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学生人文养成的有效策略
2019-03-05
黄厚江老师说,语文课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可谓要言不烦、切中肯綮,“语文”二字,是课堂的起始与终点,过程及灵魂,据乎此,本文探析语文教学策略,以品读为主线,从两方面试论之。
一、品读经典,以文化人
经典名篇是座语言宝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师理应将此发挥,在实际教学中,又不能过于匠气,因为“精神”就在文字间,润物无声的效果最佳。
教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机缘偶然,师生都无甚准备,课堂上,我们只能联手素读文本,省略了课件工笔渲染,也无鼓瑟音乐响起,就是简单的勾画批注、咀嚼吟咏:
“哂之”,随夫子一起哂笑子路,“哂”,放慢语速,微微摇首;
“铿尔”,仿佛听到瑟声收束的美妙滑音,“铿”,铁骑突出,归于从容;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在不断的诵读声中,教室明亮了起来,风清日朗,大家置身于沂水春风的课堂,先生正端坐于前,宽袍长袖,和蔼微笑:吾与点也,鼓瑟的声音果真很美,而远处一只麋鹿,出神地望着我们……
课后大家仍沉浸其中,有同学问我沂水在哪,真想“浴乎沂,风乎舞雩”啊,我笑着说,沂水就在文字间,你可以不断地吟诵,浴乎经典,歌咏而归。
是的,同学,不要撇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天下名楼也只在文字间,因范公并未去过那里,为何能形容备至?助读《渔家傲·秋思》,你会发现,范公平生塞北江南,谙尽孤旅滋味,又以一肩担负天下的忧乐,心中有无限的江潮的气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便虚构了一座精神上的岳阳楼,在此制高点上,面对波澜的江水,吐纳他的“古仁人之心”。
此外,还有苏东坡的赤壁,李太白的长安,白居易的浔阳江头,王摩诘的大漠孤烟……这些背后的篇章,每一句都郁郁乎文,风标千古,它们是什么?当然不止是名句,也并非一般的经典,它们是祖国语言文字浓缩的瑰宝,是民族的心灵密码,人文基因。
这些篇章的教学,多媒体与解读资料不必枝蔓横出,课堂上品析佳句,读出味道,足矣。短篇可当堂成诵,长文更要背至烂熟,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沐浴文本,生成情境,直至它们在学生心中挺拔出君子的模样。
现代文的名篇,因体裁、篇幅各不相同,教无定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对美段持续深入的品读,以鲁迅作品为例,学生们读不懂先生,认为他的语言冷峭而生硬,那就要领着他们细品,直至剥开这份冷峭,呈现先生灼热的灵魂。
教授散文诗《雪》,可暂时抛开“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之争,就让学生读一读首段,找首段语言的亮点——形容词:
“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如此不加节制的渲染,在鲁氏语言中也是少有的,同学们马上会发现,他写了大量奇异的颜色,还有吗?
“紫芽姜一般”的小手,“龙眼核”的眼珠,“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多么强烈的对生命的渴望,强烈到令人落泪!在品读中,学生会体味到,雪人的消逝,象征着生命的消逝,美好的消逝,所以才会有结尾愤激的抒情,决绝的斗争,为着美好的生命而斗争!“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本就为一体,这是高度象征化的散文诗精品,怎么能做手术般拆解呢?
