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跨文化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9-03-05黄园园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壮族译者译文

黄园园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根据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显示,截止2018年,在广西共有4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壮族17项,在56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壮族近百项。由此可见,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西整个非遗名录中占有较大比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壮族非遗文化作为广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讲好广西故事的最好选材之一,但中西文化差异势必会加大非遗文化外宣翻译的难度。所以,深入分析壮族非遗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因素及对策有助于译者在把握外宣翻译原则的基础上,准确、全面地对外传播壮族非遗文化。

一、外宣翻译原则

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武针对外宣工作提出了“三贴近”原则: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反义先生在“三贴近”原则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外宣翻译需要遵从的两条原则。“第一是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努力跨域文化鸿沟。第二是熟知外国语言习惯,防止落入文字陷进。”中西民族在文化、历史、发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对相同事物的认知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外宣翻译中,首先,译者需及时分辨出文化间细微的差异并调整翻译策略。其次,外宣翻译是以外国受众为主要对象,译者需要充分了解目标语国家的语言释义,并时刻关注语言的变化发展,已达到外宣翻译的最佳效果。

二、壮族非遗外宣翻译的跨文化因素分析

1、思维模式差异

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思维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语言固化着思维模式形成的过程。“具象思维是壮族传统思维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壮族语言通常倾向使用具体化的事物来传递抽象信息,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英语思维模式却呈现出抽象性特征,即习惯使用“同类事物的整体词语来表达具体事物或想象”。壮语是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深受具象思维模式的影响,习惯借助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来传递抽象信息。在壮族《布洛陀史诗》中,作者使用“人体器官‘胸’、‘耳朵’、‘嘴’”,这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物在经词中被用作表示“记忆、理解、关注”等抽象概念。又如“‘听闻’和‘开合’的具体动作”用来形容巫师吟唱经词时郑重其事的神态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壮语具象思维的特征。

2、认知模式差异

认知模式就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因在社会环境、历史渊源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的人们对同一概念的认知也不同,即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相同的概念。例如在壮族家庭文化中,壮族具有非常纷繁多样、内涵丰富的的称谓语。“对于年长于自己父母的男性称之为‘伯父’,女性为‘伯母’,年龄大于自己祖父母的男、女性分别被称为‘公’、‘婆’,年龄长于自己但小于自己父母者,男性称为‘叔’,女性称为‘婶’,未婚的男性称为‘叔’或‘哥’,女性则称为‘姐’”。由此可见,壮族文化中亲属间的称谓语即可把辈分、性别、婚姻状况表现的一览无余。而在英语民族中,亲属之间的称呼相对简单,无法从中直接得出年龄长幼、亲属远近等信息。如兄弟为brother,姐妹为sisiter,伯母、姑母、姨母、舅母统称为auntie,伯父、叔父、姑父、舅舅则为uncle。因此,译者需要结合壮英民族称谓的差异,使译文尽可能地向目标语读者靠近。

3、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是跨文化交际双方在活动过程中对共享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也就是说,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可能会导致对语篇的解读不够准确。如在《壮族嘹歌》中有表称谓的文化词:黑衣娋、白衣冒、军人、客人、契子、蔗园,《壮族神话》中:三角粽、师公、绣球、花婆、不落夫家、哭嫁,《布洛陀经诗》中:三伏、三九、磕头、作揖。这些壮族文化词汇都具有鲜明的壮族民族性和文化内涵丰富性。但对于不属于壮族文化的接受者来说,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省,很容易造成对壮族遗产文化的误解。因此,在壮族非遗文化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把这些特色词汇的文化信息准确的传递出去,让目标语受众更好地解读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信息。

三、壮族非遗外宣翻译策略分析

1、归化策略

归化翻译策略强调以目标语读者为中心,采取目标语读者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翻译源语言内容。此翻译策略即遵循了外宣翻译的原则,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如在上文提到的‘aek(胸)’、‘lwz(耳朵)’、‘bak(嘴巴)’,根据上下文语境实则表示“记忆、理解、关注”等抽象概念。因此,在英语中可以对上述“具体事物的概念进行虚化,并分别翻译成‘in mind’,‘with great care’,‘full understanding’”,以便更好地适应译入语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模式。又如上文提到的壮族纷繁多样的称谓语英译,译者更需充分考虑到中西方各民族的语言表达差异,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让译文符合译入语文化的价值体系和表达习惯,从而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2、直译加注法

直译就是直接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的方法,可较好地保持源语文化的原汁原味。在壮族非遗文化外宣翻译中,如果只是按照字面意思对特色词汇进行直译的话,无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译文的质量,甚至出现文化亏损现象。如《凌云巫调》中的花母娘娘,若直译为“Flower Mother”,容易给人理解为“花的母亲”,但在其后加注“responsible for….”,对其意义进行补充,表明具体负责掌管的事务,从而可弥补文化信息的亏损。又如“‘军人’是指当地壮人称操汉语北方方言的汉人‘军人’,应译为‘Soldiers,refers to the Han people who speak the northern Chinese dialect,also called jun ren by the people of Zhuang’。因此,通过直译加注法来翻译壮族文化特色词,既可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又可将其蕴含的文化信息传递出去,从而更有助于目的语受众对壮族非遗文化的正确解读,从而增强其的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3、意译法

意译又称自由翻译,是指只保留源语文本的内容,不保留源语文本形式的翻译方法,即在保持忠于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力求译文在选词用字、句法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尽可能符合目标语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和审美心理。如《凌云巫调》中:“更丧:男性,壮族,麦姓,个性沉默、稳重慈祥。”整个长句由若干小句构成,结构非常松散,呈现非逻辑性特征。如果是采取直译策略的话,那译语的句子表达方式非常不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因此,译者可采取意译策略,“Gunzsang is a male,the Zhuang nationality,and his family name is Mai.He is quiet,mature and kind.”译文在准确、全面传递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整个原文句子结构,突出译语句子的主谓宾,并使用逻辑词连接小句或句子成分,确保句子句法结构的严谨性和较强的逻辑性,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表达习惯,让译者非常容易的获取原文的信息。又如壮族文化特色词“歌圩”、“贼歌”等,富含丰富的壮族文化含义,“歌圩”表示壮族男女青年会歌、对歌的场所,“贼歌”主要是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批判连年战乱为叙述主题。译者在翻译这类文化词时,最好使用意译策略,把特色词承载的文化信息传递出去,以遵守“跨域文化鸿沟”的外宣翻译原则。

结语

壮族非遗文化产作为广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对其进行译介传播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中西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桥梁。然而,对外译介无可避免将会涉及到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的转换,因此,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壮族非遗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跨文化因素,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在确保原文语义的准确传递的基础上,也要把文化信息传递出去,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解读和欣赏壮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从而提升我们优秀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壮族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