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面教育视域下的家长工作

2019-03-05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侨英中心幼儿园

幼儿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林夕管教幼儿园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侨英中心幼儿园

黄一敏

正面管教理念倡导成人应当维护幼儿的尊严,不娇纵幼儿,但这并不等同于放弃批评教育。近年来,正面管教已成为家长和教师群体中的热门关键词之一,社会上各类家长培训机构掀起了“正面管教”培训热潮。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教师也常常提及正面管教的理念。但是,有部分家长对于正面管教的理解较为片面。少数家长在交流中对幼儿教师提出了“希望老师不要批评我的孩子”“幼儿园老师应该温柔地引导孩子,不可以用否定的语句”“我们要尊重孩子,孩子不喜欢吃/做什么,请老师不要让他去吃/做了”等等建议。少数家长走入了“不能批评孩子”“给孩子绝对的自主、自由”的误区。许多教师都遇到了这样的困扰,部分一线教师遇到这样的问题往往不知应该如何回应家长。家长说得似乎也处处在理,一听好像没有哪里不对,但是从幼儿园班级管理来看,这确实是个头疼的问题,一不小心还会“惹恼”一些家长,产生更多的麻烦和纠纷。本文从家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分析正面教育与正面管教、批评教育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提出正面教育视域下家长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家长工作出现的新难题

[案例一]班级有个小男生叫林夕,他经常面带微笑,在集中教育活动的时候喜欢趴在地板上。教师温和地请他站起来并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他开心地对着教师笑,却只在地板上挪挪身子。小班幼儿多数喜欢模仿,又有几名幼儿也学着他趴在地板上……餐后游戏环节,林夕踢消防栓发出“哐哐”的声响,吸引了幼儿围观。教师连忙将他拉开,告诉林夕消防栓要爱护,如果发生火灾,消防栓是重要的灭火设备。林夕笑嘻嘻地走了,不一会儿又回去“哐哐”地踢消防栓……

自林夕入园,这类问题总是接连不断,但是当教师提出要求、温和引导的时候,林夕总是笑嘻嘻地继续这么做。因此,教师与林夕的妈妈进行了一次谈话。以下是部分谈话记录。

林夕妈妈:我们家的小孩比较晚熟,小时候他就喜欢在地板上爬,可能上幼儿园还是没有适应吧,需要老师再耐心引导一下。他不喜欢别人大声或者很严肃地和他说话,老师要耐心地、温柔地提醒他。他是个讲道理的孩子,会懂得应该怎样做的。

教师:现在是小班下学期了,林夕的这种情况从入园以来一直没有很明显地改善,这对班级的管理工作不利。我们在温和引导以后效果不好,通常需要和他比较严肃地说出指令,请他停止在地板上爬或者停止踢消防栓,才有效果。我们希望家长也可以在家里和林夕强调一下,这样家园共同协作应该能够让林夕更快地度过这个阶段。

林夕妈妈:我回家也会和他说的。我觉得正面管教还是很有帮助的,我建议老师也学习一下正面管教。我觉得老师应该多学习,观察小孩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再进行正面引导。虽然我们家孩子有点调皮,但是还是希望老师要用正面的教育引导他,不要去批评他。

[案例二]吴孟是小班的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相对慢一些。吴孟不喜欢在集中活动的时候观看教师制作的课件或视频,有好几种水果也不喜欢吃。教师总是认真地引导、鼓励他试着看一看这些有益的课件、视频,尝一尝多种水果。吴孟的妈妈很关注孩子的教育,也参加了社会上的家长正面管教培训,掌握了很多自己认为十分正确的指导方法,也经常和教师沟通这些问题。以下是教师与吴孟妈妈部分对话记录。

吴孟妈妈:老师你好,他比较不爱吃葡萄和香蕉。我听他说即使不想吃也要去拿五颗,他吃了两颗,剩下的能不能不吃?还有香蕉,一人一根,他吃了一两口就不吃了,这样很浪费,下次他不想吃可不可以就不去拿?

