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依情辨疑”策略辨析文言疑难词句
2019-03-05
依情辨疑,即依照文本情境及相关文史常识辨析文言文疑难词句。情,指的是文本语境所承载的信息以及与疑难词句相关的各种情理,包括作者之情、文中人物之情、文史常识、文本情境、生活常理等。运用依情辨疑策略辨析中学文言教学中的疑难词句,对教师备课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及怀疑精神。
一、问题的提出
曾巩《墨池记》一文“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出现两种异读情况:“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多数教师取第二种读法,理由是课文后的思考题直接提示该教授名为“王盛”,“君”表尊称。有些教师虽有疑问,认为第一种读法似乎更妥,但苦于未能找到“盛恐”合用的实例,因而只好依课文编者的理解,确定“王盛”为教授名,取第二种读法。笔者认为,取第二种读法欠妥,作者曾巩对这位州学舍的教授,只是称其姓氏而未表其名字,课文编者以及诸多译文认为其名为“王盛”,是误解。
其一,“王君盛”的称谓不符合唐代的称呼习惯。自周代以往,古人在名之外又另取字,名一般是单字节、字则为双字节。《礼记·檀弓》载“幼名,冠字”,幼年由父母命孩子名以供呼唤,到成人的时候,就要取字,以表对成人的尊重并供朋友呼唤。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和供长辈呼唤,字则主要用于他称。对成人,如果不是他的尊长,是不能直呼其名的。以此历史常识来推导:如果《墨池记》中作者称学舍教授为“王君盛”(“君”表尊称,“盛”为其名),然曾巩并非该教授尊长,这就犯了“直呼其名”之忌,与古人的称呼习惯相悖,也与“君”之尊敬自相矛盾。事实上,做为州学舍的教授,在当时当地应该具备相当的知名度,称之为“教授王君”已经有称谓的区别功能,况且《墨池记》不是传记文章,并非一定要表出名、字,因此作者对学舍教授的称呼当为“教授王君”,这种“身份+姓氏+尊称词”的书面称谓方式其实是常见的,如韩愈《送石处士序》“御史大夫乌公”就是这个格式。
其二,谓教授“盛恐”,以“盛”饰“恐”,更符合《墨池记》的文本情境,比用“甚恐”更有表现力。古诗文中“盛恐”合用确实不常见,但也有实例:宋代王令《赠慎东美伯筠》就有“雷公诉帝喘似吹,盛恐声名塞天破”。从语法上分析,“盛”可用于表程度深,与表心理状态的动词“恐”组合,没有问题。更关键的是,“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的句读,可以从文本语境中找到依据:教授王君的“恐”不是一般程度的担心,应该是“非常担心”。教授先是“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但这样还是没有释然其“恐”,因此又请求曾巩做《墨池记》,可见其“恐”之甚。作者自然是感受到其“恐”的程度,故而用“盛恐”。与常见的“甚恐”相比较,“盛”更让人感觉其“恐”并非外加的,而是发自内心、充满在内心的,作者选择用“盛恐”足见炼字功夫纯青。
二、“依情辨疑”策略的具体运用
1.依文本的虚拟情境进行辨析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课本注“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查“古诗文网”,亦做此注。其依据在《辞源》:“好事,喜欢多事。”但“好事”实际上是多义词组,简单定为“喜欢多事”不妥。《黔之驴》的情境是:黔无驴,于是有个人去外地引进了一只,没想到引进后没什么用处。这样看来,该“好事者”应该是一副好心、热心,并无多事的动机,引驴入黔并不是想给当地制造麻烦。此处“好事”依文本情境,当译为“喜欢做好事”。《汉书·蔡义传》“(义)家贫,常步行,资礼不逮众门下。好事者相合为义买犊车,令乘之。”此处好事者也是乐行好事之人。以此看来,哪怕是权威工具书的解释也不能不加辨析,语境才是确定词义的根本依据,虽然《黔之驴》是篇寓言,其语境是虚拟的,并非真实的情境,但事理是一致的。
2.依人物之情进行辨析