不能抽离开语句,去理解主旨思想,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那些经典的语句本身就是经典思想,是作者的灵魂。它们的句式一定是独特的,如《孔乙己》收束的“矛盾”句;用词一定是奇异的,如《故乡》中的“神异”图画;情感一定是蕴藉而丰饶的,以上所举篇章的语句,哪一个能轻易定论呢?还是直奔语句而去吧,把它们品出来,背出来,写出来。
“品读——背诵——仿写”,现代文的美段最适合仿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点面结合、余味悠长,《藤野先生》寥寥几笔传神的外貌描写,《阿长与<山海经>》祝颂式的结尾,都是温暖而熟络的名句,学生写得畅快,就真浴乎经典,化于其中了。
二、立足学生,以问促读
学生畅快写作,实现人文关照,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最终成果展示,往往无法一蹴而就,实际上,“品读——背诵——仿写”是一个较长的教学周期,学生在一堂课中,大都只能完成前两环节,甚至仅仅是第一环节。在课堂上,我的具体教学范式是:有效诵读——主线品读——问题解读,这是“品读”的细化,作为一个整体,无法真正分割开来。
可从学习的参与度、自由度、梯度三方面把握;“主线品读”,线索即文中的一个词、一句话,切机入窍,一线贯珠,使学生不断地涵泳品诵,畅游情境中;“问题解读”,情至深处,问题会迎刃而解,可问题绝不是最后才有,学生的困惑,在课前就要搜集。
教授《湖心亭看雪》,学生课前提问多不在字词方面,而围绕着“独、痴、金陵人”,作者缘何雪夜赏景等,这正是本文的难点,有同学提到湖心亭的“心”字作何解,换为“湖中亭”不可以吗?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本文如梦似幻,正因一个“心”字,这是作者用心营造的情境,表现其深沉的故国之思。
本课即以“心”为线索:倾心诵美文——静心寻奇景——会心赏痴人——痴心寄故国,课的高潮,全体起立,手之舞之,读出痴人相逢的真性情,这并非预设,是现场学习气氛炽烈之时,我顺势添的一把火,果然,大家站起来一读,湖心亭渐渐清晰,在苍茫的时空中,我们与明季的张岱打马相遇,举杯痛饮。
心何雅致,待君解之,学生的问题,使我们探寻到“湖心”深处的珍奇,实现陶庵灵魂的传神一瞥。
教授《记承天寺夜游》,我的预设环节是:记闲人行踪——赏闲处风景——品闲情几许,比较老套。本文是苏轼写给朋友、写给明月的一个便笺——神级便笺,作者、文字、意蕴早已烂熟,早读时光,便与学生闲聊,一个学生突然问我:张怀民为何住在承天寺里?未及回答,另一个学生马上跟进:老师你觉得很美,可我看这俩人,无家无亲,像两个幽灵呐!
笑声中,我只得重新审视“承天寺”三个字“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里面原来大有文章。“贬谪的悲凉”在哪里,就在“承天寺”这块黑魆魆的匾额里,在它的巨大阴影之下,两人相遇步于中庭,记叙却突然中断了,没有对话,也没有中天之月,唯有庭下空明之水,竹柏摇曳之影,他们赏月的姿势,其实是极为失落的!就像两个犯了错的委屈小朋友,而这一点也不能太过渲染,描写又突然中断了,抒情出现,冠以充满自嘲的“闲人”二字,确乎五味杂陈。
我马上进行了教学调整:读乐天之人——品中天之月——解承天之寺。“乐天之人”是常态,“入户、欣然、相与”,学生读得美,“中天之月”仍不多说,学生品出了空明澄澈的月与竹影,之后话锋一转,既然月在中天,两人为何一直望庭下,像《小石潭记》中的“潭西南而望”一样,里面是有情感密码的,密码就在“承天寺”三个字,请大家继续读,继续品,推开承天寺的大门,方能窥得闲人的灵魂。
这些文本的细微之处,教师也不易察觉,因烂熟于心,还多了几分麻木,经典在熟语的尽头,经典语句总是不透明的,陌生化的,写法同样是不透明的,陌生化的,这是作者情感受阻、变异或夸张之后的超常规表达,所以学生初读所提的问题尤为宝贵,当真带来教学的惊喜。
《孔乙己》中“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个深刻的结尾,学生的确读不懂,因为语句与表达都太陌生,甚至教师详解了全文后,学生仍然会问:孔乙己最后到底怎样了?
那就不妨以此为线索,教学时加上一个支架式的动词——寻找,“寻找孔乙己”,具体环节是:个人身世——咸亨店中——最后一次。寻一寻个人身世,会发现孔乙己“无名无亲无故”,唯有一件长衫,一笔好字,却常“连人和书籍笔墨纸砚,一齐失踪”;找一找咸亨店中,这个“惟一的人”好喝懒做,而品行比别人都好,常常使人快活,却又总是被人忘记,到这里,学生已品出一个“苦人”,体味到快活背后的社会凉薄;定格“最后一次”,最后一次出现在酒店中,鲁迅是善用反语的,《祝福》中的祥林嫂,吉祥却从未降临过,咸亨店中的孔乙己,一步步用手走向穷苦的深渊——或者,学生说,被丁举人毒打的那一夜,也可视为最后一次,“在打折了腿”以后,他已被置于死地。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关于他后事的话,反反复复就这么一句,可见“大约”出现在结尾,是吻合叙事风格的,它表现出人们的冷漠,已深入文字骨髓。
以经典的语句作为线索,以小说的风格解开小说,而这一切,都源于学生的困惑,即文本的口子,品读的着力点。
总之,品读经典,要义在于立足学生,他们之间,是无限广阔的情感意蕴空间,文学文化空间,课上不断点染,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最能契合文本神韵,实现精彩生成,学生的人文素养,便在那些美妙的时刻悄然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