教师:我们还是希望小朋友每天都吃一些水果,这样营养才全面。您在家也可以引导他多品尝不同的食物,这样慢慢就会喜欢吃水果了。

吴孟妈妈:我还是主张尊重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他如果不喜欢就不要吃了。我们大人也是,不喜欢吃的非要让我们吃,那多不开心。

…………

吴孟妈妈:老师晚上好,我想问问吴孟在幼儿园开心吗?有播放动画或视频的话,吴孟不想看,就请让他去区角玩或者看书。谢谢。

…………

吴孟妈妈:老师,吴孟刚接回家有点难过,他说老师还是让他拿水果。我觉得这显然已经对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了。孩子还这么小,我觉得尊重他的天性很重要,老师还是根据他的特殊情况来引导比较好。

案例中的两位妈妈均参加了正面管教培训班,是正面管教的拥护者,坚定秉持这种理念并且非常认真地落实。家长善于学习和实践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在与林夕妈妈对话中,我们可以从“老师应该多学习”等语句中发现这位家长对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性的质疑,认为教师不懂正面管教,不会正面管教。过分强调孩子的自主、自由,事实上是一种过度“宠爱”。

家长们越来越热爱学习,不断尝试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对教师综合理论知识和沟通能力提出了挑战。正面管教思想下,如何让家长理解教师的工作,理解正面教育的真正含义,展现出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与家长良性沟通、互相助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正面教育、正面管教与批评教育

(一)正面教育与正面管教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中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引导的正面教育”。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目的、教育活动对象——幼儿,以及教育内容的特征、固有规律来理解正面教育[1]。纵观关于正面教育的相关研究,正面教育是指教育目的导向正面性、教育方法正面性、教育结果正面性的教育原则。

自1981年尼尔森出版《正面管教》一书以来,书中提出的理念与方法已经成为家长管教孩子和教师管理班级的准则。正面管教理念在心理学家阿德勒和德雷克斯思想的基础上[2],提出有效的管教是看见孩子错误行为背后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目的,以爱和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一起商定规则,并和善而坚定地执行,以赢得孩子的合作,教给孩子具备良好品格所需的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3]。

学术界对于正面管教的研究比较贫乏,这与正面管教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影响不相符。由于正面管教在社会培训机构中传播速度较快,许多家长接受了这方面的信息,部分家长对于正面管教有一种莫名的崇拜。实际上正面管教是依据正面教育原则研究和设计的一系列较为可行的教育方法。因此正面管教与我们日常提出的正面教育没有相悖之处。对于少数家长对于正面管教的片面理解甚至错误理解,教师应当鉴别并及时与家长沟通,不能人云亦云。

(二)正面教育与批评教育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个集体、小社会,有许多攻击性行为或其他不当行为都是正常的现象,这是幼儿在成长中必然经历的过程。这些不当行为正是教育的关键所在,恰恰是教育的起点。对幼儿的不当行为进行有效的教育,是每个幼教人的责任。但是面对当前的舆论压力、家长的要求,幼儿园教师不敢批评、不敢惩戒。批评教育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是批评教育本身造成的,而是运用这一手段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正面教育反对的并不是有益的批评教育,而是目标不明确的批评教育,以震慑、惩罚为目的的批评是错误的。但如果是为了让幼儿理解错误行为的严重性,为限制和修正幼儿不当行为,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采取批评教育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因为批评被误用或不当运用就全盘否定教育惩戒,“显然是一种以偏概全和因噎废食的不理智的做法”[4]。

无论是正面教育还是正面管教,对于批评教育的有效运用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这种启示体现在教育目的上。明确了良性的教育目的,用不同的方式达到这个教育目的且不伤害幼儿的自尊、自信,正面教育与批评教育就并非水火不相容的对立面,而是相辅相成的有效教育方法。

