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吹管乐器的嬗变历程探究(二)
2019-03-05彭俊园
文/彭俊园
(接上期)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金属的发现,金属管乐器应时而生,这也是铜管乐器的前身。1924年,追溯至公元前1320年的两支银制小号在埃及国王图坦卡蒙的陵墓里出土,其中一支仍能吹出嘹亮的号音。”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经旧石器、新石器、青铜、铁器时代等不同阶段,各时期均是以工具的进革为代表而发展的。而对于乐器而言,制作材料、制作工艺无不受其同时期的生产力水平的深刻影响。当然,“世界各地,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不仅表现在进入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时间早晚不同,而且还表现在各个时代的文化内容也有所差异……比如新大陆的美洲最早长期停留在石器时代,到11世纪左右才在个别地区出现青铜文化,而在15世纪末西班牙人入侵之前,整个新大陆仍始终没有进入石器时代。”木管乐器经历了从六孔到指键的进革历程,以笛子为例,公元11~12世纪,发源于亚洲的横吹笛传入欧洲,横吹笛形似中国笛子(无膜的闷笛)。经过600余年的不断改进,从6孔到8孔、10孔,经历了从无键到组合环键系统的发展过程,最后发展成现代管弦乐队中的长笛。该时期的西管乐器突破了以往的现状,以较强的音量,丰富的色彩变化,技巧变化适应着音乐艺术的兴盛。乐器制作家、众多演奏家等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实践活动,对此类乐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世纪时期,教会音乐一统天下,且以声乐为主体,器乐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喇叭属于王室专用的乐器,而号角是游猎时召集示警的乐器。由于早期天主教时期是禁止管乐音乐的,所以它只能存在于民间场合。该时期世俗音乐文化中有大量的管乐,所涉乐器包括竖笛、横笛、双簧管类的肖姆管、风笛、小号、圆号等。它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游唱乐人”的传播。由于文献缺乏的原因,未能流传下来。大约13世纪左右,管乐音乐在市民生活中的功能开始凸显出来。到了15世纪,管乐器演奏者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管乐音乐在宫廷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成为贵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市民阶层的兴起,以及印刷术的发明,管乐艺术活动开始丰富起来。管乐作品的风格和形式特征开始显现。大约在1300年以前,小号演奏者和其他许多音乐师都过着游荡无定居的生活。而在14世纪和15世纪期间,他们的社会地位及生活渐渐安定。在大约1400年,乐器制作者将小号的发音管制成弯曲状,呈环形,它成为自然小号的标准形状。S形小号的最早证据是1397年伍斯特大教堂(Worcester Cathedral)牧师座位上的木雕,环形小号的最早证据出现于贝尔里(Berry,地名)的杜克(Duke)所著的《Book of Hours》中。大约在同时期,滑管小号(slide Trumpet)也用于教堂音乐中,教堂塔楼的守更者也采用这种滑管小号吹奏众赞歌。除此之外,竖笛、肖姆管、圆号、长号等管乐器的形制在逐步改良中,直至文艺复兴晚期左右,现代管乐器的前身基本上都已经出现。
巴洛克时期,器乐取代声乐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吹管乐器主要有长笛、法国号、低音管、双簧管、小号、长号等。经过乐器制作家的逐步改良,该类乐器的综合水平和表现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许多优秀的作曲家为管乐器作曲,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管乐协奏曲和奏鸣曲。西管乐器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制作出来到投入使用,期间历经多次的“革新”或演变,或者多次的设计或改良,虽如此,它仍然面临着诸多的“生存”考验。“早期的木管乐器,如库塔尔双簧管、肖姆双簧管和拉凯特双簧管,不仅难于吹奏成旋律,而且音色非常粗糙难听,所以一直无法流行起来。甚至到17世纪中叶,音乐家吕利还把这类乐器排斥在他的乐队之中。后来法国木管乐器制作家的领头人物让·奥特泰尔(约1605~1690)和宫廷音乐家米歇尔·丹尼卡·菲利多(约1600~1659)重新设计并制造生产了新样式的木管乐器,包括横吹长笛以及由三部分合成的竖笛。肖姆管经过重新设计发展成为双簧管,巴松管则是对拉凯特管的进一步发展。新乐器的精致和柔顺促使它们能和吕利的小提琴乐队完美地配合起来,为此吕利又重新将它们纳入自己的队伍。”
