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与真实
——浅析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的运用
2019-03-05孙立
孙 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超现实主义是上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革命性的艺术流派,这也是一种对传统理性观念的抗争,突破了对艺术否定的虚无表现态度,形成一种能够被大家认可的理论,突破客观现实的观念和逻辑,实现现实与潜意识和梦幻的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情境模式。绘画语言是画家在创作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思想、情感以及绘画技巧,是画家思想与观众对作品解读的纽带,所以绘画语言可以作为一种画家的思想进行展现,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绘画语言同样是对画家思想、情感以及技巧的展现。在创作中强调的是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摒弃传统的模仿式绘画技巧,更注重潜意识的作用,通过独特的语言方式展现荒诞和梦幻的绘画语言。
一、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意义
1、呈现时代精神
超现实主义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文艺革命中诞生的,在超现实主义中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恐惧、现实的冷漠,同时也展现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一种战争下对传统价值的颠覆。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困苦、迷茫,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通过对这种生活的体验以及残酷战争场面的见证,对社会的变化也更加敏感,所以创作出的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相对于当时严肃的社会特征来说,历史性更强。通过超现实绘画的形式,展现出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同时也实现情感上的宣泄。作品中呈现的色彩和形式是荒诞的,非逻辑性的,表现出来的是社会的混乱、腐败和狂暴,是人们内心的呐喊。比如《希特勒之谜》《战争的面孔》等,都是采用荒诞式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对当时社会的无奈和恐惧。
2、创造艺术技巧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和探索使得艺术界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进一步激化——艺术的形式是一种表现还是一种再现。简单来说就是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对艺术家思想的物化式表现,是情感的抒发,还是对形象的模仿。如果在理解的过程中只偏重于一侧,会导致进入一个误区。虽然从印象主义开始摹仿现实的绘画方式已经开始出现反叛的迹象,比如立体派和野兽派,但是从其绘画技巧方面分析还是没有完全摒弃模仿的痕迹。而超现实主义绘画却在创作的技术方法上实现了创新,突破了摹仿现实的绘画形式。超现实主义画家更注重潜意识中对人们精神心态的深层次挖掘。
3、拓展文化观念
超现实主义是上世纪兴起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是对传统绘画思想观念的反叛和颠覆,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建设性。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思想观念和潜意识对艺术进行创作,敢于对传统美学和艺术观念的反抗,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彻底解放。超现实主义画家更像一个哲学家,他们在阐释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帮助人们不断的认识自己,探索人生和自然。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中能够呈现出人的出生、死亡,善良、邪恶等对立关系,同时也包括神秘、荒诞、梦幻等个人的愿望和情绪,使生命在视觉中再生。
二、超现实主义绘画中荒诞与真实的魅力体现
1、利用画面元素措置营造荒诞的氛围
画家在绘画的创作中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通过自身潜意识的加工和支配进行重新改造和重现。此处所应用的方法具有多种形式,包括在空中的倒置、叠置、漂浮以及偶然摆放等,进而使人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一种错觉。特别是漂浮的创作方式,地球的引力会使所有的物体都会由于重力的作用置于地面,如果悬浮在空中则体现出一种荒谬的空间感,这也是超现实主义画家创作绘画作品的主要方式。同时重复或者相似的物体反复的出现和安置也会给人一种异常的感觉,比如《乍起的鸡皮疙瘩》等作品就是采用重复的画面感营造出来的一种荒诞的艺术形式。
2、针对生命体进行重造
超现实主义画家在作品的创作中会采用解剖的方式对一个物体进行分解、拉长然后错组等,进而实现对生命体的改造,将一个正常的人物形象通过怪物般的不成人形的形象体现出来,形成一种非逻辑性的场景形式,进而造成现实与非现实生命的冲突,从而体现出一种荒诞性,对欣赏者产生一种强大的心理震撼力,同时提升作品的魅力。比如,在《可以作为桌子使用的维米尔的幽灵》中,作者就采用拉长和扭曲的方式,将一个人物形象的大腿拉长并与小腿组成一个桌子形状,给人一种恐怖感,更符合幽灵的形象。
3、超越客观的真实性
