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分布特点meta分析
2019-03-05陈文华毋崇岭何宝明
陈文华 毋崇岭 何宝明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且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1]。我国宫颈癌新增病例以每年1.5万的速度增长,发病率位居全世界第2位[2]。随着医疗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宫颈细胞学筛查得到普遍应用,癌前病变能够被提前发现,早期发现和治疗降低了宫颈癌的死亡率,使得宫颈癌被誉为唯一可治愈的癌症[3]。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腺癌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因此,及早了解不同型别的HPV在宫颈癌患者不同组织类别中的分布,有针对性地研制疫苗,对宫颈癌的预防、诊治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的3548例病例按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分类,分为:慢性宫颈炎组11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689例,宫颈癌组1744例,其中患有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癌病例算作宫颈癌患者。因宫颈组织活检的病理类型分为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故将宫颈炎作为对照组即正常宫颈组1115例,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作为病例组即宫颈病变组2433例。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来自中国;②研究对象为近5年内行宫颈细胞学筛查或HPV检测人群[4];③病例数不少于70例;④研究对象包括未患病人群,即可能感染HPV,但宫颈未发生病变。
排除标准:①数据缺失、遗漏、不完整的文献;②调查人群过于集中化的文献,即小范围地域的调查资料;③病例重复的文献;④没有病理类型分类的文献。
1.3 方法
通过万方、维普、知网等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章。键入“宫颈病变HPV分型的mate分析”文献年限为“2012年以来”,纳入对象为经过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感染型别为HPV16、18、31、33、39、45、51、52、56、58、59、68这12种高危型别。综合感染率=(某型别慢性宫颈炎HPV感染例数+某型别宫颈上皮内瘤样变HPV感染例数+某型别宫颈癌HPV感染例数)/HPV阳性例数。
1.4 观察指标
摘录每篇文献的以下信息:慢性宫颈炎患者例数、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例数、宫颈癌患者例数,患者感染型别,不同病变组织中的HPV感染率和综合HPV感染率[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组别HPV不同型别感染率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型别HPV感染率的情况。将感染率较高的型别提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检索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宫颈癌”共108篇近5年文献,通过阅读文章摘要和标题共筛选出30篇文献,再通过通读全文,剔除了内容重复,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入选22篇文献。本次分析共纳入3548例病例,HPV阳性2541例。见表1。
表1 纳入的文献
2.2 总的HPV感染率的分析
纳入的3548例病例按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分类,分为:慢性宫颈炎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宫颈癌组。对各类宫颈组织中HPV阳性率进行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HPV感染率为26.99%,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HPV感染率为86.94%,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为94.09%,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类宫颈组织中HPV感染情况
2.3 HPV高危型别的分布情况
分别分析301例慢性宫颈炎HPV阳性患者、599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HPV阳性患者和1641宫颈癌HPV阳性患者中12种高危HPV型别的感染率发现,综合感染率最高的HPV型别依次是HPV16>HPV18>HPV58>HPV52>HPV31。见表3。
2.4 前三位HPV高危型别mate分析
对比分析前三位高危型HPV16、18、58在慢性宫颈炎组和宫颈病变组(包括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癌)的感染率差异,HPV16、HPV18在慢性宫颈炎组和宫颈病变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58在慢性宫颈炎组和宫颈病变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各类宫颈病变中12种高危HPV型别分布(例,%)
表4 HPV16、18、58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分布差异(例,%)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病主要危险因素是感染高危型别的HPV病毒,研究表明,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感染高危型HPV[28];其次性伴侣不固定、初次性生活低于16岁、初次妊娠年龄过小、妊娠次数过多[29]也是危险因素。同时,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滴虫等病原体等微生物的感染、口服避孕药、吸烟等行为在高危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有协同效果[13];另外,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营养不良、卫生条件欠缺也可导致疾病的发生,细胞免疫受损及慢性炎症也是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30,10]。
目前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经过初级和二级预防可达到对宫颈癌85%的预防效果[31]。虽然预防性疫苗效果显著,但昂贵的价格使其难以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推广,而且在实际临床操作中,部分基层医院妇产科医生缺乏对 HPV检测的重视,在检查过程中只进行了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没有进行HPV检测,导致对病患的遗漏[17]。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研制疫苗,提高工作者对HPV检测的重视程度,降低研究过程中耗费的大量科研经费,整体降低疫苗的研究成本,使发展中国家普遍接种宫颈癌疫苗。研究HPV16、18、31、33、39、45、51、52、56、58、59、68这12种高危型别,找到超高危型别HPV,能进一步研究超高危型别病毒之间的共性,有利于研制出效果好、特异性强的HPV疫苗。本次分析中,慢性宫颈炎患者HPV感染率为26.99%,宫颈病变越严重,HPV的感染率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综合感染率最高的HPV型别依次是HPV16>HPV18>HPV58>HPV52>HPV31,在HPV的筛查中可优先筛查这5种,HPV16、HPV18在慢性宫颈炎组和宫颈病变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V16、HPV18在宫颈病变组中感染率较高。HPV58在慢性宫颈炎组和宫颈病变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高危型别的HPV在不同宫颈病变组中的分布有差异,以上结果有利于及早了解不同型别的HPV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癌等不同组织类别中的分布,重点研制HPV16、18、58疫苗,筛选宫颈癌患者时,重点关注高感染率的HPV16。