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高垄栽培增产优势及配套技术

2019-03-05于晓刚

江西农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幼芽块茎马铃薯

于晓刚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呼伦贝尔 162650)

马铃薯,又称土豆,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马铃薯的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范围内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马铃薯性喜冷凉,在低温环境下可以有效生长,对其他环境因素适应性较强,已在世界各国推广种植。马铃薯产量高、易管理、营养丰富,我国于2015年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逐步将马铃薯作为面食、米粉等主食加工产物的主要原材料。

1 马铃薯高垄栽培概述

马铃薯高垄栽培是一种垄沟基底施肥、垄腰点种、种肥分层、深翻浅种的栽培技术,较传统种植马铃薯的方法更利于马铃薯的生长,有效保证了马铃薯生长所需的阳光、水分、通风和肥料,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率和质量,提高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是重要的马铃薯栽培技术。

2 马铃薯高垄栽培增产优势

2.1 增熵 增熵,即提高地温,是提高发芽率、提升幼苗茁壮程度的重要方式,使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前和扩展,如早播和冬播。高垄栽培垄面高度15~20 cm,宽度80~90 cm,可以使高垄内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提高土壤温度,提高土壤干燥程度。马铃薯作为块茎种植的农作物,可以在-1~0 ℃保持活力,土温超过5 ℃时开始萌发幼芽,土温为7~8 ℃时幼芽开始生长,土温为10~12 ℃时幼芽将进入茁壮生长期[1]。因此,当高垄栽培实现对土壤增熵时,可以有效提前马铃薯的发芽时间。

2.2 排湿 对马铃薯进行高垄栽培可以有效排出垄内水分,降低马铃薯茎块附近的湿度,有利于马铃薯幼苗的萌发和生长,减少细菌、病毒、害虫的生长环境,提高马铃薯幼芽的抗病能力,使结出的马铃薯茎块大、结实早、产量提高,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3 马铃薯高垄栽培配套技术

3.1 整地 马铃薯不可与其他同科作物连作,但可以与豆类、玉米、小麦等作物进行轮作,因此需要慎重选择高垄栽培的土地。在进行马铃薯种植前,农户需要对土地进行疏松、平整,备足基肥底墒,为马铃薯块茎准备20~25 cm的耕层作为根系生长的空间。

3.2 肥料准备 马铃薯在前期生长阶段对于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农户需要准备好充足的基肥,以每667 m2准备35~50 kg氮元素、25~30 kg五氧化二磷、35~45 kg氧化钾、3 t有机肥为宜,保证马铃薯根系伸展、幼芽萌发和生长所需[2]。

3.3 精选马铃薯品种 农户在进行马铃薯茎块播种前,需根据当地综合生长条件选择适宜的马铃薯品种,通常需选择高产、抗病、抗虫害品种,能够有效适应早播、冬播的马铃薯品种更适宜我国北方地区播种。农户在筛选马铃薯茎块进行播种前,需要排除掉薯块不完整、表皮较厚、表皮粗糙、芽眼不新鲜的马铃薯,保证每个播种下的马铃薯块上有2个正常的芽眼,并用药剂进行拌种,有效提高马铃薯的发芽率、成活率,提高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

3.4 合理密植 要想提高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还需要农户对马铃薯进行合理密植和地膜覆盖,加强对马铃薯幼芽的保护,提高马铃薯成活率,提高土地、肥力利用效率。通常,马铃薯的密植可以保持行距60~90 cm,株距20 cm,不同生产条件下的土地,农户可以进行相应的株距、行距调节,保证马铃薯生长所需的阳光、通风、水分充足的基础上提高土地、肥力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

3.5 田间管理 马铃薯播种后的管理水平关系到马铃薯幼芽、植株的生长情况,直接关系到马铃薯的产量,是农户种植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农户要注意田间巡查,及时发现没有顺利发芽的马铃薯,及时进行补栽和追肥,提高马铃薯种植的成功率,提高马铃薯产量。其次,农户要正确发挥肥料的作用,及时对马铃薯幼芽、植株进行追肥,帮助马铃薯块茎顺利生根、发芽。通常,农户可以为偏小、偏弱的植株施加氮肥,如施加尿素35~50 kg/667 m2[3]。

4 结语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目前高垄栽培技术已被证实是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技术,农户在种植马铃薯过程中要按照马铃薯的生长需求和高垄栽培技术标准进行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益。

猜你喜欢

幼芽块茎马铃薯
借一下 (外一首)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幼芽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幼芽发光的夜晚
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幼芽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