《论语·为政》“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材注最后一个“知”通“智”,查“百度百科”亦做此注:“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但从语境辨析,此处以“知”通“智”不可取。考察这段话的语境,关键在还原孔子这样教诲子路的用意。《论语集注》:“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知。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蔽,亦不害其为知矣。况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论语注疏》:“此章明知也。‘由,诲汝知之乎’者,孔子以子路性刚,好以不知为知,故此抑之。呼其名曰:‘由,我今教诲汝为知之道乎!’此皆语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者,此诲辞也。言汝实知之事则为知之,实不知之事则为不知,此是真知也。若其知之,反隐曰不知:及不知,妄言我知,皆非知也。”从集注、注疏可知孔子是针对子路性刚好勇,意在纠正其“强其所不知以为知”的错误求知态度。整个话题阐述的是求知态度的问题(“此章明知也”),本来就与“智愚”无关。另,“由,诲汝知之乎?”应该标点为“由,诲汝‘知之’乎!”,课文标其为问句不正确。此例是依文本中孔子及子路之情进行的辨析。
3.依合理情境进行推导
有些情况,情境要通过合理猜想获得。《陌上桑》“来归相怨怒”有歧义,问题在虚词“相”的意义怎么确定。“相”用在及物动词前,可表多种意义,有“互相”,如相爱;“共相”,如相安无事;“代相”,如有事相求,“递相”,如师徒相传;等等。“来归相怨怒”要依文本的可能合理情境来确定。
其情境之一可能是:天色已晚,来归者不期而遇,互问今天为何晚归了?彼此会心一笑说,不都是贪看罗敷惹的祸嘛!如果是这个情境,“相”就是“共相”,相当于“大家、全都”,主语是来归者,“怨”的宾语也是来归者自己,即大家都怨自己因为看罗敷忘了干活,以众人的“因爱美而忘事”来衬托罗敷之美。如果误解为“互相埋怨”,则不符合耕锄者纯粹的爱美心理,罗敷的美也就成了引发矛盾的原因,与文本语境不符。
还有第二种可能情境:丈夫到家比平时晚多了,于是妻子嗔怪:今天怎么这么迟回家呀!累坏了吧?丈夫直言承认只是因为贪看罗敷而忘了时间。如果是这个情境,“相”就是“代相”,指代来归的耕锄者,而“怨”的主语就是其妻子家人。两个情境都合理,都是对文本语境的可能情境的猜想、推导。
4.依历史实情进行推导
如上文“来归相怨怒”,“怨、怒”同义,但语义有轻重之别,依文本情境,当取“怨”义,即埋怨、嗔怪。有些时候,依文本语境还不足于释疑,还要涉及文本相关的历史实情。
《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试用”在现代汉语是偏正结构,《辞源》:“试用,在正式任用前先行试用”,举例为《出师表》和《东方朔传》。据此,有些教学参考书就将“试用”译为“从前试用过”。然而《说文》释“试,用也”,那么“试用”就属同义并列。到底哪个正确,可依历史资料考察。《三国志》载:建安到章武年间,向宠已经是牙门将军,刘备于章武二年划吴惨败而归,蜀军中唯向宠部保全最完好,刘备因此称其能干。依此,刘备并不是通过考察试用向宠而称其曰能,而是在正式任用中称其为能,“试用”当为同义连用。
5.依文本相关的实际情境进行辨析
《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通常认为该句中“竹柏”指竹子和柏树,但有一个学生家里植有“竹柏”(竹叶柏),因此提出句中“竹柏”就是一种树,课堂出现疑难。笔者的辨析是:诚然“竹柏”可以就是竹叶柏,但认定承天寺种植的就是竹叶柏站不住脚。文本的实际情境是月夜,而且看到的是投影,根本不可能清晰辨认出是哪种树的投影。作者说“盖竹柏影也”显然是一种推测,既不是确指竹叶柏,也不是确指竹子和柏树,而是泛指竹子、柏树之类的植物。另,查“百度百科”可知竹叶柏并没有分布到湖北黄州,承天寺不大可能特意种植。
因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文言文解读难免存在疑难词句。一线教师限于学识,通常直接取用课本注释或参考工具书,但课本注释也有纰漏,而工具书只是针对一般情况并未专对文本语境,因此,运用“依情辨疑”策略辨析推导文言疑难词句,对教师备课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依情辨疑”,“情”有显豁的,也有幽藏的,教师备课的功夫,就在于发现与疑难相关的“幽情”,并将各种“情”联系起来,细加辨析。哪怕一时间弄不明白,也要敢于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辨析过程,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及文言解读的释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