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探索

2019-03-05袁思源

英语教师 2019年14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大学

袁思源

引言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并植根于文化,所以语言学习不可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实施。当前,伴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联系、沟通、交流在不断扩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单纯地培养语言能力,而应以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伴随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不断增强,在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也应当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促进中外平等交流、合作而努力,不断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未来工作中能有效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

一、全球化、跨文化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从孤立地域国家走向国际社会进程,伴随世界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之间相互影响、互动合作,从而逐渐形成普遍认同的一种发展趋势(郑晓枫2019)。全球化在改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全球化引力与张力的作用下,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及地方政策改革的直接动力(卓礼刚2010)。我国高等教育随着科学与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个性化、本土化的特点,面对全球化背景,如何恰当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使其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服务,就显得很有意义与价值。

跨文化能力是一种能与异文化的人开展有效和得体互动的能力,其中的有效性和得体性是跨文化能力的两大特征(孙有中 2016)。拜拉姆(Byram)认为,跨文化能力包括知识、态度、技能和意识四个方面。跨文化技能是跨文化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而它又包括跨文化交流技能和跨文化认知技能,即从本体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其他文化,并以感觉、思维、表达等多种方式实现跨文化认知与跨文化行为转换的技能。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表现文化的重要形式。学习语言的目的是实现高效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基本英语技能的教授,更要将实际应用能力、文化素养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较好地参与国际事务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都明确指出,“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跨文化交流的实质是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以语言知识学习为基础,融入文化内容的教育和比较,让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差异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有所理解,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兼容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尤其要重视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在实现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服务于沟通、交流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和文化平等意识。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现状

在理论上,尽管大多数教师认可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理念,并且对其重要性也有着很清醒的认识,但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跨文化能力培养并未得到真正重视,现状不容乐观。

(一)教学观念滞后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言工具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主要位置,并且这一观念在教师和学生的心中早已根深蒂固。教师对英语教育教学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到位,以教材为主要教学依据,将传统的听、说、读、写、译考试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进行“碎片式”英语教学,导致语言与文化分离;学生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顺利毕业和找到工作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对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关系认识模糊,或者虽然了解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但迫于现实环境的制约,不得不随波逐流。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或许语言技能突出、词汇量丰富,却难以跨越文化交际障碍。

(二)教学内容缺失

在大学英语文化课程设置上,除了部分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之外,其余大部分普通高校开设的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文化课程较少,且大多属于选修课或者后续课程,加之课程设置不成体系,比较散乱,随意性大,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在教材的选取上缺乏对内容、标准和适用性的斟酌,或者学生根本就没有教材可用,只提供给教师授课所必须的参考性书目,不仅给教师备课、授课带来很大影响,导致授课随意性大和系统性、针对性差,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教学评估上,当前的考核方式忽视了文化教学的特点,仍以传统语言教学的考核方式为主,难以真正检验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水平。这些情况或许与院校开设英语文化教学课程初期的探索性尝试有关,但从总体上来讲,院校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缺乏周密的调研与设计。

(三)教学能力不足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英语教师非常缺乏跨文化教学能力,或者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意识淡薄,或者自身的跨文化知识储备不足,等等,导致难以胜任跨文化教学,无法为学生教授必需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即便有些院校开设了英语文化课程,教师也是勉为其难,仅凭个人兴趣在部分范围内作一些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的介绍,教学效果相当有限。

(四)教学语境淡薄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沟通、交流的良好语境。然而,当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普遍存在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淡薄的情形。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很好地针对选取的教学内容就相关背景知识进行情景创设,导致学生难以从英语语言的角度和思维理解相关知识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忽视了语言教学中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正迁移作用,文化语境淡薄,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仍然以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为主,造成很多交际错误。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策略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目的语文化知识,将目的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要素与母语文化体系融会贯通,实现母语文化的有效传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将语言技能教学与文化内容教学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引导他们自觉了解和适应目的语文化,培养他们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能力。

(一)完善大学英语跨文化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包括跨文化交际在内的教学内容”。这也很好地凸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知识教学,忽视了文化教学和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应不断完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课程规划,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将文化因素导入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为契机,增强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二)合理选择跨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针对当前教材重语言知识传授、轻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关注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参考教材等工具,对授课涉及的相关文化知识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保证学生学好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跨文化外语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和对比、参与和体验(张红玲2007)。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教学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将母语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语言形式、文化背景进行对比分析,以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陌生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高校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比较全面的中西方文化观念和跨文化综合素养。首先,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文化内容教学与语言技能教学有意识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自觉了解和适应目的语文化,培养他们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肖仕琼2010)。其次,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储备量,主动参与文化知识、文化意识方面的培训和交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跨文化交流平台,分享资源、交流经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身跨文化教学的能力。

(四)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检验跨文化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应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将文化知识、专业技能、交际能力、情感态度等要素纳入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考核范围,并根据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遵循合理、科学的形成性和多元性评价原则,多方位、多主体、多模块进行考评。同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表现性、发展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五)构建学习平台,拓展第二课堂

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满足学生跨文化能力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提高,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充分利用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搭建的学习网站、学习软件系统不仅为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平台,而且大量的微课、慕课等网络课程极大地延伸了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方便、快捷、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广泛开展第二课堂,也能为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提高带来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锻炼自己,既能培养跨文化意识,又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语

全球化是当前最大的时代背景。在这一背景下,跨文化能力不仅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必备素质,而且是促进大学英语从纯语言教学向语言加文化教学转型的主要推力。否则,即便学生的英语知识再深厚,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利于他们自己的发展。然而,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需要在涉及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长期实践的工程。因此,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应当引导学生走出固有文化定势,在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文化观念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和机制。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交际羊
大学求学的遗憾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