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3-05吴丽文李国平尚云峰邱志军孙梦霞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医养结合医养实训

吴丽文 姜 娜 李国平 尚云峰 邱志军 孙梦霞

(1.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2.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湖南 岳阳 414000)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7 年底,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占总人口17.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积极应对老龄化,加快推进医养结合”,而高素质的复合型护理人才是影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和持续性的关键因素[1]。《2017 年中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情况报告》显示,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063 万,我国目前至少需要1300 万老年护理人才。因此,加快培养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老年护理服务的意愿较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自2012 年开始,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本院”)与国泰阳光老年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有效探索和实践高职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推区域养老产业发展。

1 高职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实践

“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遵循“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业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体现了临床护士与老年专科护士的结合,课程体系建设上体现了临床护理课程与老年专科护理课程结合,实训基地建设上体现了医院与养老机构的结合,师资队伍建设上体现了护理专业师资与老年保健管理师资的结合。

自2012 年开始,本院顺应健康中国重大战略,针对养老产业多元化发展与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按照“基础桥梁在学院,专业学习在基地,顶岗实习在医院,社会服务在社区”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思路,实施“多学期、分段式”分段式教学,构建了“一年打基础,一年学专业,一年轮岗位”的“1+1+1”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行业专家共同制定和实施高职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将情境学习理论与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相结合,在校内学习、基地学习和临床实习3 个阶段,通过创设不同的审美情境和体验情境内化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将“怀瑾孝行、慎独博爱”的职业人文素养培养贯穿于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一学年,护生在校内主要完成基本素质课程模块及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通过参观人体生命馆、南丁格尔宣誓等入学教育,定期到养老机构见习、参加社区音乐照护志愿活动等,让护生多视角、多层次观察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老年人生活和服务需求、老年护理工作环境和要求等,使其形成对老年护理职业的感性认知,激发其求职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则通过理实一体教学、校内仿真实训和临床见习观摩,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学年,要求护生入住校企合作老年护理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与见习。所有专业课程均由基地主管护师以上的临床护理专家和校内讲师以上职称的专任老师共同任教。在此基础上推进“老年人进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将原来的校内仿真模拟转换为真实的现场教学,即在“康复护理”“社区护理”等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邀请入住的老年人共同参与,通过与服务对象的深度互动,让护生置身于饱含关心、真诚、自信的“人文关怀课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尊老敬老、怀瑾孝行等职业精神和职业核心能力。另一方面,课余时间学生则以“健康小管家”身份,在机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对老年人进行生活照护、精神慰藉以及健康教育等活动,让护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了解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第三学年,学生在二甲以上综合医院实习8 个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分别实习1 个月。校企双方实行双向管理,学院通过顶岗实习微信平台,实现远程有效管理,护生利用平台撰写实习日志、周记等反思实践效果,每周进行一次实习小组的研讨,交流人文关怀实践感悟,有效促进护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提升,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 “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2.1 明确“临床护士+老年专科护士”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课题组通过市场调研、专题研讨与论证等方式,深入分析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确定本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明确了“临床护士+老年专科护士”的人才培养定位,即重点培养面向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既具备临床护理专业技能,又具备老年专科照护技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敬老爱老人文情怀,掌握社会工作的科学方法,能为养老机构发展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2.2 构建“三模块、三递进、嵌入式”的老年护理方向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载体。目前,高职院校针对老年护理方向专业学生开设专业课程较少,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多依附于临床护理方向课程,未突出老年护理特色,与岗位工作的对应性有待提高[2-3]。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项目团队依据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职业岗位胜任力要求,突破以往老年护理体系中“老年护理”课程单设的惯性思维,率先提出老年护理“嵌入式”课程体系,按照1:3 的比例,将老年护理专科课程内容如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老年活动与策划、老年康复护理、中医养生保健、老年慢性病管理等内容,按照岗位能力递进、教学内容递进、教学组织形式递进的原则,灵活嵌入基本素质课程模块、执业护士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构建了“三模块、三递进、嵌入式”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了医养结合课程内容的合理衔接与分配,从而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

2.3 打造“医养结合”老年护理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老年护理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依托医养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而现有的教学平台往往“有医无养、有养无医,医养分离”,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缺乏医养一体的实践平台[4]。2011 年本院与岳阳市国资公司合作,以“股份制”形式,建立了拥有800 张床位、能同时容纳300 名学员实习实训的、集“医疗、护理、颐养、培训、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老年护理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并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湖南省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2012 年学院牵头组建“岳阳市老年护理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了30 家紧密合作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仿真——拟岗——实习”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有效满足教学需要。

2.4 建设“双岗交替、双向兼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医养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必要条件。考虑到本院大多数专业教师所学专业为临床护理教育,普遍缺乏老年护理专科技能与经验。学院与国泰阳光颐养院合作,构建“双岗交替、双向兼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培养机制,专业教师定期深入颐养院进行学习、任职,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承担部分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护理学院副院长兼任老年病专科医院副院长,老年护理教研室主任兼任颐养院护理部主任,老年护理专业教学团队中70%以上的专业教师在国泰阳光颐养院进行了轮岗兼职。国泰阳光颐养院中50%的临床护理人员在本院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有效沟通反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既是教学能手又是临床专家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5 推进多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

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科学、客观评价对完善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至关重要。因此,本院实行“行业——学生——学校——社会”参与的多元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制度,通过技能抽查考试通过率、对口就业率、学生满意度、家长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护士执业资格考证通过率等指标以及第三方机构评价等形式,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多元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并进行持续质量诊断与改进。

3 结束语

高职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应了《健康中国2030》重大战略和高职教育改革的趋势,可以有效优化护理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实现了临床护理与老年专科护理岗位胜任力所需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帮助护生将知识转化为素质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人文关怀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在后期的实践过程中,本课题组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市场调研与分析,确保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及市场需求无缝对接,为社会输送优秀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从而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卫生服务需求。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医养实训
医养当兴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