象服务内容,不断开发符合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的气象服务产品,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信息支持。
3.3 丰富气象信息发布渠道 人们可通过电视、手机和广播等媒介发布气象信息,从而拓展其传播和影响的范围,或者也可向社会和企业筹集大量的资金,然后将资金应用在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乡村广播等硬件设备购置方面,又或者将资金用于培养专业的气象信息传播者,从而拓宽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让所有的农业生产者均可获得可靠的气象信息。
3.4 采取多种人工方式影响天气 政府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积极投入丰富的资金和资源,完善人工影响管理机制,发挥监测、预警机制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要开发出相对较为完善的天气作业系统,积极开发和利用空气中的水资源,并运用先进的技术采取人工方式影响天气。比如,针对干旱少雨的地区可实施人工降雨,防止极端天气影响农作物产量,并对农户进行合理的生产指导。
3.5 优化气象服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气象部门应制定科学的人才培育战略目标,积极培养专业且综合素质较高的气象服务工作者。或者聘请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士负责气象服务工作,从而提高气象服务团队的工作水平,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4 结语
在农业生产中,天气变化对农作物产量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提供准确可靠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对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进行有效的预防,可以显著提高农产量,让农民获得更高的收入,最终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