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白”教学让阅读显现别样精彩
2019-03-05
文学作品内容及其存在的意义是为提供一个“结构(或导读)图”,让读者自主参阅、自行实践、自我感知;而其中留下的疑问、空白、结局等现象,是让读者根据所思、所感、所悟进行个性化“填补”。在这些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缺失”中,或来自作者的某种“暗示”,或来自情节线索、结构对话等映射出来的“秘密枝节”。根植于文本内容的这些“缺失”不是“无中尽有”,就是“意犹未尽”,只要我们认真阅读,有效发掘,善于体悟,就会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让语文阅读活动显现出别样精彩。
一、在背景知识处补白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我们不难发现,呈现在语文教材中的古今中外作品,不是精髓就是经典,有独立成篇的,有来自节选的,有篇章部分的,有名篇段落的,无论从题材还是体裁角度来说,大多隐藏着相应的背景知识——主要包含作者成长经历所在时代背景和社会家庭事件等方面。如果远离或摆脱这样的背景知识,就容易产生误解、偏差或脱轨等现象。而这种背景知识,正是开展语文阅读“补白”教学的“敲门砖”和切入点。
以《六国论》为例,作者苏洵所在的北宋时代,朝廷长期奉行赔款求和的外交国策,不断膨胀夷金、契丹、西夏等国的狼子野心,直接导致“国内矛盾、国外入侵”的恶性循环现象。作者通过策论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意在借古讽今,警告当朝应以史为鉴,避免重蹈“妥协苟安,以至灭亡”的历史覆辙。面对这样的背景知识,怎能深刻体悟作品的个中滋味呢?
二、在标点符号处补白
标点符号将词句语段有效链接起来,它与语言文字相粘合在一起,发挥着不容或缺且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通过省略号、问号、破折号、感叹号等形式进行“补白”,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更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语言与情感表达能力。
比如鲁迅笔下的《记念刘和珍君》中“——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句中的破折号,既有对故人的追忆,又有慨叹内心的无奈,更有以文抗争的悲壮。“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一句中的感叹号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对改造现实、结束黑暗世界的满心渴盼。在“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句中使用省略号,这是在强烈谴责刽子手,不仅十分反动、坏事做尽,而且杀人如麻、血迹斑斑,到了无语复加、罄竹难书的地步。“小标点,大作用”的补白教学,由此可见一斑。
三、在情感显现处补白
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明确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它至少表明如下三个层次的意思:首先,“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诉衷肠”;其次,只有“以情批文”,我们才能在“文情互动”中获取深刻的感知;再次,“情”或深或浅、或显或隐,只有“沿波讨源”,才能在心灵深处感知,在深度触摸中达成“知情合一”的教学目标。
以散文《荷塘月色》为例,开篇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看似漫不经心的随口一说,却是奠定整个文章格调的基点——正是这几天的“颇不宁静”,才让作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进而“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并且幻想着“在这满月的光里,(荷塘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那么,究竟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呢?文中没有交代,这自然就成了“作者不愿说、读者必须知”的“空白现象”。不妨试想,如果缺乏阅读教学中的这一“补白”,学生从何处寻找“情感入口”?他们又如何更好地走进文本,并且触摸作者的内在情感呢?
四、在敏感内容处补白
在文本阅读活动中,读者只有善于把握敏感内容并进行充分感知,才能从内容与情感方面,与作品、作者更好地实现综合立体的深刻互动,进而显现文本内涵的全部意义,有效激发语文阅读活动的持久活力。就理解语言文字和阅读文本而言,其敏感内容一般没有局限性,而是不拘一格地存在文本中的任何地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只要认真挖掘,善于把握,并且给予积极有效的“补白”教学,就能攫取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
以《琵琶行》为例,这是一首“集语言与音律描写于高度一体”的经典诗作,其“敏感空白”现象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琵琶女的“音色、音准”无需再刻画,也无需更多地表述,然而这一“曲名”究竟是什么呢?二是这一曲是“早已有之”,还是文中琵琶女的“应景之作”?尤其是对于后者,如果仅有“旋律之共鸣”而没有“内容之同感”,作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一感慨,未免就显得言过其实、夸大其词了。
语文阅读“补白”教学的途径和形式还有许多类型。“应用之妙,存乎一心。”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补白”教学活动,有利于让阅读教学更加精彩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