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的创新创业研究
2019-03-05舒凡
舒 凡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历经30余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从落后的经济体一跃而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粗放式发展道路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暴露了不少问题,最为典型的便是创新不足,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创新驱动发展是当前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内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很大的欠缺,对此,现代学徒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制与学校教育进行了有机融合,在新型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有着突出的应用价值。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中的问题
1、课程体系薄弱
当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已得到广泛开展,但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着很大的欠缺与不足,最为典型的便是课程体系非常薄弱。首先,绝大多数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仅仅开设了一门《创业基础》课程,没有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要求、目标出发,打造课程体系,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流于形式;其次,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多门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课程,但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2、实践教育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但实践教育的欠缺则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重大问题。首先,课时分布不均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时是有限的,合理分配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是优化教育效果的客观需要。但在实际的教育中,理论课时占比过高,实践课时占比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次,理论实践教育缺乏有效的衔接。实践教育的开展未能和理论教育同步,导致理论教育无法知道实践的开展,而实践教育也无法加深学生的理论学习。
3、师资队伍短缺
相比于美国等国家而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师资短缺问题。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国家政策的影响力,在高校间迅速普及开来,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不少学校仅仅是具备了创新创业课程,但却缺乏专业性的创新创业教师,不少创新创业教师均有其他专业教师兼任,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积极开发校外师资资源,但真正做到此点的高校少之又少。
二、现代学徒制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1、拓展教育资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逐渐从象牙塔式的教育走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高等教育一方面多层次地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另一方面则从社会中开拓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为教育事业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拓展学校教育资源。如前所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实践教育不足的问题,这除了和高校主观认知层面的偏差有关外,也是实践平台的稀缺有密切关系,现代学徒制以高校、企业的联合培养为内容,能够发挥好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价值。
2、凸显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的欠缺与不足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理论居主的授课内容以及教育模式,则是导致学生主体地位不凸显的重要原因。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多以讲授式教学为主要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状态。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显著地克服此一问题,现代学徒制以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发展、自主生成为主要特点,学生在学校、企业的联合培养下,深入地参与到各种实训项目,或者进入实训平台练习,对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以及积极性的提升有着很好的效果。
3、符合市场需求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这就需要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严格按照市场的人才需求,培养适应性强、对口性高的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理论教育为主,学生理论学习的内容与职业技能之间存在脱节,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此,现代学徒制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现代学徒制以企业、学校联合培养为主要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阵地。依托现代学徒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便可以进入企业从事生产活动,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尽早融入社会,提升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契合度。
三、现代学徒制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1、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教师需要结合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目标,合理地设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其课程体系需要包含以下三点内容,首先,创新创业精神教育。学生若想创业成功,必须具备企业家的精神与理念,这一点看似抽象、空洞,但在支撑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重视创新创业精神教育,开设《创新理念》、《创业者精神》等课程;其次,创新创业知识教育,创新创业活动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是学生作为创业者的必备素质,学校要以现有理论课程为依托,推动课程教学的整合化与系统化,有效发挥理论课程教育在学生创业基础知识学习中的作用;最后,创新创业技能教育。实践不足是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因而,学校要加强学生实践课程的设置,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的课时占比,提升实践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地位,切实发挥好实践课程的教育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2、打造创新创业实训平台
现代学徒制是创新创业教育从理论为本向实践为本转向的重要保障,而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的建设则是现代学徒制下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实训平台欠缺,或者实训平台徒具形式的问题,高校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采取好有效的措施。首先,深化校企合作,发挥好企业平台的创业教育功能。企业是现代学徒制下学生培养的重要主体。高校需要以专业为单位,寻求与定点企业的开展,优先选择区域范围内资质好的企业,构建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岗位,有效克服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不足的问题;其次,重视校办企业的平台作用。校办企业是由学校举办的,以生产劳动技术教育为主要目标的企业,校办企业不仅承担一定的生产职能,也具备明确的人才培养责任,因此,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上有着更高的积极性,高校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中心,发挥好校办企业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地位,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最后,推动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是高校为大学生创业所构建的服务性平台,以公益性服务的供给为主要内容,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高校要加强创业孵化基地改革,全面提升创业孵化基地的服务能力,发挥创业孵化基地在人才培育中的作用。
3、丰富创新创业实训项目
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发展为主要目标,与创新创业教育高度耦合,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的有力支撑,而丰富多样的实训项目则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我国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实训项目日益增加,并初步形成了类型多样、层次多元、种类丰富的实训项目体系。举例而言,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互联网+”成为经济发展的常态,2015年吉林长春举办了中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类似的还有全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团队参与到地区性、全国性的创新创业大赛中,加强学生队伍创新创业项目的辅导,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实践技能的发展与提升。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全国性的创新创业大赛是可望而不可求的,它能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却无法对所有学生发挥实训价值。因此,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校内创新创业实训项目的深入开展,比如,创业设计书大赛。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心宜的创业项目,根据学校提供的模板,编写创业设计书。学校从创新程度、创业可行性、市场调查完备性等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创业设计书进行打分,评选优秀创业设计书。
4、培育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学徒制以学校、企业的联合育人为主要特点,是传统学徒制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因此,现代学徒制下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不仅应该囊括学校原有的教师队伍,更应该包含校外师资队伍。首先,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高校均存在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且现有师资队伍大都缺乏实践操作技能,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学校要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实际 需要,大力推进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以既有深厚理论素养,又有高超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师资队伍作为专业化建设的重点,鼓励、支持教师开展校外企业锻炼,为教师量身定做专业化培养的方案,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其次,注重校外教师资源的开发。师傅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重要主体,也是高校实施双导师战略的主要依靠,高校要立足于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征,加强校园教师资源的开发,广泛邀请地区著名企业家、学校创业成功的校友、大型企业的管理人员等,担当学生的师傅,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师资力量。在校教师、社会教师需要加强交流合作,构建创新创业联合育人机制。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教育事业的深入开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学校要立足于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以现代学徒制为中心,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与完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