三、家长工作需要运用情感、专业与技巧

教师接触的家长类型有很多。有一部分家长非常配合和支持教师工作,但是像上述案例中的家长也不少,他们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有一些要求是不合理的。社会上托幼机构恶性事件的报道对幼教行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家长送幼儿入园后总是忧心忡忡,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侵害,对幼儿园教师具有防备心理。在与家长沟通中,幼儿园教师经常会感受到家长把教师当作对立的一方,或当作听从于家长的“保姆”。加上社会上的正面管教培训盛行,部分家长在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以此理论提出了一些曲解其原理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幼儿园教师更应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奠定与家长沟通的感情基础,展现教师理论素质的专业性,在谈话中掌握技巧,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一)理解包容原则,奠定情感基础

幼儿的快乐成长、健康发展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目标。家长在与教师沟通中出现分歧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对立意识,把教师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并一较高下。此时教师应当意识到,教师与家长沟通、讨论甚至辩论,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孩子发展得更好。面对这类问题,许多年轻教师感到沮丧和委屈,这是不必要的情绪。作为专业人员,教师应当包容和理解家长,理性地看待。在沟通出现对立苗头的时候,教师不妨强调和提醒:教师与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争论的只是方法问题,并鼓励家长与教师之间互相理解和包容,形成良性的互动。

(二)理论实践原则,展现教师的专业

为什么教师经常被当作“保姆”?听到家长对自己的指点,感到无力反驳又无奈?问题就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办法立刻分析家长的“理论”是不是合理、能不能实践。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了解正面教育、正面管教以及各种教育方法的相关专业知识,关注学术界对于敏感问题的讨论,这对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在实践中积极思考和运用这些理论。此外,在与家长沟通中,教师需要有足够的“料”——理论结合实际的案例,才能见招拆招,理性分析家长的诉求,不盲目服从,也不随意反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不是教师的敌人,展现专业不是比较高下,而是用教师的专业知识说服家长,与家长达成共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理性涵养原则,掌握谈话技巧

教师与家长的谈话通常是临时发起的。教师的情绪、疲劳程度可能会影响谈话的质量。教师应当遵循交谈的礼节和技巧,任何情绪化的语言都应当尽量避免出现在工作中。以下列举了几个常用的理性、不失涵养的谈话技巧供教师参考。

第一,尊重对方,认真听取。家长的心情教师应当理解,每位家长都希望教师疼爱自己的孩子,不希望教师批评孩子,甚至有的家长提出“尊重幼儿的自由”“不干涉幼儿”等特殊要求,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是对的。不论对方的要求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相距多远,教师都应当微笑面对,认真听取。这不仅仅指教师尊重、倾听家长的诉求,在教师本人说话的时候也要让家长不随意打断自己,保证双方都能够完整地表达诉求。

第二,减少情绪,回归理性。面对个别家长“上纲上线”,认为教师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心理创伤,教师应尽量避免过于激动、气愤、委屈的情绪,而应平静地进行交谈。

第三,偶尔复述,建立共鸣。教师可以在表达时选取家长的部分言语,如“就像您刚刚说的……”,形成与家长的共鸣,表达善意。

第四,表达立场,自信坚定。教师除了运用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外,还需要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避免长时间的无效沟通。

家长工作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十三条指出:“幼儿园应当认真分析、吸收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这指的是教师应懂得分析、吸收好的建议。教师应不懈地努力提升理论知识水平、总结实践经验,还需不断提升职业素养,掌握管理情绪的能力及有效的沟通技巧,如此,才能有效地做好家长工作。

猜你喜欢

林夕管教幼儿园
坚持“五结合”,创新学校安全管教模式
本科课堂中的正面管教策略研究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爱“上”幼儿园
林夕,只为那熟悉而陌生的梦
“词神”林夕写一首歌多少钱?
少年心事
WHERE ARE WE GOING, 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