古典主义时期,工业文明的进程推动了西管乐器的进革历程。科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在该乐器族群中得到尤为突出的体现。而且,西管乐器的材料利用、加工手段、方法技术上都有了较大突破,尤其在铜管乐器方面。至此,西管乐器也进入了成熟阶段。许多代表性作曲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都创作了一些优秀的管乐作品。公元17世纪后期,法国木管乐器制造家J.奥特泰尔及其家族,对横笛进行了加键改进,从而改良了横笛指距宽运指不便的困难,使横笛的演奏技巧向前推进一步,音域上有所扩展。所有这些改变终于造就了巴洛克时期长笛特有的甜美音色,与较早的文艺复兴时期长笛相比,它在较高音区上更能在音色等方面作有变化地演奏。在18世纪上半叶,长笛一直保留着单键圆锥形的标准式样,后来这种式样的乐器还不断地被制造出来。制作越来越考究,从材料选择,器形设计,到工艺水平,音响品质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西管乐器的种类和性能,随着人类社会生产与技术的进步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比如,长笛发展史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是在18世纪20年代初期,长笛被分为四段,后来随着定音的升高,制作者们又给长笛增添了一套稍短、音稍偏高的附加替换管。同时期的演奏者和制作者们还在不断地研究试验单键长笛的外形。18世纪中叶以后,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其他乐派才开始在乐队中按一定的数目与比例逐渐应用木管乐器,并在创作中大大发展并推动了该类乐器的演奏技能,确立了它在乐队中的地位。在18世纪末之前,长笛又增加了两个键子,c键和F替换键,由此解决了许多原先不大可行的指法,并使这些指法变得容易、方便。在波姆改变长笛设计之前,这种八键长笛算是最先进的。但是,除了由波姆的老师、慕尼黑的凯佩勒(capeller)设计的,用于演奏颤音升c和升D的键子,其他大多数新发明都没有持久的影响。
最初的铜管乐器只能奏出基础音上的一些泛音,所以称为自然铜管乐器。吹管乐器的渐进改造之路在铜管乐器小号上得到鲜明的体现。公元前15世纪,铜管乐器小号首次出现在古埃及人和日尔曼人部落的图画中。这把史前的小号长120厘米,它的一端有个圆锥形的管子,直径长约10厘米,逐渐扩展开为26厘米。这种小号设计简单,其造型长久不变,直到18世纪中期,键阀被作为附件加入其中。当时人们在制造乐器的实践中已经懂得了乐器的管粗或细,长或短,同乐音的高低密切相关的原理,因而有意识地对以往的乐器构造进行“改造”,拓展了管乐器的演奏技艺和丰富了它的表现力,为作曲家和演奏家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同时也为这类乐器注入了时代的新鲜血液。到19世纪以后,人们发明了活塞,使之能演奏一些有限音的铜管乐器成为可以演奏所有半音的乐器。从此,铜管乐器在管弦乐队中的地位开始被确立。
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升和工艺技术的日益成熟,原先的西管乐器的设计形式已不能满足人类欣赏需求。一方面,乐器本身有较大的挖掘空间,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有一双“挑剔的耳朵”,迫使着乐器制作水准的日益提升,以满足人们多样的欣赏需求。木管乐器在发展过程中开始加入了指键,它是为了弥补人们手指的不足而设置的。原始的木管乐器只有几个指孔(一般有六孔),仅能吹奏简单的曲调。由于音乐的日益发展,这些指孔已不敷应用,随之有了指键的发明。而木管乐器演奏半音阶及声学性能上的需要,促进了指键的形成和发展。例如,根据声学的原理,指孔必须适当地放大,音色才明亮;为了使音律更准确,某些指距必须适当的放宽。由于演奏半音阶,人的手指就显太少了;由于指孔的放大,人的手指又显太细了;由于指距的放宽,人的手指又显太短了。基于以上问题,指键的设计得以成章。
19世纪上半叶,吹管乐器中一个跨越式的进展归功于波姆指键的发明。这是西管乐器所历经的一次重大的转折契机。这次的“创制”改善了乐器的音律结构、音准度和音质等,使之具有演奏多种音阶和较方便的转调能力,提升了乐器的音响品质,丰富了乐器的表现力。1832年,德国长笛演奏家、管乐器改革大师波姆(Thelbald Boehm,1794~1881)发明了长轴连杆,并用在改良长笛上。其后,他又开始着手对当时的四键长笛进行改进,设计了一整套新颖的指键系统,取名为“环键式长笛”。1846年,波姆为了能使长笛的指键装置和音色更完美,他和幕尼黑大学卡尔·冯·沙费豪特教授(Carl Von Schafhautl)共同研究声学问题,研发了一种改良长笛,这支乐器带有一个圆柱形发音管、一个抛物线式头部段,其发音孔比波姆圆锥形式样的更大。这种新型机械装置有大部分是波姆自己发明的,但它也包含了其他人的改进。“为了示范演奏这种新乐器,波姆摈弃了经过20多年刻苦练习而掌握的传统技巧,重新适应新指键系统,经过10多年的练习,他运用这种环键式长笛,在德、法、英、奥、匈牙利等国巡回演出,得到广泛的赞许。”其后,开键与闭键功能的运用大大提升了木管乐器的演奏空间。1847年,波姆终于完成了符合科学原理的新式长笛,其改革为世界所公认,被称为“波姆式长笛”。他所创立的环键系统理论被普遍运用到其他木管乐器上,(例如单簧管、双簧管、萨克斯管等),从而引起了木管乐器指键系统的大变革。木管乐器指键的设置始于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为了使指键更牢固,17世纪末将管身车出突起的两翼,并凿槽将指键嵌在其中。这种形式的装置几乎沿用至19世纪初。18世纪末又开始增加了一些半音键,为减轻管体的重量,采取了只在装键的地方凸出两块半圆的木脊。这种木脊一直存在至19世纪中期。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