如果人们过于执着视觉的真实性,将会导致对事物内在本质的忽视,使人脑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缺乏准确的判断力和取舍能力。同时还有些人在看待事物的真实性方面过于片面,只注重事物的表现忽视其内在的本质。而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一般只是表面的现象,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真实的东西,只有将表现和本质进行结合才能够全面的了解事物的真实一面,在绘画艺术中也是如此,如果过于注重对现实物体的表面现象进行模仿,忽视事物的内外统一性,将会导致事物以及画家的创作都缺乏真实性。而要想在绘画艺术中呈现出本质论的观点,画家还需要通过主观的思想对客观的事物进行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实现对表象以及客观真实的超越。
三、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在创作中的应用
绘画语言对画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画家无法有效的把握绘画语言,那么也不能算作是一个合格的画家,所以在绘画作品的创作中还需要注重对绘画语言的应用。
1、在生命主题创作中的应用
生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以也在艺术史上被反复的应用和表现。超现实主义绘画中对“生命”的主题赋予了更神秘的表现方式。超现实主义画家通过象征性的、特定的,具有对比性的方式对这个主题进行表现,能够通过潜意识的力量对生命的状态进行阐释。德国艺术家Moki在以生命为主题进行创作中,大部分都是将人体置身于一个庞大的环境中,如大海、漫无边际的黑暗等,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生命的脆弱、顽强,同时运用这种荒诞的表现手法也能够使观看者产生对生命的思索。偌大的世界中,每个人的生命如此渺小,但是每个人又如此努力的活着;亦或者“生”与“死”只是一念之间,使人们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
2、在神秘氛围创作中的应用
超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强烈的神秘氛围营造,在超现实主义绘画形式中超现实氛围营造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对物体的不真实安排,进而创造出一种梦幻的或者魔幻的氛围,或者在人物形象的创造中勾画出不像人形的形象,再或者对人物形象用一些物体遮掩等。比如马格利特的《爱侣》,这幅作品是典型的神秘主题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画面从大体轮廓上来看是两个人物形象,但是这两个人物的头部却被一块布所遮挡,确切的说更像是一块随风飘荡的布恰好被刮到了两个人的脸上,能够从布外看到两个人面部凹凸的轮廓,但是却无法辨认面容,所以欣赏者在观看这部作品时,会产生很多的疑问,这两个人的面部形象什么样?年龄相仿还是相差很大?两个人会是什么表情?高兴?悲伤?甜蜜?等等不同的猜测,进而使得整部作品充满神秘感。
3、在想象创作方面的应用
想象力是人在头脑中所创造的一个画面或者思想等能力。通过创作性想象的应用,有利于对事物清晰形象的创造,然后将注意力投放在这个事物上,并给予其一定的能量,最后使其成为现实。所创作的作品想象力的丰富性也是一个优秀艺术家的优势。超现实主义画家就是通过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才创作出了那么多看似荒诞,但却非常真实的作品。这也是因为潜意识在他们的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任何一个画派都无法比拟和超越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创作过程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在具体的创作中,画家需要通过对自身潜意识的激发和挖掘唤起艺术创作灵感。灵感指的是在特殊的精神状态下产生一种具有飞跃式和顿悟性的联想方式。是潜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一种久压抑下释放的感觉。绘画创作需要通过艺术家的发散思维,提升创作性和想象力,灵感则是想象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也使得当我们在欣赏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时,会不自觉的联想到很多的事物形象,并感受到作者超然的想象力,不断的被画作吸引,对超现实主义画派产生兴趣。
4、语言表述中的应用
绘画是每一个画家的思维状态和内心本性的表现,超现实绘画的画家在绘画和语言的表达中可以有多种形式,而且自由性更强,这是因为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创作中其创作的方式更加奇特,更注重对潜意识的流露。在绘画的创作中充满了生死、大小、有无以及理性和非理性的对立关系,矛盾冲突表现的更加真实,主题更加突出,使看似荒诞的画面后流出中创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所以超现实绘画作品中矛盾因素以及象征性手法是无处不在的。绘画作品的创作并非是对自然的临摹,其中还蕴藏着创作者主观的感受,包含画家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能够呈现出更加真实的内容。而这些也能够有效的唤醒创作者的真实情绪和情感状态,不需要对原来景象的复制。
结语:
综上所述,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的应用中突破了传统的绘画形式,其中的对比和冲突更加强烈,非理性因素占主导,给人一种荒诞的感觉。但是通过对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的深入分析可见,这种非理性的、超现实的表现方式实则是对画家内心世界更真实的表现。超现实主义绘画更注重的是画家自身的潜意识,反映出画家自身的真实情感和思想,并通过对外在事物改造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欣赏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中,我们不能追求形似,而是要能够读懂创作者的思想以及隐喻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